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成为了这个暑期档的“黑马”。截至8月15日16:00,猫眼专业版暑期档票房排名显示,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中,就有两位是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为7.88亿元,《罗小黑战记2》累计票房达到4.3亿元。其中,作为暑期动画电影中打头阵的《罗小黑战记2》,在7月18日上映后的2天票房就达到了7000万,目前豆瓣打分高达8.7。精致的手绘画风、延续十余年的温暖叙事、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群体,让这部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热议不断。 然而,数据的另一面是现实的冷静:截至8月15日,该影片票房仅位列暑期档第五,排片占比也处于中低区间。这种“口碑爆棚、票房中等”的错位并非孤例,它折射出粉丝向 IP 电影在主流市场中的结构性困境——忠实观众可以确保稳定的基本盘,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全民观影的热潮。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跑出“黑马”的概率越来越高,市场对该垂类影片的接受度越来越大,像《罗小黑战记2》这类小而美的IP要如何长线运营,或许是国产原创动画在商业化生态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头部效应集中,动画电影在前五票房中占两席
2025年暑期档的票房,终于在8月13日的15时17分突破了90亿大关(含预售),这是暑期档开启后的第74天。《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暑期档票房榜前三位。从猫眼专业版的数据可以看到,对比2024年和2023年的的暑期档在第74天的票房,前者达到94亿,后者达到169.43亿,今年的暑期档的确算不上票房理想。资深电影从业人员薛子聪坦言,今年的暑期档是排除了疫情时间段以来,过去十年里有完整票房记录中数据最低的暑期档。
田爱丽制图。
有咨询机构电影行业的分析师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整体上看,今年暑期档上半程的表现较为冷淡。由于缺乏头部大体量影片的带动,整个电影市场继春节档之后的表现始终都不温不火,即便是进入暑期档后,市场热度也相对有限。
不过,进入下半程之后,也就是7月16日之后,国产片开始发力。随着《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等片的上映,暑期档热度终于有了不小的抬升,尤其是在《南京照相馆》上映之后,带动了整体大盘的攀升,让连续几个周末的单日票房基本上都维持在3亿以上。
从影片的票房来看,这个暑期档头部影片的垄断效应明显。截至8月15日14:30,票房第一的南京照相馆的档期票房已经达到24.18亿元,比第二名的《浪浪山小妖怪》票房领先了16.35亿元,可谓是断崖式领跑,占到了总票房的26%。票房排名在第三至第五名的分别是《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具体对应票房分别约为6.69亿元、5.65亿元和4.3亿元,票房差距不大。可以看到,排名前三的影片对总票房贡献超四成。
“罗小黑”口碑票房错位,没承接好档期热度?
今年暑期档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动画电影“异军突起”。在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中,动画电影就占据了两席,《浪浪山小妖怪》目前票房超过了《大鱼海棠》,登顶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罗小黑战记2》票房虽稍有落后位居第五,但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7,口碑良好,不少“罗小黑”的粉丝感慨电影治愈感满满,甚至有观众表示,看到这样的动画电影让其觉得“活着真好”。
《罗小黑战记2》开票豆瓣评分8.6,目前豆瓣评分升至8.7。
但就是这样一部高口碑的动画电影,其在暑期档的票房表现却远不及同期同样是二维动画电影的《浪浪山小妖怪》,颇有些“叫好不叫座”的意味。
薛子聪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析道:“《罗小黑战记2》的观影群体很大一部分是十几年前就开始接触‘罗小黑’动画的粉丝向群体,‘罗小黑’几乎是陪伴着他们一起长大的,因此对他们来说,同IP的动画电影更多是基于情怀前来观看。这和《浪浪山小妖怪》作为全新的一部动画电影有着完全不同的观众基础,后者的情节设定吸引了大批职场‘打工人’。‘罗小黑’更多是情怀,‘浪浪山’更多是共鸣。”
此外,薛子聪认为,《罗小黑战记2》在上映时间点上也有些“吃亏”,“‘罗小黑’7月18日上映,7月前半个月暑期档挺低迷的,大家真正开始关注暑期档其实是从7月25日《南京照相馆》上映开始的,大盘票房开始攀升。‘浪浪山’刚好在这波关注之后上映,占了一个更好的时机,‘罗小黑’上得比较早。加上‘浪浪山’还上了IMAX这个必杀技,在差不多票价的情况来看,它就更有吸引力。”
南都N视频记者查阅猫眼专业版上《罗小黑战记2》的排片可以看到,上映首日7月18日的排片占到了大盘的22.4%,第二、三天分别为19.9%和18.3%,第四至第七天,排片率都稳定在17.5%左右,但在七天过后,排片率突然降至11%-12%。
一部影片前三天至前七天的票房对影院的排片决策至关重要,对应可以看到,该片前三天的日票房基本在3400万元左右浮动,但到第四天陡然下跌至1700万左右,之后一直到7月25日,其日票房都在1字头徘徊。
不过,从7月27日开始至今,《罗小黑战记2》的日票房历经了四次逆跌,最高一次发生在7月27日,日票房达到3124万元。
