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剧情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反转。
为了不让许家人的“奸计”得逞,岳秀娥成功抓到了“现行犯”喻静香,并试图通过犀利的言辞让这个亲生母亲知难而退。
可看起来没有城府的喻静香,不仅没有被养母逼退,还顺势讲出了自己婆婆当年与沈明珠父母之间的约定。

面对自己亲生母亲因为大出血无法守自己亲生骨肉的无奈,面对养母曾经承诺时常带自己回去看望亲生母亲却食言。
原本只会站在养母这一边的沈明珠,终于有了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去正面接受亲生母亲投射而来的无限母爱,去接受许家人对自己的无限关爱。

至此,曾经心中无愧的养母岳秀娥在面对女儿时,再也不是那个处处都彰显出“理”字的强势之人,反而给人一种理亏到不敢面对女儿的感觉。
可细想之下,这样的剧情却存在着大量的逻辑漏洞与错误,首先喻静香的婆婆凭什么要求收养自己孙女的好心人,还要时常把孩子带回来给亲生母亲看看?

如果沈明珠的养父母真带她时常跟亲生父母见面,那么自己收养沈明珠的意义是什么?是体现自己有能力成为许家寄养孩子的工具人吗?
也许从许家人的角度来说,这种剧情设计本身并没有毛病,也不存在缺陷,可从沈家人的角度来说,这几乎跟历史上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样让人无法接受。

试想一下,即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讲求法治与人权的社会,当你去社会福利机构领养一个孩子时,作为领养者的你,会希望机构将自己的信息告知孩子之前的父母或家人吗?
如果你领养一个孩子,并将其视为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看待,那么你希望有朝一日这个自己亲手抚养成人的孩子,会去找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放弃自己的父母吗?

当《四喜》用这样一种所谓的承诺没有被执行,来实现沈明珠与许家重新成为家人时,不仅成功拉低了这部热播剧的格调,更让本该是正面形象的岳秀娥背上了道德的枷锁。
这样的反转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即便岳秀娥真的答应过沈明珠的奶奶,即便岳秀娥真的撕掉了许家人的地址,也不该让这种事成为沈明珠认祖归宗的契机与理由。

诚然,这种所谓的道德枷锁是当下影视作品中最常用也最喜欢用的套路,特别是像《四喜》这样的都市剧可谓是信手拈来。
可这种用道德伦理强行束缚正面角色的做法,虽然符合了某种价值观和所谓的公序良俗,可在现实中作为普通人的你,真能认同这样的做法与宣教吗?为什么我抱养的女儿要每隔一段时间回来给亲生父母看看?

如果当年的沈家夫妻真的同意了这样的要求,那么作为沈明珠的奶奶,为什么直到临死之前才说出事情的全部真相?为什么沈家夫妻竟会同意这种简直可以用毫无道理来形容的要求?
你养不活的孩子送给我养,我替你把孩子养大了,还要带孩子回来认祖归宗孝敬生父生母,难道世间真有这样的好人好事,难道世间真有如此傻乎乎的养父养母,难道世间真有如此疯狂的生父生母?

关于《四喜》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