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想法就去拍”
演员黄觉这些年活跃在大小屏幕上。
他是今年热播剧集《藏海传》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平津侯”,是《新生》里那个极有张力的角色“程浩”,也是《南方车站的聚会》《地球最后的夜晚》等文艺片里充满神秘感的符号。
很多人没有想到,作为演员的他会开始拍摄自己的片子,做起了导演。更早一些,甚至他自己也想不到。
这一次他带着自己导演的短片《横·竖》来到厦门。
我们问刚完成作品的黄觉,对于想拍电影的人,有什么样的建议。
他脱口而出:“就必须拿手机拍,先不拿别的设备拍,要坚持拍,有了想法就去拍!”

黄觉认为,有了想法就去拍。/图 《横竖之间,步履不停》
很多人都知道,黄觉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的社交媒体上经常有他自己的摄影作品。他的家人,出行所见的风物,生活里大大小小的细节都被他记录了下来。
黄觉用影像记录生活的习惯可以回溯到片场。在等待转场的时间,有人看书、有人琢磨剧本、有人聊天、有人游戏。黄觉就是在百无聊赖的瞬间,拿起了相机。
这些年,他的摄影习惯有了一些改变——他越来越多地拿起了手机。
“有了手机之后,我现在已经不怎么用相机,甚至都已经不会用相机了……(用手机摄影之后)我的拍摄就没有那么刻意了。以前我会拿着一个相机去扫街,去拍摄某个主题,但是我觉得有了手机之后,我更多地去关注生活里面能够打动我的、能用更平视的角度去拍的东西。”
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黄觉发现天空中有一轮悬着的“超级月亮”,他也立刻拿起手机拍了下来。
对于黄觉来说,观察日常就是转型为创作者的开始。

拍摄,不止一种可能
90年代进入演艺圈的黄觉,这些年里见证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在社交媒体时代,他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思考。
作为创作者的黄觉,想要从他最熟悉的环境和人物开始创作,他的脑海里缓慢地出现了《横·竖》这个故事。
电影行业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影响到了许多的从业者。黄觉所拍摄《横·竖》的主角,就是面对这样剧烈变动的一位青年导演。

图/《横竖之间,步履不停》
戏拍到一半,没有资金了怎么办?这位叫李建新的导演眼见着自己就快要前功尽弃,为了挽救自己的电影,他拿起了手机,做了一次之前自己不大看得起的直播。
横屏的电影和竖屏直播,曾经界限分明,但是李建新拿起手机这个动作,却将二者结合了起来。
对人物的结局,黄觉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面对“横竖之困”,主人公有立刻行动的勇气。
这一次全程用手机拍摄影视作品,让黄觉对于创作有了新的理解。
“如果我再早几年去做导演,可能今天我拍的东西会更成熟。”

黄觉获得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最佳艺术探索荣誉。
凭借《横·竖》,黄觉获得了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最佳艺术探索荣誉。启发更多黄觉这样的创作者,开启手机电影创作之旅,也正是这个计划所期待的。
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来到第六年,已经累计征集作品超27000部,数以万计的创作者通过这个计划,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
如黄觉所说,手机带来的,不只是一种便利性,也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多元的创作视角。

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手机探索生活的不同维度。
同样获得本届计划最佳艺术探索荣誉的《我只期许明天》里,导演顾桃也用华为手机,以对比的方式,呈现了两位女性的爱情与生活。
一面是无际的草原,另一面是熟悉的城市。草原女孩杰面对大自然,和马亲密相处,坦荡而自由,收获了爱情;与此同时,城市女孩霞,知性美好,但也有困惑——她们对明天,有不同的期许。顾桃用细腻的镜头,刻画两位女性生命里的日常,在动人的情绪流动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命运的“对撞”,这30分钟的影像,也是导演对生命强有力的思索。
在获得本届计划最佳纪录影片荣誉《消逝的海螺沟冰川》里,导演王源宗则将镜头对准了沉默的自然。多年里,他记录下四川海螺沟冰川的种种变化,不只是在手机镜头里,在泛黄的资料和先进的气候数据里,冰川都在缓慢地消逝。当这种消逝直观地在华为手机镜头下展现出来时,仍然是触目惊心的。

