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在《四喜》中,沈明珠似乎是全剧最惨的人。新婚在即,老公丧命;孤儿寡母,陷入困境。前有居高临下的婆婆,后有上门认亲的爸妈,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沈明珠仿佛衰神附体、霉运缠身一般,直接从幸福的小孩变成了丧偶的寡妇。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变故后,身陷泥潭的沈明珠,渐渐地被街坊邻居们污名化和妖魔化。张老太说她克夫,李阿姨说她命硬,流言蜚语变成了小区热搜,既有侮辱性,更具杀伤力。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乍一看,沈明珠的遭遇,简直就是妥妥的悲惨世界。然而,这样的角色设定,虽然制造了矛盾、增加了冲突,既能赚人眼泪,又能血压变高,但是,作为编剧钦定的女主角,沈明珠的悲惨肉眼可见,却并不真实。她所经历的一切,处处都有着刻意为之的痕迹。

冯建奇出身优渥、温文尔雅,对未婚妻一心一意,对岳父母毕恭毕敬,简直是天选的别人家老公。这样的六边形战士,见义勇为的猝然离世,只是为了让完美老公光速离场,为沈明珠的独立成长扫清障碍。

先甜后虐和欲扬先抑,不过是编剧为了虐女而虐女编造的故事。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在婚礼变葬礼之后,完成了使命的工具人冯建奇一秒下线,为了给沈明珠的成长加大难度、增加铺垫,剧情立刻制造了新的矛盾冲突点——从天而降的亲生父母登门寻亲、日常作妖的豪门婆婆习惯挑刺。

在这样的地狱模式面前,还不忘让尚未出生、从未露面的腹中胎儿怒刷一波存在感,给沈明珠带来宫角妊娠、提心吊胆的选择难题。

编剧变着花样地告诉我们沈明珠有多惨,但是相较于这样人为的苦难堆积,我更能共情许知夏的不易。

沈明珠的惨,是大喇叭的输出,耳朵灌满、肉眼可见;但许知夏的痛,是多么痛的领悟,若非细思、无人能懂。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在许家三姐弟中,许知夏是全家的一切担当。

从《欢乐颂》的樊胜美到《梦华录》的葛招娣,从《安家》的房似锦到《四喜》的许知夏,扶弟魔的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背后总有吸血鬼父母的存在。

对许知夏而言,原生家庭就是她的原罪。

爸妈要寻找失散三十年的小妹,重任落在了许知夏的身上;父母想要补偿亏欠许久的明珠,自然需要许知夏花钱买保健品;弟弟结婚面临要彩礼、要婚房,老两口下意识就想着找知夏。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在许家的三姐弟中,老两口一直偏心的是弟弟,如今想要补偿的是妹妹,唯独许知夏,从小到大都是习惯性被冷落、被忽视。没有人关心她的柴米油盐,就像没有人在意她的四季冷暖。

亲情,对于别人而言,是维系关系的纽带;但是,对于知夏而言,却是绑架自己的工具。

母亲喻静香口口声声说着在乎知夏,而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她的嘴里总是反反复复几句话,“大丫头,你是当大姐的,你得有大局的观念,你说你弟弟现在要结婚了,你小妹妹现在怀着孩子呢,可是你条件好啊,你不奉献你谁奉献,你不帮忙谁帮忙!”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这就是当下一部分父母的奇葩思维:生儿育女就是劫富济贫、一人吃饱还管全家不饿。在许大成、喻静香的眼里,养孩子是个接力赛,既然大女儿已经出人头地,那接下来就靠她全程助力。

借亲情之名、行绑架之实。全家的衣食住行、生活的鸡毛蒜皮,许大成夫妇除了干瞪眼、发脾气,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大丫头。

殊不知,许知夏的钱挣得有多艰难、许知夏的日子过得有多憋屈。在怀孕之后,人人劝她生下来、养二胎,但却不知道她舍不得买一双合脚的鞋、买不起半毛钱的保健品。

面子是给别人看的,但里子却只能靠自己撑着。

在南溪宾馆时,许知夏曾对沈明珠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弟弟啃老,我爸妈啃我。”她用着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最恐怖的事实。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父母一旦变身吸血鬼,简直是挣不开、逃不掉。

更加令人绝望的是,婆婆日常阴阳怪气、老公习惯摆烂躺平。全家人说起生二胎,都是多子多福、双手赞成;但说到养二胎的钱,却又是装傻充愣、自我催眠。

父母是伸手党,老公做缩头龟,全家老小都只练许知夏一个人。细思极恐的是,这样的日子,在他人看来不过是笑谈,但在知夏身上却是真实的生活。她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困境,毕竟,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老公孩子,这些最近的人,却像八爪鱼一样,用触手将她缠得死死的。

沈明珠的困境,像是开盲盒的人生,即使重来一万次,都未必会重复此前的剧情;但是,许知夏却完全不同,在她的身上,我们却能感到深深的窒息感和满满的无力感。

《四喜》:沈明珠的惨肉眼可见,许知夏的痛无人能懂!

我曾经说过,每一个从小过于懂事、天生体谅父母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对不合格的父母。毕竟,父母越是指望不上,遇事就越得自己来扛。

知夏的痛,懂的都懂。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