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富豪导师手把手教你如何日入上万?赛博菩萨送子上门?美女跳舞博主说扫描二维码就能看更“刺激”的画面?

8月28日,根据真实反诈案例改编的《云端捕手》在红果短剧平台正式上线。

该剧由红果短剧、法治日报社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短剧厂牌“好有本领”、抖音反诈中心、今日头条安全中心联合出品,江西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指导。故事蓝本源自抖音集团旗下抖音、今日头条、番茄小说等产品在反诈治理中的真实案件,旨在通过微短剧这一轻量化、传播力强的载体,科普防骗知识与应急处理方法,增强观众的防诈骗意识。

该剧以调查记者林夏与网络安全技术专家陈默为核心,讲述二人因共同追击神秘黑客而结成临时搭档,深入诈骗组织卧底的故事。剧中揭露了“伪装富豪卖课案”“电子菩萨案”“软色情擦边诈骗”等多种高发诈骗类型。

据法治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孙志勇在观影会上介绍:“此次推出《云端捕手》这部剧以抖音集团旗下多个平台在反诈治理中的真实案件为蓝本进行创作,是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牵动无数家庭悲欢的真实故事。”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轻形式”撬动“大传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短、平、快,才能跑赢骗子。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短剧作为一个新型传播形式异军突起,以更轻的体量、更快的节奏、更新颖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

《云端捕手》第一集的2分钟内,已经完成了“柠檬姐”攻击网络,青果安全中心难以抵挡,网络技术高手黑犬(男主)抵御成功,又被“柠檬姐”诬陷为境外势力同伙的两攻两守一反转,埋下了“柠檬姐”身份的伏笔,构成了黑犬蒙冤的矛盾。

微短剧形式契合当下受众的观看习惯,具有时长短、节奏快、冲突密集的特点,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

《云端捕手》采用62集×2分钟的竖屏格式,完全适配移动端观看习惯。红果短剧精品短剧负责人魏钦涛表示:“短剧虽然‘短’,但能量不小,它能承载不同的主题,触及不同的人群。”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剧照

近期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微短剧受众覆盖各年龄层:18岁至30岁用户为主力,占比42.5%;40岁至59岁用户占36.7%;60岁以上用户达15.8%,并呈增长态势,逐渐形成“银发剧场”。

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网络的中老年人,或者一些觉得“诈骗离我很远”的年轻人。短剧,恰恰可能是一座很好的“桥”。它用大家熟悉的方式——讲故事,在几分钟里,就能把诈骗的套路、受害者的心理、反诈的关键点,生动地呈现出来。

借助短剧的形式,更加朴素生动的反诈“小剧场”得以走进更加广泛的千家万户,触达更多群体的心智。

抖音反诈中心的反诈专家冯岩表示:“把反诈内容植入到短剧当中,可以传播得更快捷、更广泛,而且能够系统地完整还原诈骗案件的前因后果和心理博弈的过程。同时,短剧节奏比较符合反诈故事的陈述,在短平快节奏里面设置悬念和冲突,能够把反诈提醒即时触达给各路用户。”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云端捕手》看片会现场

《云端捕手》的创新价值不仅是短剧形式的创新,也是成功的公共安全传播实践。另一方面,《云端捕手》也向社会抛出问题:短剧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入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

“小故事”承载“大主题”

短剧行业正在经历从单纯娱乐功能向社会价值承载的重要转型。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内容题材的拓展上,也体现在制作模式的创新上。

本部剧中,法治日报社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提供专业视角和真实细节支撑,深度参与内容把关和价值引领。红果短剧、“好有本领”团队作为优秀的制作方,带来了短剧创作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市场触觉。江西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对全片进行了审核,也基于真实案例对剧中细节提供了建议。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拍摄现场

这种“主流媒体+平台机构+市场力量”深度融合模式,汇聚了各方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内容生产合力,为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作为短剧平台,红果短剧也在通过“果燃计划”系统性地构建品质内容生态,从大运河文化《舟楫千里号歌来》到航天科幻《我在月球当包工头》,从女性创业《弄潮》到抗战史诗《山河回响》,已立项超90部精品短剧。而通过这些精品短剧,红果也在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优秀历史等多方面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正向发展。

魏钦涛表示:“对红果短剧来说,《云端捕手》上映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反诈和普法这个关乎社会安宁、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我们找到了短剧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 他表示,未来,要持续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用户关心的题材,用精品短剧的方式做出来。

反诈短剧来了!《云端捕手》如何用“小剧情”守护“大安全”?

图源: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第一期片单

根据DataEye最新发布的《2025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今年上半年,微短剧呈现更丰富的多样性,普法剧、文旅剧、品牌定制剧等品类均实现明显增长。

政策方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年初推出“微短剧 +” 行动计划,依托六大创作计划,引导微短剧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赋能千行百业,使微短剧摆脱单纯娱乐属性,成为助力其他行业发展的有效工具。

从单纯的流量追逐到社会价值赋能,微短剧的转变不仅体现了行业成熟度的提升,更反映了内容创作正在与社会需求实现更深层次的对接。当短剧能够兼顾娱乐属性和社会价值之时,其发展空间将不再局限于内容消费领域,而是成为连接各行各业、赋能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形态。

长远来看,这种转变既顺应了政策引导方向,也满足了受众对优质内容的期待,更为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文/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