黄觉与其他获奖者共同领奖。图/2025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现场
这些获奖作品丰富的题材和细腻的画面表现,也侧面证明了,只要创作者的观察足够仔细,并且热爱生活,都可以拿起手机,将灵感化作创作上的动力,孕育出足够打动人的作品。

光影之下,技术新生
如果不专门说明,只看作品的内容和呈现质量,可能很难有人想象到,上面提到的三部作品,都是用华为手机拍摄的。
呈现生活中丰富的细节、还原创作者的视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次做导演的黄觉说,使用华为Pura 80 Ultra拍摄,让他对手机拍摄创作有了全新的理解。
在《横·竖》开场的部分,有一个长镜头。镜头跟随主人公进入片场,从堆放道具的地方,经过剧组人员,再到灯光明亮的摄影棚——这是一组光线复杂的镜头。

图/华为Pura 80 Ultra拍摄影片《横·竖》片段。
黄觉说:“是从暗部,到微微有亮光的地方,然后到极亮的地方这么一圈。光线不停地变化。我觉得手机处理得都非常好。”与此同时,在画面停留到配角身上时,华为Pura 80 Ultra的跟焦也极为稳定,不会失焦。
移动影像的优势也体现在创作形式上,《横·竖》和《我只期许明天》里,都有横屏和竖屏的切换,而这些切换,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能够自然地带动起观众的情感。
这个时代,“电影导演”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工作,每一个人,只要有手机,就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

复杂光线的细节,华Pura 80 Ultra 也能完美呈现。图 /《横竖之间,步履不停》
这样的进步,一方面是人们创作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移动影像技术的发展。
华为Pura 80 Ultra搭载的超高动态主摄,无论在幽微还是明亮的各种复杂光线下,都可以精准还原亮部和暗部的画面细节。此外,它的AI视频降噪、AI色彩引擎能力也大幅提升,让创作者可以轻松获得丰富纯净的画面。优秀的长焦表现,也让创作者可以清晰捕捉远景和近处的细节。
电影感的美好之处,就来自明暗和色彩的细节处理,而移动影像技术的不断更新,就让影像天然地有了电影感。当技术门槛降低的时候,人们就可以轻松地从旁观者变为创造者。

一个平台,万种可能
120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之后,一代代的中国电影人通过镜头、通过他们的故事,记录下了这百年里的社会变迁。
而为了纪念120年来用光影谱写传奇的电影人,本届金鸡组委会还邀约导演戴墨,使用最新华为手机拍摄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金鸡开幕式短片《奔赴光影》。讲述电影人自己的故事,致敬银幕背后的传奇。
从《奔赴光影》影片中出现的画面来看,无论是在夜晚街道、车辆后座、还是办公室里,画质依旧清晰,色彩还原精准、真实,充分体现了华为最新手机的视频拍摄能力;影片在复杂光线下呈现出的电影质感,高光层次分明、暗部细节丰富、防抖能力出色,或许意味着华为手机综合能力正迈向新的台阶。
这部短片不仅是对电影的致敬,也代表着华为用不断突破的技术,对中国科技的致敬。可以想见的是,这款华为手机,还会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惊喜,等待拿起手机的人们发现。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打动人心的内容,都不会因为形式而改变。发现打动人心的内容,则需要更加完善的平台。
连续六年举办的“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就是这样的平台。
本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收到来自全球创作者共计6539部作品,其中63部作品入围角逐七大奖项,经多位业内人士专业评审,最终七项荣誉花落13部作品。
多年来,华为影像XMAGE也在不断突破移动影像技术的边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华语电影的殿堂里,移动影像也日益成为新生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年轻,而且多元。这些作品代表着当下电影创作者的思潮,不仅可以真正体现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纹理,还有宏观层面的真切关怀。
而这,也正是120年来,华语电影的初心。
现在,第七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作品征集已经开始,拿起手机,对准那轮明月、对准街边的小吃摊、对准游乐场的孩童、对准花草树木——当它们流动起来的时候,你也会是下一个导演。

作者:刘小虎
校对:严严
排版:蹦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