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最近好精彩。
这边关于《繁花》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那边关于辛芷蕾的威尼斯影后就有人质疑是运作。

还有一个瓜更叫人摸不着头脑。
白百何主演的影片,刚在东京电影节连拿大奖,却被传出各种内幕,剧组关系也一度火药味儿十足。
网上众说纷纭,闹得沸沸扬扬。


直至今天,对峙的双方都给出了自己的回应,但事情仍旧没有一个清晰的头绪。
鱼叔也跟着吃了几天的瓜。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来捋捋这场罗生门,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这一切的开端是白百何的一条含义不清的微博。
「还能这么操作」

没有前文,没有后语,引发人们无数的联想与猜测。
同一时间,还有人曝出白百何一条意味深长的朋友圈。
更是点燃了一众网友的好奇心。

彼时正值东京国际电影节,白百何主演的电影《春树》有多项入围。
而就在这之前,网络上就有一条已经很难追溯起源的爆料。
称有一个所谓的「沪圈」要求本届评委之一的导演文晏将最佳男演员的奖项给王传君,否则日后不投资她的电影。
还强调,一部电影不能同时获得东京电影节的男女主。
于是,作为绝对的大女主,被一个戏份不到40分钟的男演员拿走奖项,白百何感到不公平,便发文抱怨。

当年因为一档伪出轨事件,原本正当红的白百何一下子flop。
这些年过去,不少人怀念她作为演员的灵气,对她的遭遇感到不甘。

王传君最近也因为王家卫塌房事件,重新扒出当年《摆渡人》站队的「我不喜欢」。
被称赞「独自清醒、不卑不亢」,路人缘不断上升。

就是这样的双方,牵扯到一个可能涉及资本运作、黑幕、女性职场不公等事件中。
舆论怎么可能不激动?

因此,关于白百何、王传君还有电影《春树》相关的猜测纷纷出现。
之后事情的发展,更像是将这所有的内幕坐实一般。
11月4日,有媒体拍到白百何提前离开日本。11月5日,电影节颁奖,王传君果真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

《春树》还获得最佳导演奖。
而最佳女演员则颁给一部日本电影的两位女演员。

结果一出,舆论更是炸了锅。
一个晚上,网络上说什么的都有。
各种匪夷所思的「爆料」纷纷出现。
包括但不限于白百何被做局、王传君有后台、电影节有各种内幕等等内容。
还有网友开始扒文晏与其他评委、《春树》一众主创的关系。
罗列出一张关系网,直接将他们的罪行定性。

颁奖当晚,媒体就立马联系文晏。
她直接回应,所有传言都是「无稽之谈」,没有所谓的沪圈,更没有什么关系,并表示演员获奖与戏份多少没有关系。

但这样的回应并没有平息网络争议,反而是让网友站队,直接开撕。
事件爆发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6日,白百何又回应了这些争议。
她以「有话直说」的方式,直接将矛头指向《春树》的导演张律与制片人彭瑾。

表明自己其实被剧组孤立。
不仅是这次东京电影节,在之前的釜山电影节上自己也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还坦言自己因为导演卖惨而加入剧组,甚至推了其他工作。
更是曝出张律曾诋毁过其他女演员的内幕。


白百何这篇回应文一发,网友原本的吃瓜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因为她文中每一条爆料,都直戳「职场不公」的痛点上。
再加上《繁花》事件的大众情绪的加持,白百何直言无畏对抗不公的态度,让一众网友感到共情。

更何况,白百何在大众的形象也一直是有话就说的爽快女子。
因此,舆论开始转向质疑剧组「职场PUA」与行业潜规则。
就连张律与彭瑾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往「不正当」的道路上走去。

然而,导演张律与制片人彭瑾一篇详细的回应文,则让这个事件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新浪娱乐的娱理工作室在7日晚上联系到张律、彭瑾二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对话,对这一事件进行另一个角度的复盘与回应。

关于白百何在文中提到的各种疑点,例如:
东京获奖的消息究竟是怎么通知主创的?
釜山电影节的流程出了什么问题?
为何导演和男主都有奖,只有女主没奖?
白百何究竟是因什么参演这部电影的?
奖项真的是靠运作而来的吗?
两人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简单来说,获奖的消息剧方明确有告知过白百何团队。
实际上他们在收到组委会召回的通知后,无差别地将消息通知给了所有人,还收到了白百何团队恭喜的回复。
而且不论拍摄过程中,还是参与两部电影的过程中,白百何与剧组所有人都是非常和谐的氛围,没有任何冲突。

至于张律的卖惨与诋毁也是没有的事情。
而关于奖项的运作,更是不可能的。
张律直接表示:
一个奖项的公允与否,是所有人都会关切的事情。如果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被说成是运作的,甚至被当成谈资,我觉得评委的工作没有得到尊重,他们也会伤心。

