听说导演郑晓龙要翻拍《红楼梦》,最近网上也总刷到各种选角定妆照,大家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随着《甄嬛传》、《红高粱》和《芈月传》大火,大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导演郑晓龙。
其实小时候追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和《北京人在纽约》,还有刚工作追的《金婚》,这些电视剧都是郑导的作品。
以前网络没有这么发达,人们多半关注的是影视作品本身。
说到翻拍《红楼梦》,因为有87版最为经典的样板作对比,还是为郑导捏了把汗。
那么郑导要翻拍红楼梦,他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1 演员的年龄需卡好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年岁都很小。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其实也就六七岁的样子。
所以像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所要演绎的就是他们豆蔻年华时期的故事。
87版的导演是放开了在全国海选,当时收到上万封自荐信。
这样才有了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经典,欧阳奋强的贾宝玉,陈晓旭的林黛玉,张莉的薛宝钗。
欧阳奋强饰演贾宝玉的时候,年龄是20出头。
陈晓旭饰演林黛玉的时候,她只有19岁。
张丽饰演薛宝钗的时候,年龄大概在22岁。
虽然说和小说里设定的人物年龄有出处,但是年龄小的演员,满脸的胶原蛋白,清澈的眸子,更加贴合角色设定。
而网传的新版《红楼梦》人选,在年龄这方面就没有优势。
比如让檀健次饰演贾宝玉,陈都灵饰演林黛玉。
这两人都是90后,也都30加的年龄,就算郑导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开始拍,也弥补不了年龄差带来的违和感。
87版所有演员封闭起来培训了三年,这三年期间,大家同吃同住,一起配合着打磨角色。
而且有的演员会因为更加贴合另一个角色,之前的准备全部推翻,接着又去饰演另一个角色。
现在是娱乐快餐的时代,不可能给演员三年的时间做准备,而且年龄也不等人。
所以在年龄这一块儿,如果不选择比较年轻的演员,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
2 经典故事多启用新人,比熟面孔效果更好
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很少再追剧了吗?因为翻来覆去看到的就是那几张面孔。
非常喜欢听的一首歌,或者很喜欢的一处风景,你拉着他天天去感受,得到的也只是审美疲劳。
很多演员的成名作已经在观众心中定型,比如孙俪的甄嬛和芈月,杨紫的锦觅。
不是说不可以去挑战新的角色,而是换个角色,就贡献出整容式的演技,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够达到的。
如今影视剧作品井喷式出现,资源一般会倾向于有一定名气的演员,这就让观众频繁地看到这些人。
刚开始还觉得非常新鲜,时间久了,次数多了,砰然心动的感觉没有了,就没有了再追下去的欲望。
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够火起来,就是根本没有考虑到演员的咖位,而是看演员本人是否满足角色需要。
小时候影视剧比较少,虽然剧中很多人本身也是演员,但是我们对他们并不熟悉。
这样在追剧的时候不会出戏,也不会有总是看到同一张脸的腻味感。
所以觉得郑导既然决定要翻拍《红楼梦》,还是多从剧本故事情节出发,而不是考虑吃流量明星带来的红利。
就像2011年播出的《甄嬛传》,当时主演陈建斌对这部剧都没有信心,靠着互相打气才坚持拍完。
还有2019年播出的《陈情令》,主角选的是肖战和王一博,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
就是因为年龄和气质贴合角色的设定,导演见到他们本人之后,当场直接就拍板定了下来。
结果呢,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两部剧到现在还有人在不断地入坑。
所以建议郑导把流量先往边上放一放,主要考虑角色该有怎样的演员来演绎。
3
从小到大,看了郑晓龙导演的很多部电视剧,每一部都没有让人失望,甚至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样的好作品。
所以当看到他要翻拍《红楼梦》的时候,虽然觉得面临的挑战很大,还是充满了期待。
毕竟郑导对角色的把握,对情节的处理,都成就了许多难以超越的经典。
但是在选角上,如果不更多地给年轻演员机会,靠滤镜和磨皮来拯救视觉效果的话,新的《红楼梦》就会大打折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