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13
近日收官的《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以下简称《唐诡3》),无疑是近期表现最亮眼的剧集。
《唐诡3》的成绩有目共睹:骨朵网络剧热度指数榜始终排第一、爱奇艺站内多日连续破万的热度表现以及豆瓣8.1的评分,意味着它延续了前作的口碑和热度,也意味着“唐诡”这个IP,历经四年三季,已经走向成熟。
在这个内容速朽、长剧下行的时代,“唐诡”系列的成功,既是内容叙事与人物刻画不断精进的结果,也离不开其系统化的IP构建思维,它为国产剧IP的养成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叙事精深
较之前作,舞台的聚焦与深化是本季叙事的最大特点。
苏无名与卢凌风在第一季开篇的“长安红茶案”后被贬出长安,第二季更是一路西行至偏僻的寒州云鼎县,观众们跟随主角团游历四方,案件多以地方异闻为主。而第三季则将故事牢牢锁定在大唐的心脏长安,主角团们依然在流动,但流动的地点被限定在长安一百零八坊之中。
空间收缩后,《唐诡3》不复从前天高皇帝远的疏离感和大唐公路片的辽阔漂泊感,政治气息浓厚,许多案件本身便是政治博弈的延伸。
《唐诡3》开篇的《康国的金桃》由西域贡品引出,本身即是太上皇、天子与长公主三方势力的博弈;《成佛寺的哭声》的故事主角是一位酷似天后容貌的少女,吸引了多方势力出于不同政治目的的觊觎;《白泽的踪迹》里天子与长公主的斗争更是从暗中较劲发展到正面碰撞;《去天尺五》揭示唐代士族门阀与皇权和庶族的矛盾;《借龄者》折射唐代严苛的奴籍贱籍制度;《盛世马球》暗藏中央与地方、大唐与外邦的复杂权力制衡。

其实《唐诡2》已经展现出了叙事版图的扩大,从内地延伸到边疆、港口,开始触及漕运、商贸等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层面。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埋设太子与公主权斗的伏线,为整个系列注入更深层的政治驱动力和连续性。
而到了《唐诡3》,朝堂权谋与诡案深度交织,互为表里,且许多案件建立在扎实的考据基础上。如《白泽的踪迹》中融入的上官婉儿墓志铭、天后的金简等真实历史元素,都使得故事更具历史质感。
也有观众认为,浓重的朝堂权谋线挤压了单元案件本身的推理空间,导致案件的解谜爽感被削弱,原本的奇情诡异风格被束缚。朝堂权谋涉及到的权力更迭、复杂的政治制度等的确会增加观剧门槛,《唐诡3》也在努力寻找平衡点,用民俗怪谈、山野志怪等中式恐怖元素放大诡味儿,中和政斗感。
而《诺皋记》《旗亭画壁》等案件本身便没有太强的政治色彩,更多聚焦于情感纠葛、诗人风骨等,这些气质更为轻盈的故事与前两季风格更为一致,是对《唐诡》老观众情怀的照顾,也是一种有意识的节奏把控与审美互补。

事实上这种叙事上的延展和冒险,正是一个成熟IP的必由之路。行至第三季的《唐诡》,从地方到中央,从江湖到庙堂,从奇案到权谋,已经不止于描绘大唐的人间百态,还在借助诡案触及大唐背后的权力结构与制度性根源。在前两季纵览大唐四方的广度基础上,本季实现了纵向剖析帝国肌理的转向,在历史纵深感上更进一步。

人物入魂
随着叙事的收束,剧中人物形象与关系也必然要完成相应的深化与蜕变。
从单元主角来说,剧中的悲剧往往不再是个人恶念所致,更多的是个体在僵化的等级制度、盘根错节的政治网络中被挤压被牺牲的结果。
《成佛寺的哭声》中,少女舞阳的悲剧是因为她酷似天后的容貌,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政治符号;《白泽的踪迹》中李奈儿的养母上官婉儿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借龄者》中的钟士载,则代表了被严苛社会制度碾碎的底层悲剧。即便是《旗亭画壁》中看似洒脱不羁的诗人与商人,他们的命运也同样被无形的政治风向所牵引,人生选择无不笼罩在帝国文化政策的巨大阴影之下。

