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香VS绫波丽,谁才是最后的“官配”?

《新世纪福音战士·最后的冲击》这部剧,我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太狗”了。因为作者对成长的剖析太直接,看完就能明白成长将要经历什么样的痛苦,以及那些已经忘却的伤疤又开始炸裂开来,以持续的痛感在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但是你又真的要谢谢他,因为他这一刀捅的是自己。他以扒开自己流血身体的方式,指着每一刀口的位置,笑着给你介绍这每一刀是怎么来的,以及说当刀来的时候,你要怎么移动身体,才可以在挨刀的时候避开重要器官,怎么伤而不至死,告诉你怎么生活下去。

所以这种身临其境看着别人用刀比划自己给你上课的感觉,是真的又疼,但是又确实需要谢谢他。因此这两种感觉的交织,除了说句“太狗”了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评价。

明日香VS绫波丽,谁才是最后的“官配”?

这部剧我会去看的原因,本来就是想去补个票的。毕竟多年老粉了,对于最后的剧场版,总归是要补个儿时的票价的。但是开始的时候,是真没报什么期待。因为前作很多剧情都记不清楚了,加上本来想约星嫂一块去看,但是她没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两个小时对她来说估计是折磨。而一个人去看剧,又着实有些太惨了点,因此真没什么期待与准备。

另一方面是这部剧在日本上映的时候,评价都很一般,甚至于说打斗的名场面都没有几章剧照破圈。唯一让我有点好奇的,就是女主明日香裸体见男主淀真嗣时候说的那句“我先一步长大了”。让我很好奇到底前后场景是什么?这句话是表示明日香放弃男主了?所以青春时期关于明日香还是绫波丽的争论,终于有个答案了?

因此去看的时候,

我是真的没什么期待。

因此看完之后,没有任何准备的我,感觉人是麻的。有种作者很淡定的给了把自己切割剖析完毕后,然后嘿嘿笑走了,留给我一个背影的感觉。我能感受到这一刀特别的疼,又因为不是插在自己身上,所以连喊暂停都没反应过来。

以至于刀都拔进拔出了,我才反应过来,我是可以闭上眼睛不看,或者直接出去的啊。不然也不至于以及感觉这么痛的同时,我的嘴角居然还能这么上扬的笑出来,实属:不对劲!有问题!

所以这一刀是什么呢?

其实这部动漫在日本首播的时候,最出名的一幕。就是在男主沉睡了十四年醒来后,到女主家。看到女主之一的明日香全裸的在洗澡,而带他回家的老朋友看到女主裸体后毫无波澜,两个人就像同居了很久的情侣一般,仿佛预示着女主之一的明日香已经有了人生伴侣。

而女主看到男主,发了一顿脾气留下了那句“我先一步长成了大人”。更是好像为持续十几年,男主官配是明日香还是绫波丽的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毕竟这个“先一步长成了大人”,在那个场景下,真的就很像女主找到了新的归宿,和新伴侣过上大人的生活。用这句话是告诉男主,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你没有长大,还是孩子,但是她已经不等你了,成为了一个大人,过上了大人应该过的生活。

但是直到看完最后的结尾,我才知道这句“我先一步长成了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什么女主有了新伴侣,或者官配之争有答案的事。而是这才是这部动漫的核心:关于成长,需要经历什么?

首先,动漫很长,回顾的东西很多。但是真正想说的话,就在最后的车站告别部分。男主回望了自己的一生,做好了长大去主动承担自己选择的代价之后,开始与自己的执念逐一道别的过程。

首先告别的是父亲:男主第一次发现,原来父亲那么强大,却也那么的脆弱。意识到那个看起来无所不能的父亲,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自己长大过程中所遭遇的那些东西,父亲经历的一点也不少。自己以为的父亲不理解的事,其实父亲是完全体验过一次了。

所以父亲而后对自己的冰冷,也仅仅是一个已经满身是伤的人,根本就无力去照顾另一个人的必然。而父亲对于母亲的眷恋,也开始能够理解。理解母亲在父亲的世界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也理解了父亲为什么会做那么多看起来错的事情,其实仅仅是一个丈夫想找回自己的爱人罢了。

至此,男主完成了第一轮的成长。明白了父母并不是万能的,父母也是人,甚至很可能他们也没有做好成为父母的准备,就已经迎来了你的到来。父母也有他们需要应对的事情,虽然理论上他们应该给予我们无限的爱。但是有时候,苛求一个满身是伤的人,还要能笑着去抚摸你的脸,实在是有点过于的苛求了。要求父母必须爱子女,好像也有点道德绑架了。

毕竟放下父母这个身份不谈,其实他们也仅仅就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人而已。真正完整的踏入成年社会的时间,也不过仅仅就是十来年。如果他们自己就没有一个很好的父母给予指引,那其实他们也只是比我们早一步踏上了“成长”这条路,且大概率还没有“长大”的一群人而已。

而男人世界的魅力,就在于相互理解的那一刻,不管之前是什么样的关系,都已经是相逢一笑抿恩仇了。如果要放在香港电影中,那就是父子两在互砍了对方一身血之后,相互为对方点一烟。什么都不用说,等烟抽完。老爷子站起来,拍拍儿子的肩膀,踉跄着像远处走去。而儿子呢,则默默地捏灭的烟头,喊了声:照顾好自己啊,老家伙!

