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三十而已・曼谷篇》打造出海新范本

8月28日,中国剧集《三十而已》泰语翻拍版《三十而已・曼谷篇》在腾讯视频与Disney+与全球同步开播,这部由柠萌影视及旗下柠萌国际主导出品、制作、发行的作品,以“深度主控+本土化重构”模式破解了现代都市剧出海难题。

剧集《三十而已・曼谷篇》打造出海新范本

精准出海突破内容壁垒

长期以来,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多依赖古装剧、功夫片等类型,这类作品比较跨越文化隔阂,却难以全面展现当代中国的鲜活面貌。而现代都市剧受文化差异影响出海难度相对较高。

五年前,《三十而已》中文版剧集全球播出时创下多项都市剧纪录,其对女性群像的前沿观察引发热议,逐步吸引了一批希望深入理解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海外观众。他们对当代中国女性的职场智慧、自我成长与生活选择的关注,使都市剧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扇重要窗口。

柠萌影视希望能更进一步地将中国女性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深入传递至全球。这种内在共鸣与市场需求的叠加,最终推动了《三十而已·曼谷篇》的成功落地,印证了原IP的持久影响力。

在《三十而已·曼谷篇》开发过程里,柠萌影视得益于在《三十而已》《小欢喜》等爆款剧集中积累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主导创作了全新故事脉络,将“女性突破年龄桎梏、追寻自我价值”这一精髓,深度融入泰国本土的社会场景、文化特质和情感表达之中,实现了IP核心价值观在泰国的精准转译。原版《三十而已》中王漫妮、顾佳、钟晓芹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的活力与进步”,而这种“活力与进步”,成为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载体。当泰国观众为佩派的职场奋斗喝彩、为布萨巴的自我觉醒感动时,他们共鸣的是“女性群像故事”,也是中国文化中“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

剧集《三十而已・曼谷篇》打造出海新范本

《三十而已・曼谷篇》保留了“都市女性生存与成长”的核心内核,将主角设定为曼谷女性佩派、琦詹和布萨巴,融入泰国传统节日、家庭观念等文化元素,让“年龄焦虑”“自我价值实现”等议题与泰国观众产生情感共振。

多元布局构建出海新生态

据柠萌影视方面透露,《三十而已》IP出海除泰版之外,越南版8月11日已登陆越南国家电视台VTV,日本、韩国、印尼等版本也在推进。此外,《猎罪图鉴》泰剧版也进入开发阶段;渠道方面,与Netflix、Viu等国际平台合作,构建覆盖20多个海外地区的发行网络;内容层面,柠萌既持续发挥长剧的文化承载功能,也加码海外短剧,形成“长剧传文化、短剧重娱乐”的矩阵。截至目前,柠萌影视海外发行覆盖15余种语言,仅YouTube总观看时长便达2400万小时,订阅量超20万。

柠萌影视董事长苏晓曾提到:“海外市场是长期战略,我们渴望与本土市场共同成长。”“共创”思维打破传统文化输出的“单向性”:一方面将中国成熟的创作理念和工业标准输出至泰国、越南等地,助其提升影视产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海外翻拍汲取创意灵感,反哺国内IP开发。据了解,《三十而已》第二部将借鉴海外本土化经验,形成“出海-反馈-升级”的良性循环。

根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跃升

在全球化趋势推动下,国产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新常态,并承载新的使命。经历了在海外发行、播出的出海1.0版,到中外合拍的2.0版,如今柠萌影视以《三十而已・曼谷篇》开辟出一条“中国现实题材剧集国际化”的新路径,开启国产剧出海向3.0版的跃升。

《三十而已》的出海打破了“中国故事需依附传统符号”的认知误区。这种“敢于输出当代文化”的底气,源于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当中国能将“三十岁女性的成长烦恼”这样的“日常故事”推向世界,并用本土化方式引发共鸣时,恰恰说明中国文化已从“展示历史”走向“分享当下”,从“文化猎奇”走向“寻求认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