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过去20年里

在中国提到“影视基地”

几乎所有人脑子里跳出来的

大概都是两个字——

横店

那些年

我们看宫斗剧、权谋剧、古装偶像剧

隔三差五就能在不同时代背景里

看到同一座假山

同一段回廊

同一架铁桥或杂货店

横店

是一座没有主角的城

它只是一个超级布景——

任谁来演

都得在这套布景里打转

后来短剧爆了

剧情从几十集压缩到十几分钟

成本从千万级掉到几万块

横店的体量开始“不适配”

一时间

全国文旅地图开始“短剧化”

一批短剧基地快速崛起

市场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剧组和演员扎堆

形成一股“逐戏而居”的“迁徙潮”

这些短剧基地也被戏称为

竖店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短剧热潮

微短剧有多火?一句话见端倪:“看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还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超过外卖用户5.92亿人和网约车用户5.39亿人。

短剧的火爆,映射出行业的广阔前景。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微短剧+”行动计划,部署六大创作方向,包括文旅、非遗、普法、品牌、经典文化及科普领域。

政策加持下,微短剧从“草莽生长”迈入“精品化”阶段。

场景革命

东莞南城凯达丰竖店短剧基地拥有8000平方米的核心拍摄区,这里以“一键换景”为核心理念,打造了108个标准化场景:从总裁办公室到市井街头,从科幻实验室到复古咖啡馆,剧组步行5分钟即可完成转场,日均节省2小时拍摄时间。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总裁的公司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模拟酒店大堂、西式餐厅场景

重庆籍导演天浩来郑州勘景时,被“遍地是剧组”“天天出作品”的场面感到震撼。楼下是“庄园宴会厅”,隔壁棚是“ICU病房”,电梯直达“总裁办公室”,还提供设备器材租赁,配套盒饭、群演和住宿……他到郑州拍摄的首部短剧比原计划提前两天杀青,省下的钱全“砸”在了后期特效上。

“短平快”模式

高度模块化的空间设计,将制作成本降低30%以上,成为微短剧“短平快”模式的关键支撑。其灵活的空间规划和科技氛围,成为短剧工业化生产的“超级车间”。

在微短剧行业,时间就是金钱。在竖店,一部微短剧平均3-5天完成拍摄,7天进入后期制作,15天全平台上线。卖建材的商铺、摆瓷砖的展厅,摇身一变就是“总裁办公室”“重症监护室”;“早上写剧本、下午拍摄、晚上剪辑,第二天就能上线变现”,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制作成本相比其他城市低40%左右。

内容争议

低成本、快周转、高回报是行业的缩影。然而,速度与暴利的另一面是内容同质化、制作粗糙的争议。

5月上旬,抖音、微信、淘宝、快手等多个平台发布公告,拦截下架一批违规微短剧,加强对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宣扬拜金享乐主义等违规内容的治理。

事实上,短剧从诞生之初就伴随争议,也被不少人贴上了“土味”标签。短剧市场充斥着大量“赘婿逆袭”“霸道总裁”等“爽剧”题材,“三秒反转、五秒打脸”成为许多短剧博人眼球的手段。

此外,不少短剧作品为博眼球,纵容违背常识剧情的传播。加之制作团队整体素质不高,也不懂相关的专业常识,从而造成一些作品出现荒诞剧情。例如,严重刑事案件中不见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身影,由当事人直接起诉到法院;庭审时,法官的背后国徽高悬,法官却戴着一顶司法假发;严重疾病能轻易被治好,不符合医疗常识;剧中主角分分钟轻易赚几十亿元,有违生活常识……

这些违背常识的微短剧剧情危害甚大,首先是导致错误专业知识的泛滥传播。观众可能会将微短剧中错误的法律、医学、生活知识当作正确的来接受,特别是对青少年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剧中一些触及道德底线或法律红线的行为还传递了不良价值导向,对观众的价值观形成错误引导,也扭曲了正常的社会公序良俗。

产业优化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从“粗放式”走向“高质量”,是短剧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今后能够联通多方、共享资源、共同创作,形成以“IP—制作—发行—投流”为核心的微短剧制作全链路,不断提质增量。

在今年举行的“文脉千年·剧说郑州”网络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中,郑州“竖店”打出“少林功夫、天下黄河、黄帝故里、漫步商都、幻乐之城”的名号,为的就是从“短剧工厂”真正成为“短剧之都”。

凯达丰竖店短剧基地正探索影视+文旅+科技”的融合路径。同时,将“东莞制造”“潮玩之都”“篮球城市”等城市IP融入剧情,以“文旅+微短剧”的形式,助推一批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下开设“微短剧方向”,引入“产教融合”模式,与头部公司共建项目制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短剧拍摄制作的全流程实践。

平台责任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中,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三类(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

有专家指出,治理微短剧中违背常识的问题,需要各方共治。视频创作者作为微短剧生产重要的主体之一,在把控创作质量、促进微短剧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多元内容不断产生的今天,对于创作主体来说,只有关注作品的质量和内涵,聚焦现实,树立精品意识才能让微短剧走得更远。

从平台角度来说,发布平台应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审核机制,加强对平台微短剧内容的审核和管理。通过内容审核、流量控制等技术手段,引导内容制作者提升审美趣味和作品质量,引导观众看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作品,从而构建有利于行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外部生态。

与“横店”相比

“竖店”降低了表演的成本与门槛

增加了就业机会

也为普通人实现梦想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是属于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在追逐这波时代红利的同时

创作者与表演者也应不忘初心

不断打磨剧本

提升艺术技巧

只有这样

才能将“竖店”的全民参与优势

转化为兼具艺术价值与时代共鸣的精彩故事

真正释放这一文化形态的长期生命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评论、法治日报、新民眼、工人日报、咬文嚼字、东莞南城发布、短剧有门道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东莞南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翟嘉欣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

“横店”变“竖店”?“竖店”为什么这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