张律与彭瑾都反复强调,白百何是一位非常优秀、敬业、努力的演员。
张律还明确表明,白百何还是自己电影拍摄中多次灵感的来源。
只是因为「信息差」,导致双方出现了误会。
对于这番回应,仍旧有很多人坚定认为,作为「权力」的上位者,导演与制片人的回应也不过是避重就轻。


不过也有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白百何那篇指控,觉得其中是情绪大于证据,也存在不少语焉不详的地方。
于是两个立场的人,开始要求对方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11月9日,白百何的工作室果真拿出了一份时间线和聊天记录。
并要求导演与制片人不要「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甚至无中生有」。

然而,这次白百何方的回应,却受到了更多的质疑。
一方面,她给出的时间线与聊天记录,反而证实了导演与制片人所说的话。
如其中釜山联系白百何本人沟通流程,她让对方联系自己的工作人员,而在东京联系了工作人员,白百何却又表示剧组不和自己沟通。



另一方面,工作室只放出了召回的消息,却唯独没有放出20:20让她回国的关键内容。
这就很难不让人多心。


这一来一回的回应,不断地证明与质疑,彻底将这个事情推向了罗生门的境地。

因为仍在发酵中,对于这个事情鱼叔也不好轻易做结论。
但有些事情却能直接说明白。
首先,那些关于电影节运作的阴谋论,完全不可信。
别的先不说,我们就看最早那条有关沪圈运作王传君得奖的传言。
我们大可不管「沪圈」这样虚无缥缈的标签,就看王传君得奖这事儿究竟是否挤占了白百何得奖可能。
这个问题本身就像一个悖论,十分可笑。
就鱼叔所知,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各类国际电影节,都没有明确或不成文的规定说一部电影不能男女主同时得奖。
在1999年第十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西班牙电影《天涯寻梦》就同时获得最佳男演员与女演员的奖项。
仅是这一事实摆出来,就足够打脸传言。

另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东京国际电影节只有最佳男女演员,而非最佳男女主。
这就代表着,评委们所要关注的,只有演员们的表演如何,而非戏份多少。
同样身为本届东京电影节评委的华语女演员桂纶镁,在采访中也明确说道,在本次评选的作品中,男演员们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正因如此,王传君的表演就一下被突出出来。

而另一个赛道的女演员,可以算得上竞争激烈。
《地母》《春树》《恒星的另一边》《深度安静》《我们意外的勇气》这些电影都算得上完全聚焦女性的「大女主」故事。
最终花落《恒星的另一边》两位日本女演员的身上,肯定也是经历了多方位的考量得出的结果。

《恒星的另一边》两位主演福地桃子(左)与河濑直美(右)
能有这样的猜测,也是因为,很多人其实对国际电影节评奖机制不太了解。
国际电影节的评选过程,并不完全公开透明。
评委们要从电影本身、文化表达、国别差异等多方面维度去审视。
其中包括评委之间自身的差异也会有所影响。
这就不得不再提一句,因为白百何事件又被人谈起的辛芷蕾威尼斯封后事件。

当初关于赵涛为她「撕奖」的讨论中也说过。
所谓的「撕奖」,也不过是赵涛作为中国评委,能够通过翻译、讲解、介绍让其他国家的评委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故事的内涵,从而能够更全面感受演员的表演。
这是「撕奖」,而不是「运作」。
话再说回来,如果一个国际奖项,能随便运作就影响结果,那么它的权威性和含金量也值得我们怀疑一下了。
更不要说《春树》只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又如何调动所谓大资本来进行运作呢?

除了这些一眼就看破的谣言,这次的事件中也许真的存在误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件双方已经将自己能给出的信息、态度明确表达出来。
即便白百何方并不认同「信息差」的结论,但从她给出的聊天记录来看,其实也的确存在缺失与模糊的地方。
演员和剧组之间没有做好沟通工作导致这样的误会,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信息缺失之下,大众的想象力为这件事儿狠狠加了一把火。

说到底,白百何这件事儿,能够发展到现如今场面,更多的是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拿着零零散散的线索和证据,拼凑出一个自己更相信的结果。
要知道,阴谋论总是能一下子点燃大众吃瓜的热情。
当人们已经在内心预设结果,然后进行反推,其实只会距离真相越来越远。
更何况,舆论场里,真相往往让位于情绪。
明明大家都不是真的认识事件中的人,细节也尚未厘清,审判已然开始。
现在来看,王传君、文晏等人遭受的网暴着实有些无辜了。

不过,这次的事情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作为公众人物、粉丝众多的明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为自己争取权益当然是好的。
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清楚完整地表达。
因为,他们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很有可能掀起舆论的失控。
再说句不好听的。
华语电影能够在国际电影节得奖本来是件好事。
可就因为一条微博,掀起一场网络审判。
有人主张有人举证,将一场本该属于荣誉的庆典,硬生生演变成全民猜谜游戏。
最终没人再在意电影的本身,实在可惜。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助理编辑:旺达的托马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