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和露露的一次接触,年近60岁的宁学祥动了续弦的心思。
他瞧上的不是同龄寡妇,而是费大肚子家,刚满十八岁的长女银子。
01 一百斤粮食为聘礼
原著里,宁学祥一次性给了费大肚子100斤的粮食,相当于买断了银子这个人。
得知东家看上了闺女银子,费大肚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没有一丝犹豫,更没有询问过闺女的意愿,当即点头同意了。
宁学祥是天牛庙村最大的财主,手里有700多亩地,一人得到鸡犬升天,攀上宁家,往后再也不用饿到吃土,还可以在村子里横着走。
所有人都觉得费大肚子这个父亲窝囊、没人性,生而不养,跟孩子抢吃食也就算了,竟然为了填饱肚子,将女儿送入火坑。
要知道,宁学祥跟费大肚子的年纪相差无几,有违伦理道德,而银子又和同村的铁头要好,铁头早已承诺秋收时就来上门提亲。
这些年,铁头没少偷拿家里玉米糁接济他家,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费大肚子太不仁义。
事实上,真正把银子推入火坑的,不是费大肚子这个亲生父亲,而是一向孱弱多病、动不动就哭天抹泪、寻死觅活的银子娘。
银子嫁与宁学祥,看似是费大肚子做的主,实际上,银子娘才是背后出谋划策、拿主意的人。纵观这桩婚事,受益最大的也是银子娘。
02 银子娘才是全剧最伪善的人
费大肚子是封建式大家长,他直接勒令银子嫁人,不给任何商量的余地。银子是个有气性、有想法的女子,费大肚子这一套,在她这里并不受用。
真正让银子心甘情愿给宁学祥续弦的是银子娘。
银子娘常年卧病在床,连饭也不做,成日躺在床上,喊着疼,喊着累,寻死觅活。
她上吊自尽,嘴上说着不想连累银子,其实不就是在表演吗?她若是不想活了,完全可以趁着人不在的时候了断。
果然是亲娘最了解女儿,银子娘知道女儿心软,为了给她治病,一定会妥协。
事情也确实如此,最终银子哭着上了花轿。
- “我用我自己换全家人的命,我认!”
全家趴在银子身上吸血,这也就算了,银子娘还是一个“扶弟魔”,银子二舅听闻银子成了财主的老婆,地也不种庄稼了,直接带着一家三口住进了费大肚子家。
- “你二舅逃难来咱家,一下子多了三张嘴,你娘舍不得往外撵,他赖着不走,你舅你娘说了,你现在躺在粮食囤子上,翻身掉下点渣,就够我们吃的了。”
家里缺粮,银子娘从不出面,每回都让费大肚子做坏人,上门要粮食,而她则躲在背后,装好人,装体谅女儿不容易的好母亲。
他们从不过问,银子在宁家过得好不好,宁学祥待她如何。
粮仓的钥匙,被宁学祥死死地攥在手里,银子的生活看着光鲜,实则还不如宁家的一个佣人。银子白天要像佣人一样干家里的粗活,晚上还要伺候宁学祥,身心俱疲。
原著里,银子娘还传授银子“御夫之术”。
第一,每同房一次,就跟宁学祥要10斤地瓜干,倘若宁学祥不答应,就坚决不让他碰。
第二,多生孩子,多分家产。
要来的10斤地瓜干、分来的家产,自然全都进了娘家的口袋。
讽刺的是,后来土改运动,宁学祥被打倒,银子带着儿子宁可玉逃回娘家,爹娘和弟弟妹妹们担心被连累,将她拒之门外。
最终,银子被活活折磨死了,一卷草席,被扔到了乱葬岗,娘家无一人来给她收尸。
银子生下的宁可玉,曾为费家换来了600斤的粮食,银子没了,他们也不认外孙宁可玉,翻脸比翻书还要快。如果不是宁绣绣收留,宁可玉也活不成。
可悲的是,银子至死也没能识破母亲的真实面目。她拿自己的爱情、青春和身体换来家人安逸的生活,到头来,娘家人并不感恩,反倒认为是理所当然,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