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终将散场,好剧终有结局。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追《归队》的这些日子,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
最后一集播完,这块石头不但没放下,反而变得更沉了。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敢写敢拍的大结局了,不圆满,不套路,让人看得心里发酸。
但偏偏就是这种“不完美”,才显得格外真实,让人念念不忘。
一、人物意难平,反转不断,刀刀扎心
《归队》的大结局,我敢说是今年我看过的最让人意难平的收尾。
编剧完全没有按照常规套路出牌,给了观众一连串的重击和反转。
最让我难受的是老山东(胡军 饰)的牺牲,他甚至都没活到最后一集。
作为抗联小队的核心人物,他就像大家的定心丸,有他在,就感觉有希望。
但当一众人在接头时,被田小贵出卖,虽然后来清醒的他提醒战友逃跑,但老山东还是中枪了。
但他却没有声张,让云虎和福庆先跑,之后让汤德远开枪把日本人引过来,交代完后他倒下了。
生命的最后,还不忘给汤德远洗白,因为逃跑时汤德远上了老山东他们的车,日本人肯定会怀疑。
临死前还不忘记告诉战友接下来的计划,嘴里还念叨着“要是小贵在就好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和战友告别。
这个场景拍得太真实了,没有刻意慢镜头,没有悲壮音乐,就是一种猝不及防的痛,让人眼泪直接往下掉。
田小贵的命运更是全剧最大的意难平。
这个原本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为了信仰和战友,吃尽了人间的苦头。
被鬼子用药物控制,身心遭受极致摧残,一度被观众误以为是“叛变”,毕竟他确实被迫给鬼子提供了信息。
剧中他毒瘾发作的那段表演,堪称全剧高光时刻之一,眼神涣散,浑身抽搐,那种无助和痛苦,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
这个角色真的太让人心疼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背叛过自己的信仰和战友。
兰花儿牺牲的那场戏,可以说是全剧最催泪的场景之一。
在日军紧追不舍的绝境下,她选择将孩子放在浮冰上推向对岸的生路,自己则沉入冰冷的江水中。
这一推,是一位母亲在乱世中最悲壮的抉择,既有母爱的伟大,也有家国大义的无私。
这个画面久久留在脑海里,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心痛。
最让人意外的是肖铁林这个角色的反转再反转。
一直以来,观众都以为他可能表面是个骑墙派,是汉奸,但其实是在暗中帮助抗联小队。
不少观众都在猜测之后会洗白,但实际不是的,他就是个“老狐狸”,是个利己主义者。
当得知日本会战败就寻找出路逃到国外。
甚至当初汤德远被关押毒打那么久,还都是他指使的。
这个反转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让他这个狡诈无比的角色更立体。
当一切尘埃落定,最终实现“归队”的,只剩下汤德远、万福庆和云虎三人。
他们站在八棵松树下庄严敬礼,树上刻着所有战友的代号。
那一刻,所有牺牲的战友的灵魂得以团聚,实现了另一种形式上的“归队”。
这个结尾不圆满,却格外有力,让人深思。
二、优秀的演员们
《归队》能够如此打动人心,离不开每一位演员的精彩演绎,他们不仅仅是在演戏,更像是把角色注入了灵魂。
胡军演的老山东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老山东这个角色演得有血有肉。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有担当、有智慧、也有软肋的领导者。
他的面部表情很有戏,无论是决策的坚毅,还是面对战友牺牲时的悲痛,都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尤其是牺牲那场戏,没有过多台词,仅凭眼神和几个动作,就把舍生取义的精神演得淋漓尽致。
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是剧中的智谋担当。
李乃文准确把握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汤德远原本是个想过安稳日子的普通人,甚至一度因家庭所迫沦为伪警察局长肖铁林的帮凶。
但在经历内心斗争之后,他彻底醒悟,毅然回归抗联队伍,李乃文将这种转变演绎得合情合理。
让观众既能理解他之前的犹豫,也能为他最终的抉择喝彩。
他的表演细腻而富有层次,特别是眼神戏,将角色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传达得十分到位。
林永健饰演的肖铁林无疑是全剧最复杂的角色之一。
林永健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他将这个伪警察局长的多面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表面上,他是日本人的忠实走狗,做事狠辣,但他处处留一手,永远让人猜不透真实想法。
林永健通过微妙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把角色的复杂性展现出来,让观众一直在猜测他到底是好是坏。
最后的反转既意外又合理,这离不开林永健前期埋下的种种细节表演。
宋家腾饰演的万福庆是剧中的“黄金配角”。
宋家腾演技自然流畅,将一个小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
万福庆话不多,可关键时候从不掉链子。
宋家腾通过生动的表演,将福庆的乐观与善良展现得立体生动。
他虽然戏份不算最多,但每次出场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沉重的剧情增添了一抹亮色。
陈靖可饰演的田小贵无疑是全剧最突破的角色。
陈靖可彻底颠覆了以往形象,顶着一头虱子、两颊凹陷的“战损妆”,出色演出了田小贵从富家少爷到铁血战士的蜕变过程。
他将角色被药物控制时的迷失与痛苦、清醒后的自责与愧疚,以及内心深处从未动摇的忠诚与信念都把握得十分精准。
这个年轻演员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
除了以上几位演员,其他人的表演也同样出色。
蒋欣饰演的大阔枝,性格豪爽,敢爱敢恨,她的哭戏和笑戏都特别戳心。
李俊贤饰演的小白马,从土匪到战士的转变自然流畅,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共同构成了这部戏的精彩。
三、《归队》观感
《归队》给我的整体观感就是真实、扎心、有力量。
它不是那种爽剧,不会让你看得轻松愉快,但却能带来深深的震撼和思考。
首先,这部剧主要刻画的是战火中的小人物,没有刻意塑造“完美英雄”。
剧里面的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脆弱有挣扎,也会害怕也会犹豫,但最终都在关键时刻为了信仰、战友和家国挺身而出。
这种真实感让角色更加可信,也让他们的牺牲更加令人心痛。
剧中的情感刻画非常细腻动人。
无论是老山东与田小贵之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深情,大阔枝对高云虎的情义与克制。
还是兰花儿与小白马短暂却深刻的爱情,都显得真实而动人。
这些情感在残酷战争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更能触动人心。
剧中没有过分渲染这些情感,而是通过细节和眼神传递,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体会。
《归队》的“反转”设置得很高明,并非为反转而反转。
大多数反转都源于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源于人性的考验和角色的成长蜕变。
比如田小贵的“疑似叛变”,肖铁林的“立场成谜”,都让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也让人更深入地体会到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还有一点是,这部剧的制作也相当精良。
东北雪景的拍摄真实而震撼,寒冷刺骨的环境几乎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服装道具也十分考究,破旧的军装、简陋的武器,都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艰苦条件。
战斗场面不夸张但足够紧张刺激,让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抗联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最重要的是,《归队》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和平的来之不易。
它让我们看到,如今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像老山东、田小贵这样的普通人用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
看完《归队》,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它没有给出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却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和回味。
这种“意难平”恰恰是这部剧的成功之处:
它让我们记住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让我们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结语
《归队》的大结局,没有皆大欢喜的团圆,只有战火洗礼后的真实与残缺。
它让我们铭记,今天的太平日子,是老山东们没能看到的曙光,是抗联战士们用命守护的信仰。
珍惜当下,就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这部剧或许会让你看得心痛,但绝对值得一看,因为它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致敬的是真正的英雄。
大结局大家都看了吗,不妨在评论区说一下你们的观后感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