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影视圈 Media

古装仙侠剧凡人修仙传》自上线以来热度持续攀升,连续11天成为猫眼剧集热度榜日冠,累计有效播放量突破8亿,成为继《藏海传》《以法之名》之后,优酷推出的又一部现象级剧集。原著自2008年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以来,凭借宏大的世界观与扎实的故事基础,吸引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并衍生出动画、漫画、游戏、有声剧等多个改编版本,持续拓宽IP版图。在当前古装仙侠剧创作陷入瓶颈的当下,《凡人修仙传》真人剧自立项起便争议不断。然而从目前播出表现来看,《凡人修仙传》用出色的数据和观众的好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一、横跨十七年的“凡人梦”

2008年2月2日,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丁凌滔以“忘语”为笔名,在起点中文网开始连载小说《凡人修仙传》。此后六年,这部作品风靡网络,创下点击量破亿的传,并开创了被称作“凡人流”的创作流派。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凡人流”是指主角出身平凡、天资有限,却凭坚韧与机缘,最终取得卓越成就的网文。《凡人修仙传》的主角韩立既无显赫的背景,也无过人的天赋,离乡踏上修仙之路,从一个山村少年成长为仙界强者。韩立的经历与当时许多背井离乡、奔赴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仙界进阶如同职场中的升职加薪,成仙仿佛现实中实现财富自由,契合了彼时不少青年“逆天改命”的心声。

此后虽有不少“凡人流”作品问世,却无一能超越《凡人修仙传》。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凡人逆袭”的爽感,更源于庞大而严谨的世界构建。全书771万字,贯穿人界、灵界、魔界、仙界四大空间,设有完整的升仙体系,涵盖功法、门派、丹药、地形、饮食乃至社会制度,环环相扣,使读者得以沉浸其中。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作者忘语卓绝的想象力为IP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藏。早在2010年,端游《凡人修仙传online》上线,成为网易自研游戏的代表作之一。2022年和2023年,手游《新凡人修仙传》《凡人修仙传:人界篇》相继推出,其中《人界篇》日均流水稳超千万元。动画改编更是业界标杆,迄今已播出六季共154集,第六季《凡人修仙传:外海风云》豆瓣评分高达9.3分。同时,漫画、有声剧等多元IP内容矩阵持续构建,势头强劲。

《凡人修仙传》的IP改编鲜少出现烂尾或毁原著的情况,核心原因在于原著扎实的世界观与设定。早年虽有真人剧筹拍消息,却迟迟未落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守住IP改编的质量底线。如今,真人剧姗姗来迟,它又将如何续写这一金牌IP的传奇?

二、更“燃”的仙侠剧

近几年,不少仙侠剧偏向言情路线,行侠仗义退居其次,主线成了谈情说爱,被观众戏称为“仙情剧”。如果没看过《凡人修仙传》原著,点开前几集,你一定会惊讶,真人版完全颠覆了“仙情剧”的套路,不仅没有感情线,甚至连女性角色都未出现。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男频”爽文的快感被带到了真人剧中,用旁白快速交代故事背景,之后就是韩立初入七玄门,前往神手谷拜墨大夫为师,通过炼丹不断提升修为。从懵懂小白到长春功突破六层,他一路“开挂”式跨越成长。剧情核心围绕韩立与墨大夫的矛盾展开,二人亦师亦敌,最终韩立战胜这位“Boss”,少年英雄就此诞生。

《凡人修仙传》前三集几乎可当作一部完整电影来看,起承转合清晰,人物弧光饱满,矛盾冲突鲜明,因此一开播便收获了广泛好评。若从原著角度审视,第四集中韩立在墨府的情节正对应原著第107章,也就是说,剧集仅用三集便浓缩了原著前一百章的内容,叙事效率可见一斑。此后,韩立的修仙之路成为绝对主线,感情戏只是点缀。直到剧情过半,他的爱情线才逐渐浮出水面。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没了感情戏“水时长”,《凡人修仙传》把更多的篇幅放在视觉大场面中,血玉蜘蛛、银甲角蟒、墨蛟等巨型妖兽悉数登场,七玄门反杀、血色禁地试炼等经典对战同样不缺席。动作设计突出“燃”感,动作与特效高度融合,上天入地配合光子特效,运镜冲击力十足,给观众带来一种游戏感。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实际上,《凡人修仙传》真人版与动画版有着深度联动。动画版出品方万维猫加入了真人剧的联合出品阵容,动画导演王裕仁更是担任剧集的总编剧之一。剧中不少动作场面直接借鉴了动画版的设计,例如,第18集中韩立在矿洞大战血玉蜘蛛,许多观众一眼认出,这几乎是动画经典画面的1:1复刻。动画版的反哺,使真人剧自然融入了年轻观众喜爱的燃感与视觉风格。

三、国产仙侠剧路在何方?

仙侠剧融合了奇幻与武侠元素,既承载着侠义精神,又充满瑰丽奇谲的想象力。因而在年轻观众中颇具影响力。2005年的《仙剑奇侠传1》被视为仙侠剧的开山之作,一经推出就创下收视神话,并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此后十余年间又有《古剑奇谭》《花千骨》《陈情令》《苍兰决》等现象级爆款。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近几年,仙侠剧的发展陷入瓶颈,“大IP+流量明星”几乎成了标配,侠义精神逐渐被虐恋情节取代,为了迎合粉丝群体,不少作品干脆演变成偶像剧。由于仙侠题材多改编自热门游戏或网络小说,不少创作者盲目迷信大IP,过度依赖“粉丝经济”,结果《仙剑四》《狐妖小红娘》《临江仙》等剧一开播便口碑翻车,既辜负了普通观众,也让原著粉大呼诈骗。除此之外,仙侠剧本应在奇幻与动作场景上大做文章,但在流量至上的思路下,制作经费往往没用在刀刃上,“五毛特效”的吐槽也屡见不鲜。

知名文化学者毛尖就直接将现在的仙侠剧称为“仙侣剧”,意思是有着仙侠的外壳但内容只是谈情说爱。毛尖指出“三生三世”的设定成为仙侣剧的常用款,“手撕小三、手撕渣男”是最热门的戏码,“狗血成了新的抒情高点,满屏都在迷幻地转圈亲吻,甜点和爽点成了国产剧的两个基本点”。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凡人修仙传》可以看作是一次拨乱反正,让仙侠剧重新回到“侠”的核心。编剧王裕仁接受采访时说,这次改编在作品立意上拒绝宏大口号,弱化感情线,强化丛林法则下的生存博弈。剧集的导演杨阳强调,《凡人修仙传》要褪去传统仙侠剧的华丽外衣,以赤诚、大道至简且自然质朴的心态,用真诚去讲述故事,唯有真诚才能打动观众,那些华丽的表象终究难以真正走进大家心里。

打破固有范式,回归仙侠剧的初心,《凡人修仙传》让观众看到,仙侠故事并不止于单一的爱情叙事,还可以呈现草根逆袭的热血历程、酣畅淋漓的仙术斗法,有儿女情长,更有师徒之情,兄弟之谊。《凡人修仙传》热播再次证明,唯有贴近观众、坚持内容为本,才是仙侠剧未来发展的正道。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

仙侠剧被《凡人修仙传》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