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归队》最遗憾的的方,便是作为男主角的胡军,虽然与倪大红、刘佩琦、艾丽娅有称得上是独立篇章的对手戏,可就是每一幕都略显仓促,给人一种没看过瘾的感觉。
或者说,作为男主角的胡军不仅没有从一而终的反派主角,更是连一直在他身边与其进行互动的正面配角都欠奉。
直到三大友情出演中的最后一位登场,直到倪大红饰演的老驴子在三个儿子面前说出“做狗容易做人难”这七个字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归队》这部讲述抗联战士的电视剧已然走到了尾声。
而倪大红这个几乎只跟胡军有过一场算得上正式对手戏的老戏骨,在将自己演技表现的淋漓尽致之后,又抛出了一句足以为这部电视剧定调的警示之言。
一个在当地一呼百应的地头蛇式人物,一个身边中有三个儿子的家庭,一个借由老山东剿灭警察署上下的绿林好汉。
这就是所谓与老山东志同道合的老驴子,一个让土匪小白马都畏惧三分的老人,一个人如其名如同驴子一般倔强的老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老人,面对三个儿子都愿意跟着老山东去当抗联战士,也能说出“做狗容易做人难”。
正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另: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老驴子对三个儿子所说的肺腑之言究竟是对是错呢?
正如这些字面意思所讲:在盛世之下,即便是低人一等的狗,也能吃的饱、穿的暖,过着安稳的日子。
而在战乱年代,就算是万物之灵的人,也可能过着朝不保夕、流离失所的日子,甚至很可能会看不到明天早上升起的太阳。
在人命如草芥的战争年代,特别是身处被侵略一方的土地之上,尊严与地位很可能毫无意义可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下去才是身为人的本能。
可反过来讲,相比起太平年代的即便身份卑微也能苟安,战乱年代的一部分人却选择捡起了太平年代都未曾重视过的尊严。
作为一个哲学修养浅薄的普通人,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哲学素养的普通人。
我只能简单的去理解,“犬”字所象征的是卑微,“人”字所代表的是尊严,可在大多数时候又有多少人选择了“犬”,又有多少犬选择了“人”呢?
与通常的理解与常识不同,曾经的我认为宁可在太平世道中委曲求全,也不要在乱世之中意气用事为了尊严不管不顾。
可在《归队》中,在老山东心中,在老驴子的言谈中,却无处不在的颠覆着这一切认知。
或许太平世道中的他们委曲求全,但战乱之中的他们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尊严放弃了苟活。
关于《归队》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