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昨晚上线的古装权谋大戏《凤凰台上》大家追了吗?

实话讲,近期上新的剧集除了《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尚可入眼,其余几乎都难逃“雷剧”标签。
最令人费解的是央视接连推出的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让人失望透顶。

《四喜》剧情狗血到离谱,演员表现良莠不齐;《隐锋》编造痕迹严重,逻辑漏洞频出;而《乌蒙深处》中毛晓彤那尖锐的锥子脸造型,直接劝退大批观众……
因此当得知《凤凰台上》定档开播时,内心激动不已,以为终于能迎来一部值得深挖的好剧。

等了又等,昨夜首播终于到来,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原本期待凭借任嘉伦与彭小苒的强大古装号召力,加上业内口碑不错的制作团队,能打造年度爆款,谁知刚开播就遭遇口碑滑铁卢。

翻看各大平台评论区,发现不少观众和我一样情绪复杂,矛头一致指向剧中某位男主角。
老态尽显、表演生硬、身形枯瘦,用“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来形容毫不为过!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部万众期待的权谋新剧到底败在了哪里?

一,剧情脉络清晰,彭小苒演技惊艳
《凤凰台上》以“朝堂权斗+江湖纷争”为主线,迅速构建起完整的故事框架,节奏明快且充满张力。

开篇即抛出核心矛盾:大齐王朝皇权不稳,皇帝萧焕(任嘉伦 饰)虽体弱多病,却心思缜密、暗藏锋芒。
为了稳固江山社稷,不得不与江湖第一势力“凤来阁”联姻,迎娶其阁主凌苍苍(彭小苒 饰)。

凌苍苍本与青梅竹马情深意笃,不愿沦为政治棋子,遂于雪夜逃离婚宴。
途中意外邂逅微服出巡的萧焕,两人从彼此戒备到被迫同行,逐渐卷入朝廷与江湖交织的权力漩涡。

前几集中,既有凌苍苍反抗命运的果敢之举,也有萧焕运筹帷幄的政治博弈,更有江湖门派与官府之间的角力较量。
主线分明,伏笔层层递进,具备成为高分剧作的优质基因。

而彭小苒的表现堪称整部剧的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她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全剧的艺术质感。
作为绝对女主,凌苍苍既要展现江湖统领的英武霸气,又要演绎被迫入宫后的克制隐忍,角色层次极为丰富。

彭小苒却将这种复杂性处理得游刃有余,每一个眼神、动作皆透露出专业素养。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对角色尊严的坚守——面对剧组低俗化宣发,她果断发声维护人物形象。

宣传方竟将她雪夜拒婚的情节恶意曲解为“新娘携情夫私奔被抓包”,刻意制造噱头博流量。
此类操作不仅扭曲角色本质,也极易引发公众误解,导致路人观感恶化。

彭小苒看到后立即在社交平台连发100个问号,并配以“壶扯”表情包强势回击,以最直接的方式拒绝角色被消费。
这种敢于对抗资本操弄、捍卫角色纯粹性的态度,在当下娱乐圈实属罕见,极大提升了观众对她职业操守的认可。

在表演层面,彭小苒将“精准细腻”发挥到了极致。
身为江湖阁主,凌苍苍身手矫健、性格洒脱,红衣执剑、高马尾束发,目光如炬,气场全开。
每个打斗动作都充满力量与节奏感,完美还原了侠女风范。

尤其是拔剑出鞘那一瞬,眼神由平静转为凌厉,仅一个微表情切换,便将角色的决断与杀伐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瞬间被带入情境,仿佛置身刀光剑影之中。

除动作戏亮眼外,她在情绪表达上的掌控同样堪称典范。
面对必须接受联姻的命运,她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而是通过垂眸、抿唇等细微动作,悄然传递内心的不甘与压抑。

初遇萧焕产生误会时,她眼中写满防备与不屑,言语直率带着江湖儿女的傲骨。
而在回忆青梅竹马之情时,语气柔和,眼神温润,流露出难以割舍的愧疚与柔情。
这些不动声色的情绪流动,无需夸张渲染,却极具穿透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

造型方面,彭小苒成功驾驭了多重风格。
江湖戏中的红衣劲装搭配利落高马尾,凸显挺拔身姿与飒爽英姿,延续了《东宫》中小枫的惊艳印象,又增添了几分成熟女性的沉着大气。

从《东宫》到《凤凰台上》,彭小苒似乎总能精准捕捉古装女性角色的灵魂内核,用扎实演技赋予人物鲜活生命。
在这个流量横行的时代,这样专注角色、尊重表演的演员,才是真正值得支持的存在。

