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港姐总决赛,我们到将军澳电视城近距离围观了。
本届港姐的特点是“全员高学历”,14强里就有4个硕士、1个博士,还有不少名校出身,知道是参选港姐,不知道以为是来竞聘大厂管培生的。
决赛前后,我们都和几位大热门做过简单采访,姑娘们的谈吐也确实对得起学历,开口就透着高智感,有种TVB剧大女主照进现实的感觉。
52年过去了,卷完颜值身材才艺情商之后......香港小姐开始卷学历了?
三甲,靠真诚和学历突围?
就说这届港姐三甲的教育背景,冠军陈咏诗哥大硕士+伦敦大学博士,刷新历届港姐学历纪录。
不仅学历高,还是体操运动员,3岁开始接触竞技体操,13岁入选香港代表队,拿过冠军。
才艺表演她就展示了艺术体操,接连几个后空翻、手持彩带的跳跃腾空和转体,都是专业级体操动作,对那些表演花式跳绳的选手来说堪称降维打击。
亚军施宇琪毕业于剑桥大学,一直在投行工作,我原本对她的颜值没什么记忆点,但决赛前简单采访了一遍,马上被她流利大方的国语对答圈粉了,原地入股。
施宇琪坚信真诚是自己最大的“必杀技”,决赛现场拉票时就说“我可能不是最美的港姐,但一定是最真诚、最勤奋的。”
为了参选港姐,她足足减掉14公斤,体态也越来越端正。
季军袁文静也不简单,她从小生活在上海,跟英国威廉王子读了同一所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目前担任工商管理博士项目助理经理。
她的粤语、唱跳是参赛这几个月里现学的,决赛当晚用“烫嘴”广东话唱了一段Rap,粤语水平虽然是幼儿园级别,但贵在勇敢。
袁文静说参加比赛本来是为了“练习广东话”,顺便“多交几个朋友”。她也不觉得自己长得多美,身材有多好,只是“内在美”被大家看到了。
除了三甲选手,2号甘咏宁也是隐藏学霸,她曾在英国攻读心理学,回到香港后继续读硕士,还是注册社工。
人气一直很旺的4号莫凡足有178cm,也是一名硕士,还曾是新闻编辑。
这么多高学历海归,放到港姐史上都很炸裂,我愿称之为将“美貌与智慧并重”贯彻得最深刻的一届。
选美,比你想象中卷得多
回顾往届港姐,“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标准是有变化的,最初更看重颜值。
四十年代的港姐,只是让佳丽们在泳池边走一圈,展示美态,参赛的大多数是舞小姐,实在凑不齐人连现场观众、已婚女子也拉来参加,第二届的冠军吴丹凤,还是一位商人的继室,夺冠后被丈夫暴打了一顿。
后来渐渐和环球小姐接轨,入选佳丽标准变高了,夺冠的人还可以代表香港参加环姐。
有段时间选美由各不同机构举办,比较知名的主办单位是东方选美公司。1968年的高荆慧,在决赛当晚临时改名李司棋,拿下了“香港公主”的冠军——没错,
她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荷妈”。那时的冠军,大多数是比较洋气,有混血感,比较丰腴艳丽的类型。
1973年,东方之珠选美会还选出了冠军狄波拉,但同年,TVB也大张旗鼓操办港姐赛事,开启了第一届真正意义的“TVB香港小姐竞选”,打出“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号,选出来的女士,会在当选一年内作为香港的亲善大使,到世界各地宣传香港。
节目是要在电视上播出的,主办方更看好有“观众缘”的佳丽——当年的电视观众主要是师奶,更契合师奶审美的佳丽有机会卷上高位。
首届TVB港姐选出来的冠军孙泳恩,是淡雅大气型的。
那时17岁的孙泳恩去TVB应征儿 童节目主持,TVB的 周梁淑怡力荐她去选港姐,香港电台前台长张汉 彪 亲自打电话给她父亲,说服她们支持女儿参加。
最终孙泳恩打赢赵雅芝,拿下冠军,出道后却没有去演戏,而是选择从商,争取和李嘉诚见面,得到他的支持举办第一次地产展览,闯进了商界。
她参选港姐的实际期望,是想要“嫁豪门”,先是和TVB的编导陈家蓀结婚,离婚后又嫁给地产才子周家雄,婚姻只维持五年,兜兜转转才觅得真爱,和法 籍 练马师宾康 结婚至今。
来源:人民网
这种”贵人推荐制”持续了一段时间。
风光嫁入豪门的朱玲玲,就是知名摄影师 宗维赓提名参选港姐的。 宗维赓在40年代曾为林黛拍过照,放在橱窗里,被制片人看到,就拉她去试镜了。
朱玲玲之后, 宗维赓老先生又推荐了同是模特儿的郑文雅,把她当作女儿,教她有关摄影、艺术等知识,1979年参选港姐,郑文雅一举拿下冠军。
当时连丽的节目总监都来“挖角”郑文雅,不过拍了几部戏后,90年代初郑文雅就嫁给商人 虞哲挥 ,没有在演艺圈继续发展。
还有郑文雅之后的冠军戴月娥,也是 宗维赓提名的。这三位冠军长相不相似,结构轮廓却很相近,都是额头饱满、五官端正,鼻珠圆润的“贵气相”,不太具有攻击力,会是豪门婆婆、电视机前的师奶都喜欢的长相。
就连大家后来熟悉的明艳美人李嘉欣,参选港姐时也是圆润的脸型,鼻珠唇珠有肉,五官深邃大气。
但当时李嘉欣就表现出了“野心”,参赛时她是“最上镜小姐”的热门佳丽,没想到结果公布出来,“最上镜小姐”被圆圆脸的陈淑兰夺得,李嘉欣失落奖项,冲到后台爆哭,说“从来没试过失败,是心碎的感觉。”
而陈淑兰为什么能夺得“最上镜小姐”呢?
