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来源:新蓝网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微短剧正在摘下“土味”“狗血”“粗制滥造”的标签,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服化道升级了,剧情也考究了。例如年代剧《家里家外》,聚焦重组家庭的磨合,温情细腻地展现亲情的力量。该剧将上世纪80年代成都风貌精准还原,上线3天播放量破10亿,豆瓣评分高达7.9分。再比如浙产刑侦悬疑微短剧《真相半白》,剧情紧凑、环环相扣,冷酷暗黑的美学风格迷倒一批刑侦剧迷。

创作规模扩大。从曾经几十万就能拍出一部精品微短剧,到投资过百万、千万,今年4月开播的《狮城山海》更是投资过亿,创新纪录。伴随好剧本吸引更多资本青睐,微短剧们也拥有了精耕细作的机会和条件。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突破6.96亿,占网民总数的68%,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而字节跳动旗下免费短剧App红果短剧6月月活达到2.1亿,首次超过长视频平台优酷2亿的月活量。

主观感受和真实数据都在昭示着:微短剧的发展正踩着狂飙的节奏,跨向主流赛道,未来也许能和传统的剧集掰一掰手腕了。

微短剧为何能在这两年迎来集体升级?我们或许能在微短剧创作大省浙江一探究竟。

场景服化道全面升级

浙产微短剧创作迈向精品时代

在杭州临平的一处棚景内,来自北京的一个微短剧主创团队正在做开拍前的准备。该剧采用横屏拍摄,在场景布置、人物关系调度、灯光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短剧导演孙营说:“比如,每个人要单独打光,因为不同的光能展现不同的人物心理,会细到这种程度。走位的话可能也像韩剧一样,比如说两个人擦肩而过、都要拍很多素材。”

导演介绍,团队里大部分成员以前都是从事长剧影视创作的,所以对内容都有要求。剧本已经打磨了三四年,常驻工作人员也有40多人,是普通短剧的2到3倍。充足的资金与人力配备,为剧本打磨及后期制作提供了充裕的创作空间。

《潇潇江上雪》正在湖州南浔的微短剧基地拍摄,剧中所有服装道具,都是根据人物性格进行搭配;为了更好满足微短剧的拍摄要求,横店影视城通过统一签约管理,今年来已签约30多个影视拍摄基地,专门用于竖屏微短剧创作。

不仅是在拍摄环节,后期制作也是微短剧能够更精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关键因素。

杭州拥有国内领先的影视文化产业,眼下,不少文创园将发展重心投向微短剧,通过提供内容生态支持,形成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在西湖区M511光影汇一家公司里,全国首部航天科幻题材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微短剧引入了电影的虚拟拍摄和AI生成技术,极大提升了视听效果。

之江容量无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精品事业部总监吴春能告诉记者:“至少在竖屏短剧里面,我们开创了一个先河,同时还融入了后期特效制作,拍摄难度是非常大的,但也是非常有趣的挑战。”

制作优质精良的微短剧,是之江容量无限科技公司的主打方向,成立半年多来,公司已上线了29部微短剧,涵盖文旅、品牌等赛道,在业界打响了名气。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通过在前端引入编剧,制作端段引入投资公司和头部企业,之江容量无限科技公司所在的M511光影汇园区已吸引了不少微短剧相关企业入驻。一些初创公司在这里迅速找到定位。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微短剧一站式创作分发平台,平均每个月都有数十部上线。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微短剧行业的异军突起和正向发展,离不开官方的有效引导与支持。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利好。

优秀微短剧从小屏进入大屏,近两年来全国已有不少尝试。2024年以来,《飞扬的青春》《赵小姐的日记》等8部浙产微短剧陆续登陆电视大屏播出。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浙江作为微短剧创作大省,今年上半年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251部,发证52部,发证数量居全国第一。从华策影视推出多个大模型赋能微短剧策划与制作,到博采传媒在德清启用AI虚拟影视基地,“AI+微短剧”的组合,浙江微短剧创作呈现百花齐放、量质齐升的态势。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与此同时,微短剧也已成为浙江赋能县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横店影视城持续发力,为历史、现代等题材提供高效服务,吸引近千个微短剧剧组及筹备组入驻;中国(象山)视听产业园今年已接待微短剧剧组超百个;温州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让更多文旅景区景点“出圈”,形成“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

去“土味”后提升服化道 微短剧跨向主流赛道

此外,上半年,浙江微短剧也加快出海进程,从以北美为主,向日韩、欧洲、拉美等全球多元市场拓展。而随着国家关于支持微短剧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浙江也将通过布局全产业链,让微短剧这一新业态迎来更长足的发展。

(部分综合央视新闻、电视艺术、广电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