二,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
与彭小苒的出色发挥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男主任嘉伦的整体表现,堪称灾难级。
作为剧中的核心男性角色,萧焕需在“病弱君王”与“江湖游侠”双重身份间自如切换。

如此富有层次的角色设定本应是展现演技的绝佳机会。
然而任嘉伦却以僵化的面部表情、空洞的眼神以及极不协调的外形状态,把这一人物演得索然无味,成为全剧最大败笔。

首先是“表情呆滞、情感缺失”,整体表演如同流水线作业。
36岁的他饰演的萧焕,理应兼具病体带来的虚弱感与帝王独有的威仪谋略。

但在任嘉伦的诠释下,这些特质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张毫无变化的“扑克脸”。
无论是处理朝政危机、应对江湖变局,还是与凌苍苍的情感互动,他的表情始终停留在皱眉与瞪眼之间,眼神毫无神采。

有网友犀利点评:
“任嘉伦像是在完成打卡任务,除了两个固定表情外再无其他,连基本的情绪起伏都无法传达,严重拉低了剧集整体质感。”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与角色极度不符的外形气质。
即便设定为体弱多病的帝王,也应保有天生的尊贵气度与统治者威严,但任嘉伦瘦削得仿佛营养不良,连龙袍都撑不起。

特写镜头下,脸颊凹陷、皮肤粗糙,眼角细纹清晰可见,却仍强行维持少年感。
配上不合时宜的刘海和刻意扮嫩的表情,令观众频频出戏。

36岁本可以挑战更具深度的成熟角色,但他依旧沉迷于“少年感”的人设陷阱。
执着于扮演远低于自身年龄定位的角色,最终只能适得其反,暴露状态下滑的事实。

台词与配音的割裂更是加剧了他的表演危机。
熟悉任嘉伦的观众都知道,他的原声一向存在咬字不清、发音怪异的问题。

此次虽改用配音,但配音情绪饱满、声线磁性,充满帝王般的厚重与深情。
而画面中的任嘉伦却面无表情、眼神涣散,完全无法匹配配音所营造的情感氛围。

配音传递悲壮,脸上却毫无波澜;声音饱含爱意,眼神却像在走神。
网友调侃:“闭眼听想哭,睁眼看想换台。”

打戏部分,任嘉伦的表现同样堪忧。
动作迟缓、肢体僵硬,挥剑如甩面条,毫无力度与节奏。
每一个招式都显得敷衍潦草,完全没有江湖高手应有的气势与灵动感。

对比彭小苒行云流水般的打斗设计,任嘉伦的动作宛如孩童嬉戏,既缺乏观赏性,也让“江湖侠客”这一身份彻底崩塌。

其实早年他在《大唐荣耀》《周生如故》中的表现也曾赢得广泛赞誉。
尤其是《周生如故》里饰演的小南辰王,隐忍深情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近年来,他陷入“古装模板化”的怪圈,接的角色高度雷同,演技非但未见突破,反而愈发程式化。
加之年纪增长、状态衰退,仍坚持出演青春向角色,导致口碑持续下滑。

作为一名演员,真正的立足之本是演技实力与角色契合度,而任嘉伦显然忽视了这一点。
将拍戏视为刷数据、赚快钱的手段,采取“混日子”式的表演方式,自然难以获得观众认同。

结语
《凤凰台上》前几集的表现,生动诠释了“精良制作被主演拖垮”的遗憾现实。

客观而言,该剧制作水准相当过硬。
宫廷布景恢弘肃穆,服饰道具考究精致,剧情推进紧凑有序,原本具备冲击爆款的所有条件。

可惜任嘉伦低迷的演技如同一颗“毒瘤”,彻底破坏了观剧体验,令观众期待化为泡影。
他的翻车案例给所有艺人敲响警钟:流量只是昙花一现,唯有精进演技、贴合角色,才能在行业中走得长远。

影视行业不应沦为追逐热度的名利场,而应成为专注内容、敬畏观众的创作高地。
希望《凤凰台上》后续能通过情节优化弥补主演短板。
也希望整个行业以此为鉴,更加重视剧本打磨与演员匹配,让更多实力派获得舞台,让“戏混子”失去生存空间。

毕竟观众并非盲从,只有真诚的作品、用心的演绎,才能真正赢得人心。
愿古装剧这一国产剧的传统强项,重新回归品质轨道,焕发新的生命力。

你看了《凤凰台上》吗?你怎么评价这部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凤凰台上》

[免责声明]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仅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