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美剧频出爆款。
一连串8.5分以上好剧,鱼叔都要刷不过来了。

尤其是美剧的品质代表HBO,今年可谓大爆发。
从年初的《匹兹堡医护前线》,到年中的《镀金时代》第三季,再到最近的《小丑回魂:欢迎来到德里镇》……都是9分档的高端货。
而刚完结不久的一部美剧,也同样深受好评。
虽然刚开播时,有一点慢热。
但随着剧情发展,口碑不断升级,豆瓣评分一路上涨到现在的8.2,而且还有上升趋势。
最终集直接成为HBO史上增长最快的新剧TOP3,并登顶HBO Max全球收视冠军。

文章来源于《Deadline》杂志报道,标题翻译:《特别小组》大结局收视较首播上涨近30%,该剧跻身HBO有史以来收视增长最快的新剧之列。
如此好剧,鱼叔当然不会错过。
今天就和大家狠狠安利一番——
《特别小组》
Task


四年前,HBO有部原创神剧《东城梦魇》。
不仅创下HBO Max原创剧集收视最高纪录,一度挤爆了HBO的服务器。
还在咱们国内也因为某位大佬的点名,变为人人关注的对象。

而这部剧本身的质量也超高,成为许多人当年的最佳剧集之一。

四年过去,同一个编剧、同一个团队、同一个平台,又拿出了一部新的作品。
首播前三日就吸引了310万观众,比《东城梦魇》整整高出36%。
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特别小组》。
《东城梦魇》是将风靡全球的梦中情人凯特·温斯莱特变为一个人到中年,事事不如意的女警梅尔。

《特别小组》则是将超级英雄绿巨人马克·鲁法洛变成一个大腹便便、沧桑无比,且同样事事不如意的联邦调查局特工,汤姆。

汤姆曾经是一名神父,后来又成为一名FBI特工。
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后来的妻子。
两人非常相爱,拥有一个女儿,还领养了一对孤儿。

然而,养子因为精神疾病杀死了妻子,锒铛入狱等待审判。
汤姆的家庭也由此破裂。
亲生女儿搬到其他城市居住,养女因为哥哥的行为变得孤僻。
汤姆也因为变故被调任文职,混日子,每天酗酒度日。

某天,汤姆突然被自己的上司指派成立一个特别小组。
去调查最近发生在郊区的洗劫毒品屋案件。

有三个头戴面具的人,总是抢劫毒贩的据点。
最近一次,他们在抢劫中打死了三个人,抢走了12公斤的毒品,还绑架了毒贩的儿子。
因为这次被杀的,是当地最大帮派「黑暗之心」核心成员。
上级担心「黑吃黑」影响扩大,于是要求汤姆尽快破案。

不过,上级分配的组员,看起来个个不靠谱。
一个有严重洁癖,为人处世宛如AI;

一个只顾着和前夫分财产,报告都没看;

还有一个过度自信。

汤姆的对手,又不是一般的罪犯。
而是当地势力非常强大的帮会团伙。
他们有着严格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横行霸道,从不把警方、FBI放在眼里。

这次成员被杀,他们比警察更着急抓到仇敌。
不仅是要为兄弟报仇,虽远必诛,而且被盗走的12公斤毒品,足以扰乱当地的贩毒势力局面,让他们生意严重受损。
所以,汤姆一边查案追凶,一边还要警惕和处理随时可能爆发的黑帮火并,任务相当令人头疼。

除了外部问题,汤姆还面临着内部隐患。
有好几次行动,都遭遇了信息泄露。
不仅导致抓捕任务失败,还让一名嫌疑犯失踪死亡。
这一切都指向了,特别小组中很可能存在内奸。


看过《东城梦魇》的应该都知道,悬疑与犯罪其实并不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特别小组》也是同样。
一方面,比起展现破案的叙事主线,本剧对于汤姆本人的家庭生活和精神困境做了非常细致的描绘。
比如,作为前神父的汤姆在妻子去世后,对信仰愈发怀疑,常常陷入绝望迷惘。

因为养子精神问题与杀人案,汤姆与两个女儿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张。
他想要弥补,却总是越搞越糟。

而汤姆的养女也一直在做心理咨询,对自己被领养感到无尽的困惑与情感纠结。
可以看到,在一场案件的背后,这部剧其实是在探讨:家庭破碎后,人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伤痛,又该如何走下去。

另一方面,本剧也对凶手的生活处境做了全面而细腻的刻画。
故事的重点,并非在于对凶手的推测。
实际上,它从一开始就将作案者,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
那是一个名叫罗比(汤姆·派福瑞 饰)的垃圾工。

他的生活同样支离破碎。
罗比的妻子离家出走,留下年纪尚小的一儿一女。
哥哥曾经也是帮派成员,但因为和老大的妻子发生婚外情而被活生生打死。
哥哥也留下一个女儿,21岁的梅芙(艾米莉亚·琼斯 饰)。