兰子后来解释,当时在泰国拍外景,有水花溅到她的眼睛,眼睛朦朦的,拍出来反而更“上镜”。
另有一点,韩国巨星赵 容弼和肥妈等是当届评委,赵似乎更喜欢脸圆的女生,投票把兰子选上了“最上镜小姐”,撼赢瓜子脸的李嘉欣。
至于1990年的港姐冠军袁咏仪,之所以会被叫“靓靓”,就是她当选后曾志伟吐槽她长得难看,记者反而帮她说话,说她很“靓”而得来的称号。
这个阶段,颜值出挑的港姐一定是艳压全场能夺冠的存在,相比起早年的“师奶审美”,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的港姐美得更有攻击性一些,加上时下流行的大红唇妆造,“港风女神”也成为许多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像充满古典美的梁小冰,在当时也只拿到第三名,可见昔日港姐颜值有多“卷”。
不过,在郭蔼明选上港姐冠军之后,大众对港姐的“美”又有了不一样的见识。
郭蔼明其实也有遇“贵人”,就是当年无线的制作总监吴雨大哥。
见过港姐“卷颜值”后,吴雨觉得“女仔大唔切”,有的小女孩中五毕业连英文都说不好,港姐质素一般,遂决定要“出海”找好苗子。在报名表里看到一位在读电子工程硕士的女孩子,叫郭蔼明,年纪稍大,但一出现他就觉得,“这位是我要的”。
也从这届之后,TVB开始会从海外“引进”选手来参选港姐。
彼时郭蔼明还一度改变主意不想参加,吴雨专程打电话给她,告诉她“港姐三个月的训练,你一生读多少书都学不到”,才打动了她。
最终,郭蔼明凭出众的气质+优雅的谈吐,拿下了1991年港姐冠军,也成为第一位“学霸”港姐冠军,吴雨打趣说,刘青云还得多谢他,帮他找到了老婆。
另一位同样“遇贵人”的港姐冠军莫可欣,相比起郭蔼明则少了一分“星运”。
1993年的大热门是郭可盈,还拿了 最受传播媒介欢迎奖和最佳演艺潜质奖,但她的受教育程度只有中学文化,最终据传是成龙把关键的一票,投给了有工商硕士管理学位的莫可欣。
莫可欣看起来就没那么上镜了,当选后被骂了很长一段时间“最丑港姐”。
但其实莫可欣私底下的动态看起来还是挺美,和方中信结婚多年也没有什么负面消息传出
之后2007年的张嘉儿,更是被网友骂成“猪扒港姐”,但其实她也有硕士学历,还拿下当年世界小姐前16名及完美爱心小姐,属于破港姐记录了。
只是论星运,存在感还没有同届三甲不入的王君馨和何傲儿高。类似的,2015年的“十优港姐”麦明诗也是,学历噱头拉满,颜值也不低,但一到戏里就不太行,之后也转行当律师了。
有一段时期,“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智慧,并不是由学历决定的,而是由问答环节的表现。尤其在曾志伟陈百祥郑丹瑞等名嘴的毒舌盘问下,佳丽们快速淡定的反应,能同时体现智商和情商。
比如徐子珊参选时,就被问到“选港姐后会参加晚宴,认识达官贵人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攀附权贵”时,回答是“没问题”,还反问曾志伟:“怎样为攀附权贵呢?完全是因为人的心态问题,如果不是特地需要认识某一类人,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话,是完全没问题的。”
得体的回答,令她拿下冠军。
1999年的郭羡妮,本身学历不低,读西门菲莎大学 ,主修 心理学 和 经济学双学位,颜值就是胡杏儿口中“站出来就是冠军相”的级别,她在现场被问到一条“送命题”:
“现场五位司仪选择一位借种生子,你会选择哪位?”
