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她自学AI只为重见父亲的微笑,短片感动上万网友

AI短片《老妈的心愿》首映礼近日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举行,69岁的华姐在大银幕上看到卡通版父母时忍不住有些哽咽。故事的核心就是她为父母办墓地的点滴纪实,尽管他们已经离世七年,但影片中所有的人物和故事细节与华姐脑海中的一模一样。

这部短片的导演是华姐的女儿小文和搭档晓丹。这是华姐第一次完整观看女儿的新片,主持人请她评价时,她说,感谢女儿,用AI架起了跨越生死的暖桥,让自己再次见到了父母的微笑

为重见父亲微笑自学AI

2025年的春天,对于69岁的华姐来说,是忙碌且意义非凡的。

清明节,父母的骨灰终于合葬于国家公墓,这是她多年来心心念念的大事。可墓碑上拓印父母晚年合影的任务,却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那张照片是女儿小文出国留学前拍的全家福,外婆身着最爱的红上衣,外公戴着三枚勋章,然而拍照当日准备仓促,按下快门时外公刘祖荫闭眼了。

华姐执拗地想让父母以最完美的形象长眠,于是,她拿起电话,给正忙于创业的女儿小文连打10多个,像下达作战指令一般,提出了20多条照片处理需求:把外婆的红衣服调暗,因为广东风俗逝者不能穿红衣;让外公微闭的眼睛睁开;修复老人右边变形的脸;调整昏暗的灯光;最重要的是,完整呈现父亲功勋章的上下两部分。

那时的小文,每天在创业的浪潮里奋力拼搏,忙得焦头烂额。面对母亲一连串近乎苛刻的要求,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逃脱的漩涡,被母亲的“强迫症”逼到了崩溃的边缘。母女俩的争吵,就像春日里突然袭来的暴风雨,激烈而又无奈。

最终,小文妥协了。她想到用AI来解决这个难题。当她逐一输入修改指令时,心中其实并不抱多大希望,但AI逐一满足了母亲的心愿,葬礼也得以圆满完成。

69岁的她自学AI只为重见父亲的微笑,短片感动上万网友

小文在短片里复现了母亲用AI修复老照片的经历。

这次经历,让华姐对AI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像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新大陆,在手机里下载了即梦AI软件,决定用它来修复手机中珍藏的父母旧照。

华姐自学AI的过程,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充满了磕磕绊绊。她第一次打开即梦AI这个陌生软件时,紧张得手指都有些颤抖,操作起来笨拙极了。她先从“灵感”中的套用照片或视频模板开始探索,用手机里小孙子的照片尝试生成各种效果。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小孙子要么“飞到天上”,要么变成了陌生人的脸,这让她又好气又好笑。

但华姐没有放弃,延续了年轻时不服输的性格,年近古稀的她不断摸索着这一时下最流行的新技术。渐渐地,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指令,当她输入“油画”“电影感”“写实”“艺术摄影品”等关键词后,AI开始生成许多理想的父亲模样的图片。

2025年重阳节,华姐将父亲摄于家中书房的生活照用AI修复。这张照片是10多年前手机拍摄的模糊照片,照片里的父亲牙齿有缺口,晚年眼睛因病眯缝着,仿佛被岁月蒙上了一层纱。约莫5秒钟后,奇迹出现了。父亲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头轻微晃动,灰白枯干的银发泛起温润光泽,父亲重新变得慈祥清晰又亲切。

那一刻,华姐仿佛穿越了时光,看到了记忆中那个健康的父亲。她通过AI不仅修复了照片画质,更让父亲以健康安然的模样在数字世界里“活”了过来,那些细微自然的表情,让她觉得逝去的至亲仍在身边,温暖而又真实。

69岁的她自学AI只为重见父亲的微笑,短片感动上万网友

小文用即梦AI为母亲、外公外婆生成的合影。

把真实的生活“拍”成短片

生活本身就像一部充满起伏的电影。华姐不到40岁时遭遇了下岗,生活的挫折并没有打倒她,她学美容、做销售、干外贸、转行做会计,在不同领域干得风生水起。几年后爱人因公牺牲,还很年轻的她拒绝了追求者,选择独自抚养女儿小文。

