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四喜》中,沈明珠的命运像是一列失速的过山车。从谈婚论嫁到孤儿寡母,从嫁入豪门到意外丧偶,短短数日间,她的人生经历了从婚礼到葬礼的急转弯。
命运齿轮的转动,演绎出了天崩开局的剧情。
本来,沈明珠与冯建奇是一对卿卿我我、恩恩爱爱的小情侣。在历时三年的恋爱长跑后,两人终于迎来了结婚生子、双喜临门的大事件。

冯建奇家境优渥、宠妻狂魔,沈明珠自信阳光、积极向上,这对小夫妻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冯建奇不是盛气凌人的公子哥,沈明珠天生是温柔贤淑的俏佳人,这样的两个人,干什么都是异常地合拍。
领过证、见家长、试婚纱、订酒店,眼看着小夫妻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谁料冯建奇却在救人时意外溺水、撒手人寰。
前一秒还憧憬着白头到老,下一秒就变成了独守空房,沈明珠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在冯建奇离开后,沈明珠来不及悲伤,就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胎儿留还是不留,孩子生还是不生。
冯建奇去世之前,冯家人对沈明珠这个儿媳妇日常挑刺、习惯找茬,尤其是未来婆婆何丽华,处处显露出人上人的优越感。沈明珠主动改口叫妈,她说还没办婚礼、只能叫阿姨;双方家长坐下来谈婚礼,她说双方各办各的、互不打扰。

彼时的何丽华,连眼角的余光,都不屑在沈家人身上多作打量。在儿子意外丧生之后,冯家人的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冯建奇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如今他英年早逝、命丧黄泉,冯志、何丽华夫妇只能影帝影后附体,求着沈明珠把腹中的胎儿生下来。
以前的公婆,横挑鼻子竖挑眼;现在的两人,一把鼻涕一把泪。
为了说服沈明珠,何丽华既打感情牌,又承诺过户房子;在沈明珠被无良自媒体包围之后,准婆婆又主动邀请儿媳妇回家居住。冯家人不但有钱更想有后,因此,孕妇沈明珠过上了大补三六九、小补天天有的生活。

乍一看,公婆对沈明珠确实不错。只是,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冯家的日子里,沈明珠过得并不开心,婆婆本就是控制欲超强、优越感爆棚的豪门阔太,她对沈明珠一不尊重、二不关心,她所有看似的殷勤,都是为了腹中的胎儿。
以前的沈明珠,虽然也会面临婆婆的嘲讽和刁难,但身边有冯建奇负责转移火力,因此,即使婆婆习惯口吐芬芳,但总有老公保驾护航。
如今,沈明珠失去了冯建奇,就再也没有了防火墙。因此,在冯家的几天,沈明珠感到满满的窒息和深深的无力。最终,她还是回到了熟悉的家里。
从表面上看,沈明珠与冯家人的矛盾,只是源于冯建奇见义勇为、溺水身亡的悲剧。假如,冯建奇还在、小两口结婚,沈明珠的悲剧或将就此改写,她或许分分钟就能迈上人生巅峰、变身豪门贵妇。

只是,一切的因果循环,永远都是偶然中的必然。沈明珠在冯家的遭遇,看似是去父留子的困境,实则是阶层差距的必然。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在当代女性的观念里,婚姻是实现阶层跃升的最佳捷径。因此,大多数女性口中的婚嫁条件,默认的潜台词是男方的物质条件。
追求上嫁,似乎是所有女性的共识。
只是,婚姻永远不是两个人1+1=2的结合,而是两个陌生家庭的结合。家庭条件一般、出身相对贫寒的女性,出嫁前往往都是做着贵妇的美梦,但在成婚后却总是陷入保姆的困境。

剧中的沈明珠,恰恰就是上嫁的女性。在沈家,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的宝贝疙瘩,老沈夫妇秉承着儿子穷养、女儿富养的原则,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予了女儿最好的物质条件。
沈明珠学习好、颜值高、弹钢琴、会游泳,工作体面、情商在线,她固然是才华与颜值齐飞的都市丽人,但这一切在冯家人看来不过如此。
剧中,何丽华有一句口头禅——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在她的眼中,沈明珠爱上儿子、嫁入冯家,不过是攀附豪门、一步登天。
门第的差异,让冯家人对沈明珠缺乏尊重,神态表情写满不屑,言语之间夹枪带棒。因此,即使冯建奇没有英年早逝,沈明珠在婚后的生活、在冯家的处境都是闭着眼睛就可以想象的。

价值观的不同、话语权的失衡,这是所有上嫁女性逃不过的宿命。
上嫁不是最优解,那么下嫁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女性,在择偶时嫁给了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远不如自己的对方,仿佛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进而换取婚后的理解和尊重。
这显然是另一个误区。
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和上嫁相比,下嫁是更差的选择。下嫁的风险不仅是精准扶贫式的沉重包袱,更加可怕的是男方的价值观和自尊心。
双方成长环境的不同,必将造就不同的价值观。从消费打卡到处世哲学,这种根本性的冲突,不仅无法用爱情来稀释淡化,反而会消耗彼此的感情。久而久之,受挫的自尊心和冲突的价值观,会催生出反噬己身的凤凰男。

无论是沈明珠,还是你我他,选择一段婚姻,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一个理想的伴侣,永远是经历相似、家境相当、同频共振、三观一致的队友。
对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我只想说——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最好的婚姻是门当户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