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362字
阅读预计8分钟
作者 |梦回糊涂
编辑 |余佳轩
审核 | 单敏敏 范家菀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永不言败的印军在面对中印边境问题时,也永远离不开“英雄”故事。边境到处是“战争纪念馆”,并通过宝莱坞电影塑造“爱国情怀 ”。(看到最后)
一、抗中神剧
11月6日,印度发布了《120勇士》(120 Bahadur)的官方预告片。该片歌颂了1962年惨遭我军几乎全歼的第114旅库马盎联队第13营C连(Ahir连),在连长夏坦·辛格(Shaitan Singh)指挥下,“英勇抵抗5000名中国军队进攻,并击毙其中1300人,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轮’之后壮烈牺牲”的神话故事。印授予夏坦·辛格战时最高荣誉勋章(Param Vir Cakra),并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8个集体英勇故事之一”。
根据《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1993年)记载,这次拔除“阿印8、9号据点”战役,我军出动了4个连仰攻海拔5100米的坚固地堡群,绕行姆巴热和热钦山口南北夹击敌人;历时1小时40分钟,歼敌141人(击毙136人、俘5人),自身伤98人、亡21人。
而印军的记载是在“热赞拉之战”(The Battle of Rezang La)中,120人的连阵亡114人、5人重伤被俘、1人逃回。也有印媒称是127人阵亡110人,5人被俘,9人逃回。双方差别是印未统计附属部队。3个月后,印军收回97具尸体,96个在山脚原营部所在地燃起“史上最大的柴堆”火化,“英雄”夏坦·辛格运回老家礼葬。
《120勇士》(120 Bahadur)的官方预告片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二、1962年西段自卫反击战
战前,在中印边境西段600多公里的高海拔正面,印军5个营20多个连队3000余人设卡77处,深入我国有43处。海拔从西里扎普的4300米,到天文点一带的5300米。每个据点多则两个排,少则1个班,兵力高度分散,不少据点之间空隙大,独立据守,支援不便。
西段第一阶段反击战在1962年10月20日至29日展开,历时10天。我军克服了高海拔、极端天气、交通不便、补给困难等巨大困难,清除了天文点、河尾滩、加勒万、空喀山口、班公湖南北岸、巴里加斯的印军。歼灭印军第114旅4个营的各一部,击毙136人,俘虏160人,拔除据点37个;自身伤93人,亡37人。
作战行动都在我方主张国界也就是传统习惯线内侧20公里内进行,未越过国界。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西段第二阶段反击战是斯潘古尔地区攻坚硬仗。印据点背靠楚舒勒大本营,前方铺设大量雷区,建造了多组碉堡群。我军在11月17-19日历时3天,肃清该地印军入侵据点,收复了失地。攻歼印军山脊上越线据点3个,另扫除3个逃亡一空的据点;歼灭印军165人,其中毙160人,俘5人。自身伤131人,亡67人,主要是在正面仰攻拔除“阿里防区印军第16号据点”代价较大。而印军念念不忘的“热赞拉之战”,是我方发起的拔除“阿印第8、9号据点”战役。
三、拔除“阿印第8、9号据点”战役
战前,驻守在莫尔多通道南山(属于冈底斯山脉,印称Kailash Ridge)上的是“阿里防区印军第7、8、9号据点”,营部库马盎联队第十三营设在楚舒勒。此外,楚舒勒地区有1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1个坦克装甲连;莫尔多通道两侧山凹处有炮兵阵地4处。
其中,“阿印8、9号据点”位于热钦顶一带的突出部,工事坚固、火力密集、地形险要,比我方热琼哨所高约600米,视野纵深20多公里,能窥视控制我方斯潘古尔公路活动。在8、9号据点印军各有1个排40余人防守,连部带1个排70余人设于两点之间的5150高地上为主阵地。挖有断续堑壕、交通壕、设置铁丝网,形成环形、半环形地堡群防御阵地。8号点是今天的神炮山,连部主阵地是热赞山口,9号点是热钦顶。
我军最大的难点是需要避开印军视野,从两侧山谷登山迂回,北边从海拔4300多米印军视野盲区攀爬1200米到海拔5580.0高地(姆巴热),南边从热琼沟绕行热钦山口,进而攻击海拔5160.9米和5214.7米的两个印军碉堡群,以及5150高地的连部,再打下其后方的炮兵阵地。
我军出动了步4师11团3营的第7、8、9连和10团3营的第9连共4个连,附加阿支2号卡(热琼哨所)的1个排、120迫炮营(欠1个连),配属第10团75无坐力炮4门、骑兵第3团57无坐力炮1个排(3门)、团属工兵连、师属喷火排、师属高射机枪1挺等。
11月17日,反击战打响。我军采取避开正面、迂回侧后、分割包围、多向攻击的战术。历时1小时40分钟,歼敌141人(击毙少校以下136人、俘5人),自身伤98人、亡21人。其中,9号据点摧毁地堡25个,毙40多人;核心阵地毙74人、俘5人;8号据点的警戒阵地毙14人;8号据点和炮兵阵地毙20多人。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战士梁章林、副指导员张代荣、班长杨森林、连长潘盈溥、副班长符孟军、排长艾买提·托乎提、战士王忠殿记一等功;其中,第7连副指导员张代荣、第8连连长潘盈溥、战士王忠殿英勇牺牲。艾买提·托乎提所在的骑兵第三团57无坐力炮排因发射炮弹28发,26发击中目标,摧毁地堡10座而被誉为“神炮排”,8号据点也被称为“神炮山”,在2020年的对峙中名噪一时。

