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怎么了,为啥又被黑了?

感觉很神奇,这两天我刷的短视频里,10个有5个是关于吴京被黑的作品,有些是他的访谈,有些是网友二次魔改。

网络上充满了对吴京的恶意,说实话,我不太理解。

首先这则采访是8年前的《战狼2》时候的采访,都老得烧不酥了,又不是新出的什么网络烂梗。

其次,吴京被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战狼2》以后口碑就一直不太好,但是现在无凭无据又拉出来鞭尸一次,属实有点杀人诛心了。

后来我经过多方取证,有人给了我一个看上去还算合逻辑的原因,说是因为 那尔那茜事件。

那尔那茜被爆料涉嫌高考材料造假,然后名声一落千丈,但是她这时候已经吴京导演的《镖人》中担任女主角,于是吴京无故躺枪。

大家又转头攻击吴京,毕竟吴京更有槽点。

反正在各种莫名其妙的碰撞中,吴京变成了众矢之的。

大家嘲讽吴京,实际上是一种民意的折射,是对于网络爱国赛道的一种排斥。

众所周知,吴京之所以爆火,就是出演了几部主旋律爱国情怀的电影,并且把爱国热情带到了神话的地步,比如《战狼》里面中国护照情节。

“一本中国护照,就是通往最安全地区的通行证”,“无论在海外何处遇险,祖国都会接你回家”等台词,虽在银幕上激昂人心,却在现实中埋下认知隐患。

乌俄战争时期,某官方甚至也做过同样的迷之操作,居然提示在乌中国公民可以在车身明显处贴中国国旗。

两天后,不知道又发生什么事情让官方突然180°拐弯,又要求在乌中国公民不要随意亮明身份。

吴京怎么了,为啥又被黑了?

这种啪啪打脸的操作,显得非常可笑,那么吴京的片子有没有什么误导的作用,就不好说了。

这两年大家又慢慢意识到,中国护照在国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其他国家的人并不会给你什么优待,甚至你自己碰到事情找使馆,也大概率让你“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所以《战狼》里面的虚假宣传,显然会引起公众的反噬。

此外,最近几年各种爱国大V是不停地翻车,主要是他们并非真正爱国,只是把爱国当生意,吃爱国饭罢了。

在一次采访中,吴京号称自己是多尔衮的后人,是大清皇室,八旗子弟。

言外之意是,新中国成立了,反而让降低你的身份了,既然如此你宣传的“爱国情怀”是不是显得非常可笑?

我相信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次采访,对吴京的好感大大降低。

从本质上说,这些都只是借口,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爱国”是要看时机的。

19年之前大家蒸蒸日上,几乎所有人都赚到钱了,这是时代的红利,国家的恩赐,所以这时候你来消费爱国,大家非常热衷。

但是时过境迁,现在经济下行,公司裁员,房价大跌,这些人承担了高负债带来的反噬,这时候你还继续吃爱国流量,就很容易遭人抵触了。

当然,也不排除不少人依然喜欢这个调调。

据我所知,某个公众号超级大号,他是写时政的,有70%以上的粉丝画像以中老年人,退休群体为主。

他的文章谈“梧桐”,谈“中国终将取代美国”等等话题就特别有市场。

而作为真正消费主体的年轻人,对这些话题非常不感冒,所以他现在很愁如何转型。

就现在的社会环境而言,谁才是真正吃到红利的人就不言而喻了。

这又让我想到我家有两个亲戚,一个在90年代国企大下岗中轮到了,另一个在国企私有化中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两个对于90年的态度是截然相反,谈到这事情就要剑拔弩张。

所以爱不爱这事情,其实很功利的。

更何况绝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嘴上“爱国”,一天到晚“国家的立场就是我的立场”,现在国家需要你贷款买房,贷款消费,结婚生三胎,你倒是知行合一呀?

这让我想到罗翔老师说的一句话,如果有人一天到晚标榜自己是守法公民,那么这个人大概率是个人渣。

这句话放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而吴京正好树大招风,踩中了人们的槽点,或者说踩中了当下环境的槽点,所以不管你啥时候做的采访,都不影响人们拿出来鞭尸。

只是现在这样的环境是吴京造成的么?

我觉得好像不是,只不过嘲讽吴京比较安全,所以多担待一点啦。

赶紧加入七叔的俱乐部吧,现在俱乐部2周年会员打8折,只要479/年,不限购买时间。

看准趋势,稳稳当当地赚钱。

吴京怎么了,为啥又被黑了?

我是七叔,一个亏了钱,又爬起来的男人

这个人,有点风趣,也有点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