然后是告别了初恋

男主告别明日香那段,有一句非常简洁的台词。男主说“谢谢你喜欢过我,我也很喜欢你”。这短短的一句话,是对于任何人青春的完美诠释,也是对于青春爱情最好的告别。

少年的爱情,总是热烈直接但是又具有侵略性。每个人都在对方投射了自己对于感情的所有期待,期望能够依靠对方将自己救赎出现实的深渊。一人即世界不是开玩笑的,初恋与青春恋情的眼中,世界只有那一个人的样子。而对应的,也期望那个人能给予自己全世界。

而对明日香的告别,则是解释了那句明日香说的“我先一步长大了”的意思。因为长大之后世界,不再是单一的某个人,某个人也不再是自己的全世界。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所以那一刻回望自己对于一人即世界的期待,就显得那么的幼稚。以及对于期望那个人能给予自己全世界的想法,是多么的自私与不讲道理。

所以“谢谢你喜欢过我”,是一句非常需要勇气才能说出来的话。因为长大之后,才会明白当初以“爱”为理由而进行的占有与要求,是多么的自私与狂妄。所谓的“爱”,也仅仅是对于那个残忍世界中,期望某个人能成为自己救命稻草的强求而已。

而那样一个自私又狂妄的我,那么一个幼稚而又脆弱的我。能够被你爱着,能够让你愿意伸出自己的手,把我拉出那个绝望的深渊,成为那根吊着我所有体重的“稻草”。这样的你,又怎么能够不让我满怀着感谢与眼泪呢?

谢谢你喜欢过我,这句话代表着直面了初恋与青春爱情的真相,接受了那个幼稚又自私甚至有些可笑的自己。也正视了年少的感情其本质是期望相互救赎的真相,而非真正的“爱情”。是面对惨痛的现实,期望得到救赎而投射在对方身上的“幻想”。

我也喜欢你,这句话代表着年少时不敢也不好意思说出来的那句话,终于有了说清楚的勇气。是很坦然的表达了,请不要有任何的怀疑,在当初的那一刻,我是真的把你当成了我的全世界,也愿意为了你对抗所有的果断与坚决,期望于能以意志扭曲现实,让“幻想”从理想乡走入这个真实的世界。

所以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就是对于初恋与青春爱情最好的诠释。自私与无私的交融,占有与付出的融合,是人类极致性情感的表达,是最美好与灰暗的唯一融合体。相爱相杀的美感,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明确的表达。

而与明日香的告别,则是完成了与青春的告别。真正的明白与接受了,谁都不是谁的救世主,爱情不能成为要求对方拯救自己的理由。把期待投射与寄托于他人,本质上就只是一种软弱与自私而已。

再然后告别了友情

渚薰在剧中可以说是友情的具现化形态,一个能懂你,能支持你,陪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却不会给你任何压力的一个人。符合于我们对于友情的所有期待,但这样的一个人却没有对你有任何的期待,以及造成什么压力。

使得说你好像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从你这得到什么。或者说,你一直觉得,他其实什么都不需要,这才是友情的样子。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君子之交淡如水。

但其实友情的本质,就是一段人生之路上同行者。之所以同行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而之所以分开,也还是因为目标变得不一样了。所以当共同目标消失,但这个人却不曾离开的时候。其实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方已经迷失了,所以你在不经意之间,让你的目标成为了你们的目标,而让他留在了身边。

但真正的友情不是这样,真正的友情,并不是时刻的相伴,而是说要帮助好朋友找到他自己的方向,然后鼓励他踏上下一段旅程。君子之交淡如水,萍水相逢之后,自有各自的去处。我们之所以相遇,其实也都是为了矫正自己的反向。以他人为镜,正自己的衣冠,正好之后,就是出发的时候。

所以友情并不是停步的理由,而恰恰是再次出发的号角。真正的友情并不是让你疗伤的“避风港”,而是鼓励你再次出发的“冲锋号”。所以男主与渚薰的告别,其实也只说了一件事:渚薰,你该找寻你自己的路了。

