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八套的新剧《四喜》可真是一炮而红!
才开播十几分钟,收视率就像坐上了火箭,“嗖”地一下冲到了3.1%。

这个数字在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可不多见。
观众连着追了两集,忍不住拍大腿:“这剧也太好看了吧!”

剧情紧凑得跟短视频似的,一秒钟都不舍得快进。
但最让人惊喜的还是演员们的演技,简直是给剧情加分不少。
可是,就在所有人演技都在线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显得格外扎眼。

老戏骨对拼看的过瘾
童瑶演的沈明珠在第一集里有个特别打动人的场景。
丈夫想要她放弃工作照顾家庭,她眼里含着泪,却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
声音微微发颤但语气坚定地说:“我有我的追求。”就这一个镜头,就把现代职业女性的两难处境演活了。

蒋欣演的姐姐更是精彩,她发现丈夫出轨的证据,没有大哭大闹,而是静静地坐在沙发上。
她的手指轻轻敲着茶几,眼神从震惊到心痛再到决绝,层次分明。
最后蒋欣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冷静地联系律师。

这一连串的表演,把角色外刚内柔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恶婆婆,而是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道理。

比如岳红演的婆婆坚持要儿媳妇辞职回家,理由是“孩子前三岁最重要”。
虽然观念传统,但却能让人理解她的出发点。
许娣这次演的妈妈也让人眼前一亮。

她不再是《我的前半生》里那个有点懦弱的妈妈,而是变得特别有主见。
有一场戏是她发现亲家母欺负自己女儿,直接上门“理论”,语气不卑不亢。
既维护了女儿,又没撕破脸皮,演技真是收放自如。

这些好演员在一起演戏,就像是高手过招,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看得人特别过瘾。
黄明昊一出现,画风就变了
可是,每当镜头转到黄明昊演的沈明辉时,整个剧的画风就突然变了。

不管是要表现开心、惊讶还是生气,他永远都是同一套表情。
剧情是倪大叔偷偷找他,想让他去帮一个老人“哭丧”。
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请人去帮忙哭灵。

这本来应该是场很有意思的戏,能展现角色的机灵和那点“小聪明”。
可黄明昊的表现真是让人失望。

一个演员毁了口碑
全程一个表情,眼神空洞,黄明昊一出场就让无数观众忙换台。
他完全没演出少年人那种,又想做坏事又怕被发现的紧张和兴奋。
对比倪大叔自然生动的表演,简直是天壤之别。

本该是展现年轻人活力的轻松场景,可他说台词磕磕巴巴,表情僵硬,一点都不自然。
观众看着都替他着急,更别说感受角色之间的默契了。
最尴尬的是,剧组还给他安排了一场在台上唱歌的戏。

可能是想扬长避短,毕竟他是偶像歌手出身。
可结果呢?在剧情里显得特别突兀,不但没加分,反而更暴露了他的演技短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演技反差”?

看着黄明昊在戏里的表现,很多观众都在问。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现在影视圈的一个普遍现象,流量当道。
像黄明昊这样的偶像明星,自带粉丝和话题度,能帮剧集吸引年轻观众。

现在拍剧成本这么高,制作方要考虑收视率,要拉广告,压力很大。
请流量明星确实能降低商业风险。
而且平心而论,黄明昊也不是完全不会演戏,只是现在的他可能还撑不起这么重要的角色。

话说回来,年轻演员都需要成长过程。
很多现在的老戏骨,年轻时也演过青涩的角色。
一上来就给重要角色,就像让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去参加马拉松,不仅为难演员,也对作品不负责。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随着观剧经验越来越丰富,大家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
光是靠明星阵容已经不够了,剧集质量才是王道。
在《四喜》的弹幕和评论区,能看到很多观众都在讨论黄明昊的演技问题。

“这么好的剧,为什么非要塞个不会演戏的”
这些评论虽然直接,但也反映出现在观众的真实想法。
大家愿意为好作品买单,但也不愿意将就。

其实观众不是不能接受年轻演员成长,而是希望制作方能够更负责任。
如果觉得某个演员有潜力,可以从小角色开始培养,或者安排专业的表演指导。
《四喜》的整体质量确实不错,但黄明昊的演技问题也给行业提了个醒。

对于年轻偶像来说,要认清自己的定位。
如果想在演艺道路上有长远发展,就要沉下心来磨练演技,从小角色做起,逐步积累经验。
多看质量好的作品,多给认真演戏的演员鼓励,这样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结语
《四喜》才刚刚开播,剧情如何发展还不好说。
也许黄明昊在后面几集会有进步,也许制作方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但无论如何,追剧的乐趣不仅在于剧情本身,还在于能看到演员们的不同演绎。
希望未来的影视圈能够少一些“流量至上”,多一些对演技和质量的追求,让观众能看到更多真正优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