郭羡妮说,会选曾志伟,因为他聪明,以后自己的子女就可以和他一样聪明。曾志伟不依不饶:“那长相呢”“身高呢”……郭羡妮笑笑说没关系,也不介意曾志伟的身高。
淡定、落落大方的态度,令郭羡妮拿下当届港姐冠军,也是继李嘉欣后第二位代表香港小姐在国际中华小姐竞选上夺冠的佳丽,至今没人再破她的纪录。
没想到2025年,这届港姐4号佳丽莫凡也被问到和曾志伟相关的问题,“如果要选曾志伟、阮兆祥和钱嘉乐三人做儿子、老公和仇人,会如何选择”?
结果她表示会找阮兆祥做老公,因为阮兆祥身高够高,儿子选钱嘉乐,会功夫可以保护她,而曾志伟只能做“仇人”,因为没得选。
大胆冒犯主持人身高的言论,最终令莫凡这位 浸大硕士生三甲不入,成为本届网友的“意难平”。
综上,不同时期的港姐,有不一样的“卷”。卷颜值,卷学历,有的可能还要在背后“斗法”,在台前争媒体曝光率。
而无论是哪种卷法,颜值能打+问答环节出彩,基本都能稳锁三甲,甚至日后在娱乐圈发展也一般不会太差;相反,美貌不足,问答环节翻车,仅有学历,就算参选期间被高层大佬赏识,力排众议当选冠军,之后在娱乐圈也会是碰壁的多。
行走贵圈,观众缘还是比某种“美”的标准更重要。
选美,不再是进娱乐圈的捷径
这届港姐学历偏高,倒也不是节目组有意提高门槛。早前我们采访TVB资深制作人何小慧,她认为“这是社会风气使然”,她说,年轻女孩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是好事,而高学历选手确实思想更成熟,更立体,有自己的世界观。
另一方面,港姐的功能也在转换,从前TVB通过港姐选拔新人演员,年轻漂亮的女孩们通过港姐出道,分分钟第一部剧就担正女主角,颜值当然是首要的,。
如今的港姐当选后,除了在任期内做好宣传工作,和娱乐圈交集并不多。
就算2024的港姐冠军倪乐林,刚参选时因外形酷似李嘉欣备受瞩目,但她夺冠后只接到当年“台庆”的主持邀约,没有进组拍戏。后续参加过综艺节目的录制,也没什么水花,倒是小红书接商务风生水起,前几天七夕还接到广告。
而同届亚军梁嘉莹演起了网络短剧,季军杨梓瑶从北电毕业后也进入内地剧组拍戏。
往前几届港姐的命运也大体相似,有继续会学校读书的,当网红的,去内地拍短剧的,就算能和TVB签约,也没有什么大剧或要角,最多是到《爱回家》刷脸or常驻。
2019年的港姐冠军古佩玲,一待就是6年了。
那么,如今漂亮又高智的女孩们,为什么还要参加港姐呢?
决赛前后我都跟她们聊过,有一个感受特别明显,进不进娱乐圈,对她们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
纵观14强,几乎人人手握顶尖学历,有投行精英,有博士研究员,也有专业领域的佼佼者,选美对她们而言,更像是一场华丽的人生体验,是在原本就光鲜的履历上再添一笔。
能否取得名次、能否进入演艺圈,远不如一段自我突破的经历来得珍贵,她们的人生剧本,早就写满了选择权。
就如冠军陈咏诗对于参选原因的自述:“我是学体操表演的,退役后没什么表演机会,就想参选港姐看看有没有幕前机会,也想向女孩们展示不一样的美,娇小很美,一身肌肉也很美。”
当代女性,不再需要一顶皇冠来证明自我价值,而是反客为主,让这场盛会成为展现女性多样性的舞台。
全员高学历是这届港姐的新印象,或者明年我们又会看到不一样的卷法和美的定义呢?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喜欢哪一年的港姐?
来评论区说说吧~
魔丸纯度超标,凑齐这群人的是天才
2022港姐出炉,落选的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郭可盈张可颐?
港姐竞选背后的二三事
-今天头条の主笔-
你的小仙女E姐,爱看美女的小椒&本可爱&菜籽
值日生:菜籽 美术: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