与渚薰的告别,代表着男主认识到了友情真正的样子。我的朋友啊,期望你能找到你自己的路,然后大大的往前走,莫回头,莫回头!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也相信山水自有相逢日,我们终将会以更好的样子,在他处相逢。

再然后是爱慕者

绫波丽代表着暗恋,代表着很多默默支持与追随着我们的人。他们是我们在低谷时候的支撑,也是我们最后安全感的来源。那种莫名的依恋与信任,支撑起了我们最后的安全感。让我们知道,就算是世界崩塌,至少还有他们会成为最后的“彼岸”。

但是这种安全感的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因为支持与追随,本质上是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期望以躲在他人身后的方式,却看到世界更广阔的样子。

那么作为那个被支持和追随的人,也当明白在获取他人的支撑时,也要为他人去披荆斩棘开路的责任。以及如何让对方成长为与我们一样的人,而非永远让这些人躲在我们的身后,自私的阻碍着这些爱着我们的人的成长。

所以男主与绫波丽的告别,则是真正学会了尊重与善良。不在把对方当成附庸看待,而是看成了独立的个体与人。一步步的带她去看到了世界的样子,让她有勇气从背后走到面前,真正的在有勇气面对世界之中,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中的样子。

与绫波丽的告别,意味着男主真正的懂得了什么是尊重与责任。从被保护的对象,变成了保护对方的对象,以及最终完成了双方的救赎与成长,都拥有了直面世界的真实样子的勇气,互为表里的踏出了最难的第一步,揭开了世界的面纱。

最后就是母亲了,

这个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东西,纵观人类文明,古往今来所有的思考与现实,是即便语言不通,习惯迥异的所有民族都认可的 母爱之伟大,是无私与温柔的。 而男主的母亲也诠释了那句话:母爱,是可以为了孩子去死的。

所以男主那个一直没有出现的母亲,以及说最了解他父亲的恋人。在无力阻止丈夫的所有所谓后,选择了接受与接纳,并最终最好了为父子两承担代价的准备。是真正把爱践行到了实际的对象,用自己的一切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了“补偿”。

因此最后的母爱才是关键的关键,也就是在男主剥离了对父亲的期待,对初恋的期待,对友情的期待,对追随者的期待之后,明白了成长的过程就是剥离期待的过程。

成长,就是不在躲在谁的后面,而主动选择与承担责任与代价,而不是指责于谁应该为自己做什么事。真正的明白了,成长就是一个人走自己的路,主动的选择与面对。

但是,母亲用一个拥抱告诉他:成长不都是惨痛的,长大也就是一定孤独的。母亲始终在身后陪伴着你,不管你是否愿意,都会在最后成为陪伴你面对一切的那个人。所以不要害怕长大,更不要失望,觉得人生的旅途终究是孤独与寂寞的。最少,母亲不是一直都在你的身后,始终陪伴着你吗?

所以

为什么说这部剧很痛呢?

因为作者用四次告别,告诉你了长大需要经历什么,打碎了少年的滤镜,告诉了你成年人的世界应当是什么样,以及怎么做好一个成年该做的事情。父亲和家庭是指望不上的,爱情的救赎也是没有的,真正的友情是要告别的,背后的支持与追随者也会慢慢离开了,成长的道路上,你只有你自己。长大,就是这么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那句“直面现实的惨淡,还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是多么沉重的一句话。

但是

为什么说又笑的出来呢?

除了说母爱这点告诉你不用失望之外,作者也用男主和真希波走到了一块给出了母亲无法陪伴自己一生,那么下半生该如何的答案。

我想对于真希波,这个角色估计大家和我的看法一样。最开始看到她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个疯疯癫癫的角色。压根没有明日香的活力,也没有绫波丽的温柔,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身材好,该大的地方大,该小的地方小,永远不怕拒绝,脸皮贼厚。

但是这部完结篇,为这个人物补充上了非常重要的两个侧写,让这个人物突然丰满起来。甚至于能够解释,为什么最终真希波替代了绫波丽与明日香,成为了男主的终身伴侣。

第一个侧面描写是在世界即将毁灭的时候,她始终不愿意丢掉的是书。她有限的个人空间中堆满了书籍,在明日香劝她世界都要毁灭了,留着那些破书占空间干什么的时候。

她的回答是:“书,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看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那一刻,堆积的书籍与她那极具特色的老式眼镜完成了完美对接,在这个疯疯癫癫外面之下,是阅尽书海的放松与肆意。脸皮厚的缘由并非是不知被拒绝的羞耻,而是真正因为理解而能做到的包容,以及说自信带来的无视他人评价的坚定。

另一个侧面她在这部剧中担任的角色。她这个女三号,好像一直做的都是“擦屁股”的事。永远在为三个主角做后勤,做支撑,做补充。就像她 最后救出男主时候说的那句话:我来救你哦!

