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余热犹在,剧集市场胜负已分。和往年暑期档不同,今年暑期档不管是剧集品类的丰富度,还是整体作品的综合影响力,都有显著提升。本文将复盘今年暑期档各赛道剧集表现,探讨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视听平台,如何用多元化、全面化的内容矩阵刷新暑期档既有布局。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最大化挖掘电视剧的内容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数据复盘
自制剧上星,主旋律破壁
腾讯视频热剧覆盖最广
下图为今年暑期档上新剧集数量、题材,以及平台分布。从题材分布来看,今年暑期档古装爱情剧和主旋律剧数量最多,分别为15部和14部;其次为都市爱情和悬疑涉案剧,数量分别为7部和5部;其他题材数量分布相对均衡。从平台覆盖来看,腾讯视频不仅数量最多,达到27部,题材涉猎也最全面。
下图为今年暑期档剧集播放指数Top20,其中腾讯视频数量最多,占比高达50%。以《扫毒风暴》《利剑·玫瑰》《归队》为代表的硬核作品,在今年暑期档刮起现实题材主旋律风,是今年腾讯视频暑期档剧集类型拓展的成功尝试。
在今夏的主旋律风潮里,悬疑涉案剧、司法题材剧等均是佳作频出的品类。下图为今年暑期档热播悬疑涉案剧、主旋律剧盘点,来自腾讯视频的《扫毒风暴》和《利剑·玫瑰》不仅全网掀起观众追看热情,还在荧屏之外带动公众对禁毒、打拐的关注和普及,并携手公益组织助力迷途宝贝回家,社会价值表现突出。
今年暑期档的另一大特色,是来自视听平台的自制剧上星率增加,拓展了优质剧集的台网影响力。下图为腾讯视频自制剧上星表现,《归队》《利剑·玫瑰》《扫毒风暴》和《长安的荔枝》等剧,收视率和网播热度均表现优异,在传统收视人群和互联网年轻受众里,均显现出强大的内容号召力。
下图为今年暑期档剧集豆瓣评分Top20,有8部作品豆瓣评分在7.0分+。其中《扫毒风暴》豆瓣评分最高,其豆瓣评分最高峰值达到8.0分。难得的是,该剧热度高开猛走,是今年暑期档为数不多的热度口碑爆款之一。青春校园剧作为口碑剧“高产”赛道,今年暑期档也没有缺席,《焕羽》以7.1分的豆瓣评分跻身今年暑期档口碑Top5。
暑期档思考
在破局中探寻“新规则”
剧集价值被重新定义
今年暑期档,很难被简单定义。因为这个热门剧扎堆的黄金档期,在今年打破了太多既有“游戏规则”。
比如,往年的暑期档,以古装爱情、都市爱情、都市情感、女性成长等为代表的女性向作品,才是绝对C位。今年暑期档,以《锦月如歌》《子夜归》为代表的女频剧依然有着稳定的发挥。但暑期档被女性向作品“支配”的格局被打破,男性向剧集全面崛起。以《扫毒风暴》《长安的荔枝》为代表的作品,证明了男性向剧集在暑期档的开发价值,为此后的暑期档生态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微短剧以“爽感”快速崛起的当下,“长短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而男性向剧集不仅是精品微短剧的首选,也是长剧长线开发精品的重要载体。此前腾讯视频的《三体》《庆余年》系列,均是最佳案例,这些剧集甚至可以突破受众限制,成为全民爆款。可以预想到的是,男性向剧集在未来的几年不仅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暑期档,也会成为平台构筑精品内容护城河的重要品类,剧集市场的主流受众性别也将趋于均衡和淡化。
今年暑期档剧集的丰富不仅仅体现在各大视听平台排播的剧集题材更多元,还有更多来自不同赛道的优质剧集或上星央视、卫视,或杀进网播头部阵营,释放出超强受众影响力,将更多不同属性受众拉进暑期档的追剧阵营。这些来自不同圈层的用户,一方面让暑期档更具活力,商业价值更具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视听平台吸引到更多元化的用户,成为视听平台开拓内容边界的底气和用户基础。
今年暑期档不得不提的“变量”还有现实题材、主旋律剧集。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当下,《归队》的热播应时应景,让观者热血澎湃。而这种情怀上的共鸣,正是电视剧社会价值的有力体现。前有《扫毒风暴》《利剑·玫瑰》,后有《归队》。这些现实题材、主旋律作品在年轻人集中的暑期档持续霸屏绝非偶然,而是视听平台近年来对精品内容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有效结果。
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载体,不仅承载着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功能,也是传递积极能量和正向价值观的最佳桥梁。尤其是在年轻人活跃的暑期档,优质内容辐射的受众更广泛,而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集,往往能在暑期档触达更多年轻受众,释放更强社会影响力,比如《扫毒风暴》。全面挖掘电视剧的内容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良性开发剧集的长期思维,才更契合国人价值观,也是国产剧想要长期、健康发展的正确导向。
暑期档已落下帷幕,但剧集市场多元化、全面化的格局已经打开,期待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视听平台,在下半年的剧集市场交出更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