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队》最新的剧情中,葱山改旗易帜,小白马加入抗联,打鬼子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从占山为王的土匪,到抗击日寇的队伍,葱山小白马能够拨乱反正、弃暗投明,首功之臣自然是小白马的媳妇兰花儿,但是外因终究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兰花儿固然功不可没,但小白马自身的转变才是关键。从啸聚山林的匪首,到冲锋陷阵的战士,小白马的转变绝非偶然。
自从兰花儿上山之后,为了能够将葱山的土匪变成抗日的队伍,她凭借着大嫂的身份,每时每刻都在向小白马开展宣传攻势。花儿天天枕边风、时时常唠叨,反复劝说小白马带着山寨的兄弟,加入抗联的队伍。
只是,兰花儿说得嗓子上火、口干舌燥,小白马的态度却总是很抗拒,始终不愿意松口。从表面上看,小白马的犹豫,是此前抗日行动失败留下的心理创伤。
出师未捷身先死,杀敌未果险成仁。在落草为寇之前,小白马也曾是抗日义勇军的成员,他也曾拼过刺刀开过枪、上过战场杀过敌。只是,正面交锋的接连失利,让小白马心灰意冷,更让他对抗战胜利失去了信心。
世上所有的人,都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更不愿两次掉进同一个天坑。有了之前的惨痛经历,小白马更加明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不易。
不过,作为曾经的抗日义士,小白马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他之所以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是因为于公于私,他都有自己的考量。
在葱山的密林里,小白马是山寨的扛把子,是真正的话事人。于公而言,作为大当家,他必须为山寨兄弟们的生死和前途考虑。加入抗联、抗击日寇,就意味着要冒着风险、过苦日子,甚至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小白马不能拿兄弟们的性命做赌注,所以,他才会拒绝花儿的提议。
于私而言,以前的小白马是江湖草莽、绿林好汉,他无依无靠,也无牵无挂,所以才能够纵横驰骋、杀伐决断。在与花儿结为夫妻之后,小白马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老婆和孩子催生了他的责任感和保护欲。当一个人有了挂碍,自然就不再是铜头铁臂、金刚不坏。
兄弟和妻儿,是小白马放不下的牵挂。因此,即使兰花儿策反了好兄弟、磨破了嘴皮子,小白马依然是铁嘴钢牙、绝不答应。
然而,就在兰花儿劝说无果、功败垂成时,小白马的态度却忽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主动加入了抗联,成为了老山东麾下的一员。
明明前一秒还在嘴硬,为什么下一秒小白马就弃暗投明、立马认怂了呢?
左右小白马决定的,是兰花儿的一句话。
在兰花儿绑了小白马之后,她曾当面警告过小白马,“不答应(加入抗联),我就带着你的孩子和兄弟走。”兰花儿的这句话,直接戳中了小白马的命门,也解除了小白马的后顾之忧。
山寨的兄弟们不怕牺牲、摩拳擦掌,个个希望上阵杀敌;枕边的兰花儿意志坚定、义无反顾,时时做好归队准备——既然兄弟们都想上战场,老婆也一心要打鬼子,自己堂堂爷们,又怎么会贪生怕死、瞻前顾后?
小白马是个聪明人,他看得清形势、读得懂人心。在兰花儿上门之前,二当家、三当家只想着有酒喝、有肉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土匪混一口饭。
兰花儿上山之后,把打鬼子、保家乡的观念植入了每个人的心里。小白马很清楚,虽然老二、老三没有被兰花儿彻底收买,但抗日的主张、人心的向背,已经出现端倪。只要花儿还在山寨,抗日杀敌、保家卫国的思想就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长此以往,葱山兄弟们迟早会倒向抗日的阵营;那时的小白马,将会从山寨大当家变成孤家寡人。小白马很清楚,世上所有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体面,迟早会被人逼着体面。与其被兄弟们逼迫就范、改旗易帜,不如主动拥抱、加入抗联。
小白马的良知从未失去,大当家的血性从未消失。国难当头、山河破碎,连老婆都不顾生死、抗击日寇,他又怎会躲在山林、独自苟活?
在民族危亡之际,没有永远的旁观者,只有迟到的觉醒者。小白马,妥妥的纯爷们。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