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一边倒地为刘嘉玲叫好,因为他们关心保健品真假(这里面水最深了),而且每个人都在电商平台上有过被欺骗的经历。从“明星同款”到“保健品虚假宣传”,欺骗式营销已成常态。
前文回顾:
在流量为王的电商平台上,明星肖像权真的不过是商家们随意取用的免费广告牌?
“这么严重的侵权,欺骗消费者,是@淘宝 @天猫 你们的市场营销策略吗?”2025年11月10日,刘嘉玲在微博上直接艾特淘宝和天猫官方,甩出了一张淘宝商家盗用梁朝伟肖像宣传保健品的截图。

ENCARE海外旗舰店或许没想到,这次他们惹到的是敢说敢做的刘嘉玲。
商家辩解称“赞助了节目就有使用权”,却被刘嘉玲直接怼回:节目赞助不等于个人代言。
这场看似普通的侵权纠纷,揭开了电商平台长期纵容商家侵权的潜规则。
1
事件发酵的速度超乎想象。
刘嘉玲下午两点发博,商家四十分钟后火速下架梁朝伟宣传图,五分钟后鲁豫的图片也被删除。这种“秒跪”姿态,反而证明了商家的心虚。

这已经不是梁朝伟第一次被这家店侵权。调查显示,该店铺半年内就曾盗用梁朝伟形象宣传酒类。侵权成了习惯,道歉成了套路,这次不过是故技重施。
在2025年7月,刘嘉玲方已就类似事件发过律师函。但显然,平台的处罚不痛不痒,商家的侵权有恃无恐。
这才有了今天这条微博。
当一个影后都需要亲自下场维权,普通消费者的处境可想而知。
网友一边倒地为刘嘉玲叫好,因为他们关心保健品真假(这里面水最深了),而且每个人都在电商平台上有过被欺骗的经历。从“明星同款”到“保健品虚假宣传”,欺骗式营销已成常态。

2
在AI技术能够一键换脸、实时美颜的时代,淘宝平台却识别不了一张明显的明星侵权图片?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平台可以精准地根据你的聊天记录推荐商品,可以判断你手指的每一次滑动意图,却识别不了首页上巨大的梁朝伟照片。这不是不能,是不为也。
同一时间,淘宝的“霸屏广告”却技术娴熟——手指轻触即跳转会场,关闭按钮设计得如同密室逃脱。平台把最好的技术用在逼你消费,最差的态度用在维护权益。
真是太厉害了!
商家侵权成本低得可怜。盗用一张明星照片,可能带来成百上千的订单;即使被投诉,也不过是下架了事。“先侵权再道歉”成了性价比最高的营销策略,这样的算盘,商家打得噼啪响。
而这背后,是淘宝的“放水养鱼”生意经。
3
淘宝对商家的纵容由来已久,这背后是流量生意的基本盘。
海量商家意味着海量广告收入,平台如果进行严格监管,可能吓跑“金主”。
当刘嘉玲直接质问淘宝是否将侵权作为营销策略时,她实际上戳破了一层窗户纸:混乱某种程度上是平台的需要。过于规范的环境,反而会影响平台的“活力”。
淘宝和天猫,都很爱钱。这可以有,但要取之有道啊。
刘嘉玲的维权之所以立竿见影,因为她是刘嘉玲。普通消费者面对侵权,往往陷入“追一只鸡得杀一头牛”的尴尬。
看看我之前的维权,可比刘嘉玲难多了:
我还是个自媒体V呢,普通人咋办呢?
取证、举报、等待处理,每个环节都在消耗维权者的时间和精力。而商家可能在此期间已经完成资金转移、店铺关闭、重新注册的全流程。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这一不对称格局始终未变。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涉事品牌ENCARE的商标权本身就有问题——其申请的“ENCAR”商标多数已被判无效或驳回。一个自身法律风险重重的品牌,却敢公然盗用明星肖像,这何尝不是平台审核缺失的恶果?
平台总是强调“技术中立”,但技术从来都不中立,它服务于设定规则的人。当算法只推荐爆款而不鉴别真伪,当流量只追逐热点而不问是非,平台已然做出了选择。
4
刘嘉玲这一问,问的不只是一张侵权图片,更是平台的价值选择:要的是短期GMV,还是长期的商业信誉?
事件以商家删图告终,但梁朝伟的照片下了架,明天还会有刘德华、周润发的照片继续出现。只要平台的激励模式不变,侵权式营销就不会消失。
杭州市监局已对淘宝“霸屏广告”展开调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真正的改变,需要来自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来自更多“刘嘉玲”的大声疾呼,来自平台终于明白:水能载舟,亦能煮粥的商业常识。
当每个消费者都学会像刘嘉玲那样较真时,电商平台才能真正告别野蛮生长。否则,今天下架的是梁朝伟的照片,明天损害的将是整个电商行业的信誉。
商业的终极智慧不是聪明,是诚实——这个简单的道理,似乎还需要更多案例来提醒。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知情人透露当年明月“发疯”细节》已404,还没看的朋友可关注“智识漂流”公号,在智识漂流公号输入“当年”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