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邢诗瑶
本报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湖州》拍摄动员会日前在我市召开,围绕城市格局、历史脉络与核心地标进行深入研讨,拍摄工作随之启动。
据悉,《文脉春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推出,以“一期观一城”的方式勾勒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纹理、特色格局与市井烟火。栏目自2023年11月首播以来,已播出52期,首重播累计触达电视观众约37.96亿人次,社会反响热烈。按照计划,栏目组将于本月底前完成对湖州的前期调研,9月底前完成实地拍摄,力争12月底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全国观众见面。
循着“文脉”与“春秋”2条叙事主线,湖州篇将把古桥古塔、历史街区保护修缮作为“寻根之旅”,把新城建设、老城更新与生态城市建设作为“见新之窗”,系统呈现“保护—传承—活化—更新”一体推进的城市实践。为让镜头所及皆有“来历可循、故事可讲”,前期我市已统筹推进点位梳理与线索准备,在“城”的肌理与“人”的故事之间寻找最佳叙事接口,力求一景一物皆可入史、入镜、入心。
近年来,我市以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为牵引,完善市县两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规划,持续拓展保护名录。全市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18处,认定市级历史建筑466处,保护版图不断扩大、层级愈加清晰。围绕老城核心区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夜游长廊”等文旅项目落地见效,“青绿游廊”步道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完成40个传统村落、83处历史建筑综合治理。通过“以用促保”,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已超78%,南浔古镇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2000万人次;湖州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菰城之源”等7条风貌游线入选全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