真希波这个角色用行动诠释了一个伴侣应该有的样子,既有阅尽书海之后能做到的包容与温柔,能够理解你的行为与想法。又有因为爱你而愿意为你任性擦屁股的能力,始终做好最后“救你出来”的准备。厚脸皮的那个点,则完美的照顾了你的自尊与自大,让你们感情充满着弹性,能够不为他人的挑拨而发生变化。

明日香VS绫波丽,谁才是最后的“官配”?

所以

为什么最后男主的伴侣是真希波呢?

因为这个角色是三个女主的结合体,既有男主妈妈的阅尽书海的包容,也有明日香的活力与洒脱,更不失绫波丽的温柔与支持。同时又没有这三位女主身上的问题,既没有男主妈妈的拒绝交流,也没有明日香的傲娇任性,更没有绫波丽的被动与退缩。

这样一个形象,恰恰是一个成年人真正做到了“直面生活的惨淡,但是还能爱着生活”的样子。就像世界毁灭之前,还要翻一番书时候的样子。以及说最后从海里救出男主时候的那句“最后,我还是会救你出来了!”,算是完美的诠释了,我依旧会尽全力做好我该做的事,并且我永远不会放弃以及对自己产生质疑。

不得不说

真的是充满魅力极了。

这部剧场版我看完的时候,其实也有和大家一样的疑惑。就是在想,怎么他在对伴侣的构想中,要融入他的母亲呢?难道说作者真的恋母吗?

但走出电影院后,其实有点想笑。想笑的点在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的。母爱是无私的,而爱情本来也是如此。只是在爱情被解构了太久之后,使得说爱情失去了最开始的样子。我们大可以回想一下当初爱上那个人时候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带入到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期望能够保护好这个人,照顾好这个人,让她能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过好每一天。

照顾他人,本就是自己做好自己之后才能做的事。而想要照顾他人,本就是爱人的最基础表现。而人第一份被爱的感觉,就是来自于父母对自己做的很多事。

所以当我们想要照顾某个人,爱上某个人的时候,学习的,模仿的,就是父母曾经对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某种程度上带入到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在按照当初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那样,给予这个我们爱的对象。

因此回头看恋父,恋母这两个词,就感觉网哲解构那套玩意在污名化上倒是真的厉害。原本是是某种禁忌关系的代名词,现在成了某种行为的标签,使得说很多人由此产生了“避之不及”的想法。

但其实从择偶的角度来说,大家所找寻的伴侣,基本都是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要不然是找寻对方个身上有与父母相同的点,要不是找寻对方身上与父母不同的点。完全说和父母没关系的择偶观,你觉得真的存在吗?

因此真希波这个角色最后的侧写补全真的很棒,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成长也是一个注定会走向孤独的过程。而为什么人类文明总是把爱情捧的如此之高呢?因为孤独的可怕,没有体会过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对抗孤独,除了终身伴侣之外,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父亲不是,青梅竹马不是,爱慕者不是,朋友也不是,母亲也许是,但却无法陪伴你一生。所以唯一的答案,就只有爱情,才是对抗孤独唯一的办法。

所以作者最后的结尾,是男主跟着真希波跑出了火车站。镜头从高空转向了海边,看向了无边无际的海天之境。预示着作者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他不再孤独,也在害怕了。世界还给大家,他要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期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真希波,从车站中走出来。外面有更大的世界,也有更美好的故事,有个人在等待着和你一起去开。

所以不得不说,真痛啊。作者把成长这么直接的切开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告诉大家,唯有爱,才是救赎。但是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的真希波啊,想要成为真希波,光看完那一堆的书,就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

更别说永远那么靠谱,永远都会即使的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最值得信任的,从而带给你满满的安全感与支撑,让你可以相信交付后背,放开一切的去和全世界战斗。因为你的背后永远有一个真希波,而她,也一定会在最后一刻赶来,把你重新拉回来。

你说,

这拉不拉仇恨呢?

所以其实这是作者秀恩爱的作品,也是作者给自己几十年来的成长话题画上了一个句号。作者长大了,和自己和解了,也把答案摆了出来。争论了十几年的黄白之争依旧没有答案,绫波丽和明日香是青春的答案,但不是成年人的答案。

作者做了一场完美的告别,

那么你准备好找你的真希波了么?

或者说你做好成为真希波的准备了吗?

明日香VS绫波丽,谁才是最后的“官配”?

PS:

管子,欠你的文章,我这补上了。

8000字,是真正的写了我一早上,

期望这个答案,能够满足你的期待。

关联文章:

明日香VS绫波丽,谁才是最后的“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