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为犁——中剧、短剧集或成革命军事题材创作新阵地

原创王禹

11月1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召开革命军事题材暨建军百年电视剧创作推进会,聚焦《军旗下的誓言》《重庆号》《中国1927》《钱学森》《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见英雄花不开》等六部重点剧目,对2027年建军百年重要节点的电视剧创作进行部署。

铸剑为犁——中剧、短剧集或成革命军事题材创作新阵地

当这些剧名被郑重念出,我们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交织成曲。显然,在建军百年这个特殊历史坐标上,这些作品犹如策划了一场关乎革命记忆的文化远征,也让革命军事题材电视剧迎来它的美学觉醒时刻。

会议指出,革命军事题材作为电视剧创作的富矿和沃土,需要通过讲好故事、写好人物打造扛鼎之作,为重要历史节点提供文艺支撑。

(一)

近年来,革命军事题材电视剧佳作持续涌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此次推进会上的六部作品,从《重庆号》的惊涛骇浪到《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豪情壮志,从《不见英雄花不开》的诗意悲怆到《中国1927》的历史转折,还有《军旗下的誓言》《钱学森》等剧作,共同编织起一部民族与革命的视听样本。

这些作品既有革命事业的宏大叙事,也有英雄个体的深情讴歌,还有历史转折的惊心动魄,以及当代军事的伟大成就,题材丰富、视角多元。

而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既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英雄个体的永恒铭记,对信仰之光的执着追寻,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二)

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启动了“剧美中国”精品创作计划

该计划围绕传统文化、革命军事、法治安全、人间烟火、改革创新五大方向打造精品力作,旨在构建聚焦精品创作的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其中,在革命军事方向,首批公布的片单包括《伟大的长征》《千里江山图》《那年香港雪在烧》《不见英雄花不开》《军旗下的誓言》等作品。

从《亮剑》到《士兵突击》等,中国观众从未停止对革命军事题材作品的深情凝视。这些优秀作品告诉我们,真正的革命军事题材叙事,既要有历史的宏阔,也要有人性的微光;既要有金戈铁马的壮烈,也要有细腻情感的流淌。

当代社会正处于价值多元的时代,越是如此,越需要清晰的精神坐标。革命军事题材电视剧以其独特的美学形式,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强化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是有温度、有筋骨、有情怀的艺术创造,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国民精神的塑造。

显然,“剧美中国”精品创作计划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

(三)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创作推进会再度释放出强烈的创新信号,“不受限于篇幅,探索不同类型、挖掘不同角度”,这预示着革命军事题材正突破传统叙事窠臼,向着艺术表达的更广阔天地进发。

而会议提出“积极尝试中剧、短剧集等各类型电视剧”,如同为厚重历史找到了轻盈的载体;而当代军旅题材的开拓,也为这一传统题材注入了时代气息。

所谓“中剧”,是单集时长普遍控制在20分钟左右,集数控制在12—24集的横屏剧集。它保留了长剧在制作质感、人物塑造和叙事深度上的优势,又顺应了当下用户对节奏紧凑、信息密度高的观看需求

中剧、短剧集的出现,意味着创作不再拘泥于传统长篇模式,而是以更灵活的形态适配多样化叙事需求。比如,中剧可聚焦关键历史节点,短剧集则能浓缩人物精神片段,二者均有利于在短视频传播语境下触达年轻观众,在追求叙事创新与制作品质的背景下,“中剧”这一新兴形态可能成为建军百年剧目创作的重要突破口。

应当讲,形式创新的背后,是对内容深度与表达效能的更高追求,也是对创作规律的理解与尊重,从而让革命精神的传达更精准、更富感染力,是让主旋律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美学探索

会议同时特别强调“不要依赖流量明星,而要更加重视剧本创作”,这是回归艺术创作规律,让喧嚣让位于沉静创作的应有之举。优秀剧本是作品的灵魂,扎实的创作是成功的基石,这朴素的艺术真理,在革命军事题材创作中显得尤为珍贵。

从此次推进会和近期系列活动来看,主管部门对电视剧创作的支持政策具有多重维度。在创作引导方面,通过举办包括编剧、演员、导演等各类电视剧(网络剧)创作培训班,为行业提供了从宏观创作思路到备案公示管理具体问题的全方位指导;资源对接方面,培训期间通过举办“精品电视剧制作微茶话”活动,邀请各省局、制作机构推介选题创作规划、影视扶持政策和地方特色影视文旅资源,为创作者提供了高效的对接平台。

面对新要求、新趋势,同样对革命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期待。比如,叙事视角需更加多元化,既要有宏大叙事,也要有个体命运的刻画;既要有历史再现,也要有当代观照。人物塑造要更加立体丰富,避免脸谱化、概念化,要挖掘英雄人物的人性光辉,展现他们的情感世界和成长轨迹。制作水准要更加精良,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影视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段,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创作格局要更加开阔,就此次推进会所强调的,革命军事题材创作要“不受限于篇幅”,积极探索中剧、短剧等创新形式。

革命军事题材创作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表达方式的创新与突破,正在筹备中的作品已经让我们听到了建军百年献礼剧潮涌的浪声,当创作团队在历史的富矿中深耕,在艺术的沃土上精耕,我们期待见证一批能够标记时代、感动人心的精品力作破土而出

这不仅是献给建军百年的艺术厚礼,更是献给每一个在平凡生活中渴望英雄、需要信仰的普通人的精神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