罗比既要供养三个孩子,也打算为哥哥报仇。
于是带着两个朋友,借着收垃圾的便利,摸清帮会制毒窝点,并找机会实施抢劫。
但同样的,比起让罗比与汤姆玩猫鼠游戏,创作者也更热衷于描绘罗比那破碎不堪的生活。
罗比常常回忆自己与哥哥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并对眼下难以挣脱的贫穷与失落,感到深深的不满。

侄女梅芙明明自己还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却被迫要承担起养育的重任。
无处释放的怨恨,使得她常常陷入自我矛盾的挣扎。

而罗比与梅芙之间,则因为各种家庭现实问题,而变得关系愈发紧绷。

说白了,悬疑犯罪不过只是一个类型钩子。
剖开生活真实的状态,袒露社会心理伤痛才是创作者的核心目的。
汤姆与罗比,仿佛一对镜面关系。
他们身处不同阶级、不同立场,却都因为无力的命运创伤,映照出相似的破碎生活。
这样的生活,又共同构建出美国「锈带」小镇的当代图景。
锈带,指的是美国那些曾经依靠重工业获得繁荣,后来又随着第三产业兴起走向衰败的地区。
因为转型困难,工厂倒闭,曾经的机器布满了铁锈,因而得名锈带。

这种「铁锈味」,在剧中被深刻地描绘出来。
汤姆的家庭、小组的据点、罗比的房子、罗比收垃圾扫过的街道都是半新不旧,布满铁锈的结构。
不同于美剧中常出现的纽约、旧金山等繁花地貌,锈带小镇总是充满了疲惫感,这里的人际关系也显得极其闭塞与荒凉,好像是一处处被不停发展的国家,甩在身后的滞留地。


与此同时,这里的生活还被更高一层的困境所笼罩着。
那是一种更高层、更有压迫感、更令人窒息的存在。
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一个组员问汤姆,作为前神职人员为何会与FBI产生联系。
汤姆说,在大规模杀伤事件发生时,FBI会需要神职人员来对亲历者及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因为人们在面对这样无法抗拒的悲剧面前,需要有人能给出一个所谓的「答案」,为其提供一个能够继续走下去的精神支持。
信仰,就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

罗比与汤姆也正面临这样的情况。
故事后期两人会面之时,汤姆曾一度劝说罗比,还有机会回归正常生活,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
喜欢观鸟的汤姆,说了一个「迷鸟」的自然现象。
迷鸟,指的是偏离了正常生活分布区的鸟,由于偏离太远,以至于无法找到回归的路。

罗比听完虽然深受触动,但仍然决绝地告诉汤姆,自己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自打哥哥因为惨死,罗比就陷入了一个无法逃离的泥沼之中。
这样只手遮天的暴力无孔不入地渗透、控制着他的生活,他不断地想要逃脱却越走越深。

而汤姆呢?
他的养子从小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家庭生活也因此变得痛苦不堪。
善良的妻子一直坚持照顾养子,陪伴他治疗。
原本,养子的病情已经得到很好地控制,但因为疫情的爆发,一时买不到精神类药物,最终酿成了惨剧。

救人者不能自救。
曾经帮助别人摆脱痛苦、罪恶的汤姆,面对这样的事情,也无法原谅儿子,更无法面对家庭。
所以说,比起解决复仇、解决案件,如何重建生活才是两个拥有破碎家庭人应该解决的课题。
而这样的课题,也不仅仅是个别特定人要面对的。
而是现下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的。

所以,《特别小组》从剧名和海报看上去,好像是一部有着悬疑、枪战元素的动作爽剧。
但其实,这是一部充满戏剧张力和文学魅力的温情剧。
是用细腻的人物塑造、深厚的台词、优秀的视觉表达以及演员精彩的表演,将一个个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细细铺展在我们的眼前,让整个故事余韵悠长。
起初,这部剧甚至还不到7分。
但随着一集集耐心铺垫展开,分数也在逐渐上涨。


之所以会这样,我想大概是因为「不爽不狠」。
看看评论,有不少「太慢了,看不下去」的声音。

这些人大抵因为「黑帮」「贩毒」「复仇」「警匪」这样的标签预先设下了一个概念,所以想要看到一部动作爽剧。
但没想到,这是一部十足的慢热剧。
不图爽、不图狠,耐心塑造出一个一个有血有肉、多面立体的人物。

仔细想想,这不正是现在影视剧中最稀缺的作品吗?
不知从何时开始,爽剧好像成了人们最热衷的一种模式。
当然,鱼叔也喜欢看爽剧。
但看过越来越多的套路和过度营造的刺激之后,发现现在很多剧总是忽略了很多更为重要的内涵。
不说远的,就说我们自家的电视剧。
这些年国产悬疑犯罪剧不少,但好看的越来越少。
明明我们也有像「锈带」这样的城镇,明明我们也有丰富的土壤去滋养出厚重的故事,却总是结不出好的果实。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悬疑做得不够精密吗?
我想是有些人忘记,爽与刺激,其实只是一种强化戏剧冲突的引子。
真正能立得住的,还是那深深扎在矛盾重重、错综复杂的现实土壤之中的根。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