艾买提·托乎提所在的骑兵第三团57无坐力炮排因发射炮弹28发,26发击中目标,摧毁地堡10座而被誉为“神炮排”,8号据点也有了“神炮山”的名字。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2020年中印在冈底斯山脉对峙中,神炮山阵地上的我军将士。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战后,逃回去的印军士兵拉姆·钱德尔·亚达夫(Ram Chander Yadav)和其他幸存者一起讲述了夏坦·辛格的故事,然而陆军仍对这个故事持怀疑态度。1963年2月,国际红十字会和印陆军的第一支队伍抵达热赞拉,在残破的战壕中发现了97具身上有碎片和枪伤的尸体。连长夏坦·辛格因机枪伤和寒冷死在山坡一块巨石后面。
印军高层认为鼓舞士气最重要,几乎被全歼的印军不得不发挥老传统,凭空捏造了“热赞拉之战”的伟大一战,把它当做西段英勇奋战的“样板戏”,把夏坦·辛格塑造成“1962年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并在库马盎联队第13营的诞生日1963年8月5日建了战争纪念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11月18日完成翻新扩建。里头写的是“击毙中国军队400人”。

印媒对战役的描述(机器翻译)。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今年6月,印度总统前往热赞拉纪念园瞻仰。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2023年1月,拉达克当地学生在军队组织下前往纪念园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四、后续
2020年8月29至30日,处于被动状况的印军发动“雪豹行动”趁夜偷袭,再次占据了1962年的战场旧址,这里几十年来一直是双方不得驻守的缓冲区。印军趁机在2020年10月25日在热赞拉原连部旧址竖立了一个夏坦·辛格纪念碑。2021年2月10日,中印军队脱离接触时,在中方要求之下印军拆除了该处违建(两军协议规定撤离军队并恢复地理原貌,去除驻军痕迹)。

2020年8月29至30日,处于被动状况的印军发动“雪豹行动”,趁夜偷袭实控线山脊。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2020年10月,印军在再次占领的战场旧址竖立了一个夏坦·辛格纪念碑,2021年2月随着撤离而拆除。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爱国主义爆棚、宝莱坞长期洗脑的印度人,怎么能接受1962年惨败的结局呢?在印度“赢学”下,夏坦·辛格成了最大的爱国流量密码,拍了一部又一部神剧,“讲述了印度军人在战争中展现的勇气与牺牲精神”。2020年加勒万冲突也被宝莱坞打造出了一群“英雄”。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2025年11月9日文章,原标题为《【印度的抗中神剧即将上映】 》
编辑:余佳轩
审核:单敏敏 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