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这届小猫咪,都已经演古偶当女主角了!

甚至还有编制?

人而猫,猫而妖,半人半妖,吃了点妖界维生素,头上一度长出毛茸茸的猫耳朵?

来,展开说。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一,长安妖市狸猫警长

子夜归》在熟悉的古装人间铺了一层妖怪设定,转角遇到妖,我在长安妖市当狸猫警长。

女主角武二,人间身份是县主,皇后娘娘的妹妹,长安第一女纨绔,热衷殴打她姐给她安排的相亲对象,花名在外,擅长风流胡闹。

而她的另一层身份,是长安妖市的猫公,四舍五入,长安妖市目前级别最高的狸猫警长。

白天是人,晚上是妖,夜里偷偷摸摸上班,威风凛凛抓伤人的蝠妖。被人间的金吾卫发现,又一秒切换成软萌萌小狸花猫,伸个懒腰,溜溜达达去KTV宵夜。

这个隐藏身份,甚至隐藏世界,都挺有意思。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长安一半是我们熟悉的长安,有车如流水马如龙,有天子有万民、吃五谷杂粮、走正常的人间路,另一半则是妖怪们的长安。

月圆中天、女妖腾空,人面桃花上忽然长出獠牙妖目

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而那青楼倚栏凝望的才女,是重重灯影里的影子妖。

小楼春风、才子佳人言笑晏晏,而那酒楼女老板,闻了点刺激味的香,一个喷嚏就现出毛茸茸的大尾巴。

清风徐来、书卷入门,而那书页转着转着圈,也就转成了人形。

这届长安,有自己的处处“妖”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种种狐鬼花妖故事,有一脉就是对日常世界的神秘化、妖异化延展,在寻常巷陌植入不寻常的摇曳妖气,用怪力乱神承载想象力

残留着古老万物有灵论的遗风,又注入了更多不同时代的情感风貌。

这种生活表象之下埋藏着另一层秘密的奇异叙事,和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本质上是同构的奇妙幻想,在落地角落塞入飞天奇想,以异为趣、以异言同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侣皓吉吉导演著名的“鼓风机”路数,拍长安妖市的妖而魅、魅而灵、灵而艳,整得挺拉风、挺对味儿,挺有“东方妖异美学”的风韵。

盛世长安,一夜鱼龙舞,而背面是妖,妖也不是松散的狐鬼花妖,他们在长安妖市有编制,四舍五入,都得去妖市上户口。

要严格遵守长安妖市管理条例,不能随便自助吃人。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这长安妖市的结构,和江湖帮派也挺有异曲同工之处。猫公和蛇公居于上,往下是四位长老,四位长老分管着老鼠、黄鼠狼等各类小妖小精怪,大约有一套挺严密的妖界OA系统。

某种意义上,这又是对异化陌生化的妖族故事,进行人化、制度化甚至是体制化建设。

如果说前一步是对寻常世界的陌生化、妖化处理,加“奇”加“妙”,那么后一步又是对妖怪叙事的日常化、结构化处理,抛远再拉近,双重奇化陌生化,挺有意思。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二,纨绔女主解救小白花男主?

我们熟悉的一种模式,是男主纨绔之名、赤子之心,放诞不合于流俗、真意超然于世外,是男主四处打着为非作歹的浪荡子名义做好人好事,不过,《子夜归》拿纨绔剧本的是女主。

我们熟悉的一种模式,是小白花女主清新不俗,出身未必贵重,但人品贵重、才华出众,常常被庸人冷眼欺辱,得男主青眼庇护。但《子夜归》又反着来了,时常是纨绔女主解救小白花男主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你看武二顶着一张甜妹脸上线,在妖市是身担重任的大领导,但在人间是外戚贵戚的跋扈路数。

在人间,她身无尺寸之功,而以姐姐恩宠之荫,作威作福、为祸四方。

实际上,是路见不平,猫猫我上来就是一拳

遇到怪恶心的相亲对象,直接一脚把人踢到楼下。

看见对方欺负人,直接从楼上一盆香泼下去。

围观一群人恶心小白花男主,直接长街纵马吓唬一群势利眼老头。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她借纨绔名义,完成不必走流程,不必遵守程序正义的“即时正义”反馈。

