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1926-1946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觉醒的一个时期。

1927年,中共五大已明确将土地问题列为革命核心,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更直接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党调整土地政策为“减租减息”,1946年“五四指示”再度转向“耕者有其田”‌。

1947年西柏坡会议揭露了“地主富农混入党”的问题,山东解放区“贫农团”领导了土改。

电视剧《生万物》中,土地改革后的剧情,就是依托了这样的史实。

剧中天牛庙村的权力斗争映射了真实历史中农村基层组织的整顿。

真没想到,一部讲述上世纪二十年代鲁南农村的年代剧,在播出过半后,依然保持着讨论的热度。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生万物》剧中的每个人物都生动饱满,对于原作的改编,也合情合理。

比如对于剧中的地主费家的主要人物费文典,就经过了对原著的改编,使得剧作的人物经历变得更有意义。

费文典在原著小说中,是地主父亲的小老婆生的,这件事是他家那个厉害的大嫂费左氏一手操作的。

费文典在强势的大嫂抚养下长大,性格软弱又自私,他和青梅竹马的宁绣绣恋爱多年,就因为绣绣被土匪抓了,被大嫂的一句话,就打消了娶绣绣的念头。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娶了宁苏苏后,又优柔寡断,嫌弃上了宁苏苏

在电视剧《生万物》中,费文典在前期的性格也是一个“嫂宝男”,但后期他的变化很大。

费文典本来就识文断字,是教书先生,在第一次土地改革中,接触了共产党后,逐渐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战士。

这比原著中那个窝囊的费文典,有意义多了。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在第28集中,费文典回到了天牛庙村,整个人都变了,从原来的唯唯诺诺的气质,变得帅气阳光,皮肤晒得黝黑,普通话也不再带乡音。

甚至对宁苏苏说“你好吗?”这样文雅的问候语。

很显然,费文典现在的世界已经完全脱离了天牛庙村。

那时候日军强占了东北,天牛庙村的灾民越来越多。费文典已经加入了工农红军并入了党,他这次回来是完成组织上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安顿灾民,让地主老财开仓放粮接济灾民。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但是,在天牛庙村,费文典的任务完成起来难度很大,不仅是宁学祥不配合,大嫂费左氏甚至把粮都藏了起来。

费文典是电视剧《生万物》中一个前后期变化很大的人物。

演员张天阳对这个角色的把握非常到位。

张天阳1987年出生于河北唐山,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张天阳2009年参演电影《庭院重重》出道,虽然参演的角色也不少,但一直不温不火。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比如他参演过《那年花开月正圆》,《雪中悍刀行》等热播剧。

一直到2024年,张天阳扮演了《追风者》中的反派林樵松,才爆火。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上一部剧是在谍战剧中扮演反派,而在这一部年代剧《生万物》中扮演了一个投身革命的农村少爷,张天阳的戏路很宽。

张天阳在《生万物》中饰演的费文典,‌前期被封建礼教束缚,性格懦弱,情绪压抑。

那个时期的费文典清瘦、白皙,总是低着头,眼神躲闪,糊里糊涂被换了新娘,也只会浑身颤抖,不知所措。

得知苏苏怀孕后,只会表示自我怀疑,反抗费左氏,只会躲在自己房间里,对大嫂什么话都不会说。

而费文典投身革命回来后,他显得健康和昂扬,昂首站在厅堂里和费左氏辩论,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完全不同了,连苏苏都非常佩服费文典如今是“干大事”的。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如果说林樵松是靠“坏”出圈,那么费文典就是靠人物的前后变化,成功爆火。

没想到,张天阳《生万物》只演了一个“费物典心”,口碑一夜暴涨

张天阳在采访中调侃,“观众对费文典骂得不狠,说费文典是“费物典心”太过仁慈”,而观众给角色起外号,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这个角色已经深入人心,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