这些单元主角的故事让苏无名和卢凌风的探案,超越了简单的惩恶扬善,深化为对时代痼疾的叩问与反思。当他们接近这些被权力和制度碾压的个体时,便不仅仅是在破案,也是在审视大唐光辉表象的另一面。
从主角小分队来说,回到权力中心的长安也让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价值观重塑。在首季中,主角人物的形象是更加鲜明而标签化的。第二季踏上西行之路后,远离长安的政治中心,人物在相对纯粹的环境和不断的共同经历中,都得到了进一步成长,整体团队在漂泊中形成了更强的家族氛围,互动更加自然家常。
《唐诡3》则打破了这种乌托邦一样的神仙团队氛围,呈现了苏无名和卢凌风的激烈冲突。卢凌风直率认死理而苏无名圆滑老成,前两季他们也时常因为性格和行事风格不同产生摩擦,但那些无伤大雅的小冲突更多是起到喜剧调剂作用。在《唐诡3》的《去天尺五》一案中,却借由一场争吵呈现出了两人在价值观层面的根本冲突。

卢凌风出身世家大族,骄傲与权力天生附属于范阳卢氏;苏无名更贴近庶族,他更关注百姓疾苦。卢凌风认为士族精英治国才更能利于大唐,而苏无名则更强调科考入仕的重要性。这两种价值观符合他们的人设身份,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也各有其合理性。
激烈的价值观冲突,成就了人物关系的深化,他们并未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而是在碰撞中理解了彼此的立场与局限。
与此同时,主角小分队中的女性角色喜君、樱桃以及老费、薛环也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角色担当,不再是团队中的画师、奶妈、打手等工具人设定,都有了更为独立的角色性格呈现。人物弧光的圆满,最终也反哺了IP本身的深度,使得“唐诡世界”更为有血有肉。

IP养成
叙事格局的拓展与人物弧光的点亮,最终共同服务于一个更具野心的目标,即构建一个能够长效运营的“唐诡宇宙”。
行至第三季的《唐诡》,也已经展现出从一部爆款剧集向成熟IP进阶的清晰路径,其成功不仅在于单季品质,更在于构建了一套可持续的IP发展逻辑。
《唐诡》在产量和质量上的稳定输出是其IP延续的基石,这种稳定来自于核心创作团队的稳定。监制郭靖宇、编剧魏风华以及在前两季担任导演、本季任监制的柏杉,主角团队演员去流量化的选角策略,保证了创作风格的统一与品质的连贯。
在国产剧创作团队频繁更替的现状下,这种稳定性让《唐诡》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成为IP最具辨识度的标签。
《唐诡》对观众和剧粉的尊重也有目共睹。创作团队巧妙地将“方丈是凶手”等观众梗写入剧情,打破了与观众间的第四堵墙,让用户从观看者转变为IP的共创者。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粉丝粘性,更让IP在与用户的对话中获得了持续生长的活力。

在稳定输出长剧集之外,《唐诡》还开发了《长安县尉》《九重楼》等竖屏短剧,由前三季原班人马出演的横屏中剧《唐诡奇谭》也将接力播出。通过长中短结合、多元开发的策略,不仅实现了对核心IP价值的深度挖掘,也覆盖了不同观剧习惯的用户群体,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受众边界。

在内容快速更迭、爆款生命周期不断压缩的当下,坚持体系化创作、稳扎稳打地深耕故事与人物群像的国产原创IP并不多见。《唐诡》三季走来,在内容与运营上不断深化,最终从单点爆款成就稳扎稳打的系列化IP,让我们看到国产原创IP在类型深耕、叙事精炼与生态建构上的更多可能。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唐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