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脆梨~
宁绣绣虽是天崩开局,但按原计划,她要嫁的可是青梅竹马的费文典。
费家,也是当地仅次于宁家的高门大户。
可以说,原本的婚姻就是首富间的联姻,可两家的风评却完全不一样。
宁学详被称为宁老财、大眼泡子抠爹,费左氏却是仅次于宁大奶奶存在,受到了大家伙儿的爱戴。
为何如此不同,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01.
宁学详是典型的,爱地如命、惜粪如金。
就算掌上明珠宁绣绣被马子架走,也只是干嚎几声而已。
其实马子要的5000大洋,宁学详完全拿得起,但他就是宁可舍弃女儿也不舍地。
卖地筹钱?
对宁学详来说犹如扒皮抽筋,生不如死。
所以,他拒绝了所有人的建议,执意守着自己的地契盒子,毕竟马子说了留绣绣一命不是?
不仅不赎大女儿绣绣,他还舍不得费家给的彩礼。
别的彩礼无所谓,但是那50亩良田可太得宁学详的欢心了,他可舍不得退。
于是,瞒着苏苏哄她替嫁,一下子搭进去了两个女儿一生的幸福。
而此事也成了宁大奶奶的心结,没多久妻子也撒手人寰,两个女儿也和他结下仇。
宁家的人气从此时,就一点点消散了。
宁学详还干得出和狗抢粪的事儿来,他一个当地首富,天天的爱好就是背着粪筐出门捡粪。
被人指指点点也不在意,只要这能让土壤肥沃、收成好就成。
宁学详最大的爱好,就是盘算别人手中的地,他对地有着近乎偏执的渴望。
原著中是这么说的,宁家有这么件怪事:辈辈不发长子。
哪一辈上分家也是长子分得多,但过着过着老大就赶不上他的弟弟,不是早亡就是穷下去。
宁学详对地的执念,应该就是因为这件事。
封四迟迟交不上租,宁学详又打起了封四家地的主意。
大年初三一顿酒,只用5块大洋就拿下了封四的地。
后面封四出去扎觅汉,又投奔马子乃至带他们回来屠村,这里面都是宁学详种下的因果。
除此之外,苏苏因假孕被费家嫌弃,宁学详表面上是为女儿撑腰,实际上却打算趁机要费家5亩好地。
再加上联合佃户演戏,假永佃欺瞒大伙儿,这一出出的事儿做的被唾骂也正常。
02.
费家人丁不旺,只有嫂子费左氏和小叔子费文典。
原著有说,费左氏是一个有奇异德行,因而在村里极受敬重的女人。
当初,费左氏是被贪财的媒人二表姑“骗”到费家的,实际上费家并没有说的那样殷实。
费左氏18岁进门嫁给有痨病的费栓子,四年后才22的费左氏便守了寡,费家只剩下她和60来岁的公公。
因为封建思想,费左氏觉得改嫁丢人,可随着亡夫去了也不甘心。
便想着给公公续弦,让费家的家业有一个亲骨血继承,而这个人就是费文典。
所以费文典特别敬重自己的嫂子,两人几乎可以说相依为命。
从费左氏对苏苏的好就可以看出,她有多宠费文典。
甚至可以供他去县城上新学,还可以为了他喜欢的绣绣送上50亩良田。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费左氏可是有大德行的人。
费左氏想做的就是振兴费家,所以她不像宁学详一样只盯着地,而是想要把小叔子培养成才,让费家人丁兴旺。
她不是不喜欢绣绣,得知绣绣回来了也是又心疼又欣喜,可进了马子窝的女人绝不能进费家的门了。
费左氏同意苏苏进门,只是为了保住费家的名,至于娶的是谁,对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对于苏苏,费左氏也是喜欢的,可这种喜欢,远没有她对子嗣的渴望强烈。
对苏苏的好,前提是她要为费家开枝散叶,所以在得知苏苏假孕,费左氏才会那么生气。
可抛去这些不谈,作为东家的费左氏也是相当仁义:
年根底下不催债,开春农忙还要看看佃户缺不缺种子和农具,没有的都帮着补齐;
知道铁头家日子难过,给他家续租了几年还借钱给他们;
就连费大肚子上门,也是拿了5斤粮食离开的;
虽然不明白永佃、农会的事情,但想到小叔子要替自己游街,便同意了给佃户更多权益。
费左氏所做的一切,哪怕是过分的事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他们这个阶级的利益。
所以,农会要批费左氏的时候,大脚和绣绣都拦着铁头。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阶级不同,但谁好谁不好都明镜的呢。
正因如此,被费左氏赶出家门的苏苏,也会在敌人攻过来的时候,拿着武器挡在嫂子前面。
多做善事,广结善缘。
绣绣的获救离不开母亲的良善,宁学详的算计却害了一村的人。
最后大家都团结起来,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想看更多精彩,那就关注脆梨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