另一方面,她也以胡闹浪荡之名,掩盖自己在妖界干大事查大案子的种种举动。

动物生物属性的慵懒习性,纨绔浮夸路数的掩盖属性,半人半妖的神秘未知属性,和于一体。

表层荒诞、里层周正,表层软萌胡闹、里层清刚威雅,蛮不错的一款小猫咪。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男主梅逐雨,出场是挺小白花的一款男主。

刚来长安的梅家旁支,无心功名利禄,只想在案牍库旧纸堆里,找到旧案痕迹。

被歧视“只有小破驴车”,被嘲笑穷酸,被调侃“被县主厌弃的旧欢”,他都无波无澜平淡置之,很有点风雨之下、凌寒自孤芳的小白花意味。

但实际上,他的另一层身份是捉妖天师,上来就整了一出“广东仔许凯大战蟑螂怪”(bushi )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这俩凑一块,明面上,女主调戏抛弃男主但实际帮助男主,是对“男纨绔和女小白花”经典模型的解构和改写,性别反着来,颇有几分女本位的谐谑意味。

本质上这是捉妖天师和妖怪,身位自带宿敌感,后续是否虐恋目前尚未展开。

但纨绔县主调戏小白花道士,这展开本就挺有意思。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女频故事女本位的本质,重点其实不是女演员的戏份多寡、番位排序,而是对女性主动性、本体性的体现,对牌坊化、缠足化糟粕的消解和拒绝。

纨绔女主武二,招摇过市、调戏良家男子,又假装冲冠一怒为男颜、一通虚假霸气打砸抢报复,这就是从女频视角出发的一笔新瓶新墨色吧。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三,古偶“妖”案的人间性

皇后妹妹都是半妖了,故事自然不是历史考据的流派,长安都不整宵禁的。至于长安的人间权力格局,也是简化、漫画化的打开方式。

比如武皇后和梅妃,像逗哏捧哏的好姐妹,手拉手前后脚对皇帝吹胡子瞪眼,皇帝姐夫对妹妹诉苦“结婚苦呀”,都是轻喜剧、轻荒诞、轻漫画式的情节。

武二带人杀入玄鉴司、扛着大棍子拽拽走出,也是满满的热血中二漫画既视感。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妖市蛇公,挺冷峻威严的一款女二,而她的CP梅四,一言不合就穿得像筛子,上门示好从来不带脑子,分分钟喜提“放狗咬他”的下场,同样是少年喜感路数。

梅逐雨那位废物变色龙上司,也是可爱漫画手法。

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间疾苦基色被弱化,轻喜剧色调的谐谑感被强化。

至于捉妖的种种案子,本质上和刑侦本格、和狐鬼花妖都一样,以妖以案,写人间悲欢离合、写人性寒凉冷暖。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名满天下的谢家郎君,诗集是抄的,名声是假的,人是渣渣的,未来是疯疯的。

他的作品,抄袭自青楼女子,昔日枕边人。抄完还倒打一耙、逼死对方,再泼一瓢脏水,说她逼婚我不成、自己想不开自尽。

世家少年郎,践踏章台薄命女,一面是人面兽心,一面是妖身人心,人比妖更鬼,贵公子比寒门女更卑贱。

剧作在古偶的既定框架之内,无意也无力展开对门阀时代的深层剖析,但影妖在灯中短暂复活,手撕渣男,让冤屈真相大白于天下,不失为畅快直观的一笔复仇。

《子夜归》:长安妖市出了个狸猫警长?有点意思!

山野中精怪夺人精魄,老鼠精搞妖界谍中谍,想趁着别人的命案完成自己的升职加薪,武二助手无字书想让她从半妖彻底变成妖,瞒着她整了不少“我是为你好”的秘密,故事线小勾子铺得挺多。

后续那捉妖师和妖的恋爱故事走向何方,目前尚未可知,但许凯和田曦薇,颜值和CP感、氛围感都不错,开局部分在古偶中也算品相不错。

并未跳出类型樊篱,但能做好古偶类型、做好妖和人的奇异感、情感,本也是不错的一笔子夜亮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