很长一段时间里,母女俩又亲密又矛盾。小文梦想考电影学院,华姐以家中经济为由阻止;改学美术后小文想冲击中央美院,华姐出于稳妥考虑,要求她报考广州美院。这种对抗延续到小文27岁,她用漂亮的成绩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萨凡纳艺术学院就读摄影硕士。留学期间,小文努力打工挣钱,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然后在美国写小说、做编剧,和同学组建公司拍摄电影。

距离让母女间少了分歧,也让华姐愈发孤单。加上父母年岁已高,华姐回到了老人身边,照顾父母起居,又一次安心做起了女儿。父母离世前,一次闲聊中,母亲曾说百年后希望能和他们的生死战友们同归一处,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相聚,于是父母相继去世后,能进公墓就成了华姐心里的执念。

2017年外公外婆去世后,31岁的小文选择回国陪伴母亲。几年后结婚、生子,她继续打拼编剧事业。随着年龄增长,她发现自己和母亲当年的思考方式愈发相像。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担忧接踵而至,比如更年期提前的征兆、育儿的烦恼、各种不确定因素等等,小文开始愿意在遇到事情时找母亲聊一聊。虽然可能还是会有争吵,但只要母亲在,小文就会觉得安心很多。2024年,小文和搭档晓丹在氪金自学AI后,开始在AI辅助下尝试影像创作。她们一边接活儿,一边在生活的缝隙中制作AI电影,常常深夜还在忙碌。

母亲华姐对她们做AI短片并不支持,担心她们太累。直到今年7月,小文和晓丹的作品《权利童话》在抖音走红,获得400多万点赞,她们也因此登上了釜山国家电影节的舞台。华姐也陪着女儿去了釜山,看到小文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华姐开始对女儿的新事业有了更多信心。

小文也继续在AI创作领域深耕,把自己当编剧时没人投的故事变成影像。8月,即梦AI发起青年导演合作计划,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免费积分支持等,和青年导演们一起探索AI影像创作的可能性。小文也收到了邀请,她决定把自己和母亲为墓地、遗照奔波的这段经历“拍”出来。

69岁的她自学AI只为重见父亲的微笑,短片感动上万网友

《老妈的心愿》中AI生成的广州街头。

短片登上大银幕感动许多观众

历时两个多月,小文和搭档晓丹在即梦AI的助力下,全身心投入到新作《老妈的心愿》的创作中。依托即梦AI图4.0功能,晓丹生成了一张酷似华姐的数字人,卷发、微胖、总是紧皱眉头、挑剔地判断着周遭的一切。接着,小文和晓丹依据具体提示词,创造出人物年轻时、中年时、老年时的形象。利用即梦AI数字人功能,拟合成的卡通人物图像永久地保留了华姐战斗力非凡、一往无前的样子。小文和晓丹还用AI复刻出了广东街道、丧礼现场等场景。

13个人物,410多个镜头,最终小文和晓丹花费近100天完成了时长18分钟的AI短片《老妈的心愿》。小文选择了用喜剧的方式去呈现这段经历,降低故事中的苦情浓度,全片轻松又克制。

11月9日,包括《老妈的心愿》在内的7部短片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首映,现场近千名观众观看了短片。幽默的台词和夸张的卡通风格,让观众忍俊不禁,但当最后银幕上出现小文用AI为华姐和外公外婆生成的合影时,很多人都湿了眼眶。短片上线抖音后,很快就有7万多网友点赞。

69岁的她自学AI只为重见父亲的微笑,短片感动上万网友

晓丹、小文、华姐、晓丹婆婆在首映礼现场合影。

首映礼结束后,有观众专门赶来和小文、华姐打招呼。小文捧着花,拉着华姐,一起在新片海报前咔咔拍合影。

华姐说,自己现在有了新的爱好,给自己或家人拍完照后,就上传到即梦AI,用提示词带大家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中。最近最让她开怀的一张,是即梦AI生成了一张外孙熊宝长大后的照片。她希望自己能看到熊宝长大、陪伴女儿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