薛子聪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其实动画电影中票房和口碑错位的作品并不少,并不是中国市场独有,这也导致业内目前对动画电影的评判和投资标准产生了一定变化,整体上来看,动画电影的投资回报率还是相对理想的。“不管是发行方还是影院,肯定是着眼于能赚钱的电影。动画电影一般票房收入都会比买进影片的费用要高,加上动画电影的成本相对比较低,观众接受度也大,相较其他电影类型,更容易挣得正利润。”
中文在线为制作方最大股东,海外市场成重要增量
不过,参与《罗小黑战记2》出品环节的尹利(化名)告诉南都记者,从影片本身的类型和体量来看,其票房表现在他们预期之内,算不上“叫好不叫座”。“本片已经超过了前作《罗小黑战记》第一部的票房成绩,如果能顺利取得预测的5亿左右票房的话,对于一部国产二维动画而言,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此前的国内动画市场,基本可以看作是三维动画的天下,国产二维动画此前的票房纪录保持者是2016年《大鱼海棠》,5.73亿元。而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的票房纪录保持者是《铃芽之旅》,8.07亿元,预计很快也会被《浪浪山小妖怪》打破。”
图片来自猫眼专业版
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目前《罗小黑战记2》的密钥将会延期至9月17日,并且从8月底开启海外上映的计划。
据悉,第一部《罗小黑战记》曾在日本创下了华语动画史的最高票房纪录,当时其背后的出品方之一中文在线表示,其成为了近十年日本市场表现最好的华语动画电影。
此次第二部的海外上映很明显扩大了范围,除了日本外,还包括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罗小黑”这类粉丝向的IP动画电影,无论是在长尾效应还是海外增量上都有更大的商业空间可供操作,这背后一定程度上也与大股东“中文在线”在IP运营上的经验有关。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罗小黑战记2》的出品方多达11家,其中最核心的出品方,也是电影的制作方是北京寒木春华动画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木春华”)。天眼查显示,寒木春华的最大股东为中文在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达51%;第二大股东为“罗小黑”系列动画电影的导演,也是“罗小黑”形象的创作者——章平,其持股比例近37%。2023年,中文在线以约1.38亿元的对价收购了寒木春华51%的股权,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押宝“罗小黑”这个IP以及针对这个IP的一系列内容建设。
IP对中文在线来说一直是业务核心,“决胜IP”更是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层面对这一战略的具体解释为:持续建设 IP 生态与资产运营,推进公司自有核心 IP 的跨媒介开发,实现动画电影、影视开发与衍生商品的全链路布局。突出公司核心 IP 与 IP 商品的全渠道营销联动,构建“IP+电商+社交”营销闭环,建立 IP 价值评估与全生命周期开发机制,形成“IP 创新-IP 商业化-IP 资本反哺”的 IP 业务循环。
“谷子经济”火爆,小而美IP应发挥长尾效应
中文在线2024年财报显示,IP《罗小黑战记》已经实现从漫画、番剧、动画 电影、衍生品几个阶段的跨越。2019 年上映的《罗小黑战记》动画电影在海外日本市场的票房达 5.8 亿日元。系列化的 IP 大电影将持续为 IP 价值放大增值。这部分的增值自然包括IP的商业化。
财报显示,2024 年 10 月,中文在线正式发布专注于 IP 衍生品开发的品牌 “次元探秘”,以旗下优质 IP 为核心,向下游开发各类 IP 衍生品,积极参与“谷子经济”,代理国际知 名 IP,其中就包括自主 IP 罗小黑。罗小黑已发布一系列谷子商品,包括徽章、亚克力牌、摇摇乐、胶片卡、海报等多种类型。多款谷子产品上线即售罄,并与多个潮玩、游戏、餐饮等行业头部达成深度授权合作。
有报道称,罗小黑系列IP的形象授权和衍生周边年收入已达到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规模。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甚至延伸到了日本市场,与ANIPLEX INC.、PRIMANIACS等品牌进行了合作。在财报里,中文在线对于罗小黑IP商业化的打法总结为:公司形成自身独有的头部 IP+合作 IP、自主 IP+高潜 IP 的产品矩阵,利用公司的内容源头优势,精准定位优质 IP,并开发更多针对核心粉丝的定制化产品,在营销端形成优秀的矩阵效应。
可以看到,“罗小黑”系列动画电影的长尾效应远比一般动画电影要高,这种长尾特征甚至延续至了其IP变现模式上,因此票房数字并不是这类小而美IP的唯一衡量指标,非票房收入将成为IP产业链上的关键组成部分。
从行业大盘来看,近年来在重要的档期节点上,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成为“黑马”,如在春节档拿下百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2023年暑期档拿下超18亿票房的《长安三万里》,在2020年国庆档取得超16亿元票房的《姜子牙》等。上述电影行业分析师表示,宏观上看,近几年动画电影“黑马”频现的现象,是过去一段时间来,中国动画电影产业不断积累发展、动画电影人积极创新的结果,展现了中国动画行业所取得的繁荣成绩。
具体来看,动画电影相比真人电影,在想象力以及呈现形式上会更加自如,风格也可以更加多元丰富,因而在内容上更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同时,动画电影往往和IP产业紧密关联,甚至催生出包括“谷子经济”在内的多种消费场景,同样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追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