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悬疑犯罪剧《螳螂》改编自同名法剧,讲述23年前犯下残酷罪行被称为“螳螂”的连环杀人魔郑以信(高贤廷 饰)与长大成为警察的儿子车秀悦(张东润 饰)联手寻找“螳螂”模仿犯的故事。
(下文剧透预警!)
与大多连环杀人案不同,“螳螂”的犯罪对象只针对性犯罪者和家暴虐童犯。割下舌头藏肛门、切断头部放展示台等极度残忍的犯罪手法让她受到全国瞩目,警方在只有心证、没有物证的不利情况下,与郑以信做了交易——
只要郑以信供认犯罪事实,就保障她在监狱里住单人间,要求全部满足,可以随时听音乐、绘画,甚至每天都有咖啡喝。就这样过去了23年,直到“螳螂”模仿犯的出现······
从犯罪手法、细节到场景布置,几乎都和23年前的连环杀人案件一模一样,警方再一次陷入了困境,不得已决定求助“螳螂”本尊郑以信,而她提出了新的交换条件——儿子。
郑以信点名要在监狱之外的住所和她的儿子一起办案。然而,长大成为警察的秀悦对杀人犯母亲的态度是极其厌恶的,但最终为了破案还是勉为其难答应了。
时隔23年以犯罪者和警察身份再次相见的母子,没有热泪盈眶的相认,只有毛骨悚然的对峙。
有一个小细节,他穿上了正装、摘掉了婚戒,说明他很重视这次会面,但不希望暴露有关自己的生活现状。不过还是被眼尖的郑以信发现了婚戒的痕迹。
郑以信要求更多照片,甚至亲自去了案发现场,在充满血腥的现场,她似乎回想起了当年犯案时的快感······她提出模仿犯可能是男性、使用斧头一下切断头部,并尽可能活用了现场道具,包括正对着尸身的那面镜子。
在现场进行侧写的郑以信和儿子这一幕很有意思——隔着塑料布幕看不清对方的脸,正如他们虽然紧密却又如此陌生的关系,掀开布幕的老警察是提供了母子再次相见、彼此了解契机的角色。
老警察未对秀悦说出口的,当年郑以信的另一个条件,大概就是好好照顾儿子吧。
根据郑以信提供的线索,警方锁定了泄露公审资料的人,因为模仿犯的细节模仿得非常到位,很可能是看过内部资料的人。顺着这个方向,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男人······
徐具完患有精神分裂和妄想症,他绑架了同母异父的兄弟金泰硕一家。热衷重生题材小说的他将自己想象成金泰硕,绑架其妻女一起生活。
同时他也是郑以信的狂热爱好者,警方以为是“螳螂”模仿犯才抓住了徐具完,没想到被郑以信几句话便试探出,他根本不是模仿犯!
郑以信与徐具完的对峙场面充满了戏剧张力,当徐具完威胁到她的儿子,一直以平静的样子出现的郑以信瞬间被激怒,露出“螳螂”的杀人冲动本能。
徐具完不是模仿犯,线索又断了,目前犯人的犯罪侧写大致整理一下:男性可能性大、“螳螂”狂热爱好者,但犯罪现场的镜子隐隐留下“我比螳螂更厉害”的自恋特征,并且看过警方调查或公审资料。
但我认为有一点不能忽略——“螳螂”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都是犯过重罪的男人,不能视作单纯的变态,比起快乐型杀人更接近清道夫类型,颇有以暴制暴的意味,尤其割舌、断头等极端毁损尸体的行为透出对男性的复仇、厌恶情绪。
目前模仿犯挑选的对象也是男性,我觉得不能排除模仿犯和“螳螂”一样是女性的可能性。不只是单纯崇拜郑以信的犯罪手法,可能也认同并继承了“螳螂”某种程度上“为民除害”的动机。
如果是这样,也能跟“雌螳螂交配后啃食雄螳螂头部”的隐喻一脉相承。
由于这部剧只有8集篇幅,很可能犯人已经在前2集出现过了,秀悦周边的人物如陶艺师妻子和她的朋友也不能排除嫌疑。
第2集结尾郑以信往天花板上放叶子,她每天趁散步一小时捡叶子含在嘴里再带进屋里,难道是在天花板上养螳螂?意味不明的诡异Ending留下了悬念······
目前2集看来悬疑风格很像导演前作《白雪公主必须死》,不仅有猜凶手的推理趣味,镜头语言也很有电影质感~但最大亮点还是高贤廷充满故事感的惊艳演技,光是一个表情就让人不寒而栗,有一种怪异的迷人。
9月开播的几部新剧中,目前只有《螳螂》有想继续追下去的欲望~悬疑推理、犯罪类型剧爱好者不容错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