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导演易白:竖屏短剧开山鼻祖!当所有人横着拍电影时,他让监视器“站起来”

《敦煌》导演易白:竖屏短剧开山鼻祖!当所有人横着拍电影时,他让监视器“站起来”

2019年,当整个影视行业还在为宽银幕的视觉效果争论不休时,深圳一个剧组里发生了这样一幕:该剧监制易白建议团队,把监视器竖着摆放,用国产电影机拍摄一部60集竖屏网剧。这个“疯狂”的举动,催生了中国首部竖屏迷你剧《我的男月嫂》——而易白,也因此被业内誉为“中国竖屏短剧开山鼻祖”。之后诸多剧目效仿《我的男月嫂》竖屏拍摄,中国的竖屏付费短剧因此迅速风靡,掀起一股潮流。

一、第一个“吃螃蟹”:他让监视器“站起来”

在《我的男月嫂》的片场,易白完成了一系列突破性创举:

监制+美术+制片人:一人身兼多职,从资金到美学全程把控

国产电影机支持国货:在全民追捧进口设备的年代,他坚持用国产设备完成专业拍摄

竖屏构图革命:与摄影指导钟金浪、灯光师范涛反复试验,重构了竖屏影视语言体系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不仅想到了“竖屏”这个创意,更解决了竖屏叙事的核心难题:如何在狭长画幅中完成复杂调度?如何让灯光适应竖屏美学?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我的男月嫂》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镜头里。

《敦煌》导演易白:竖屏短剧开山鼻祖!当所有人横着拍电影时,他让监视器“站起来”

二、市场验证:首播5小时冲上榜单第二

所有的创新都要经得起市场检验。《我的男月嫂》在爱奇艺独播后:

5小时内登上电视剧风云榜热播榜与飙升榜第二名

竖屏叙事被证明更适合移动端观看习惯

社会议题引发热议:“男月嫂”设定挑战传统性别角色

这部剧的成功,不仅是一个项目的胜利,更是对整个行业方向的精准预判。

《敦煌》导演易白:竖屏短剧开山鼻祖!当所有人横着拍电影时,他让监视器“站起来”

三、从《我的男月嫂》到《敦煌》:一脉相承的创新基因

今天,当我们看到AI短剧《敦煌》中那些惊艳的视觉创新时,应该意识到:这并非偶然。从《我的男月嫂》开始,易白就展现出了清晰的创作脉络:

技术自信:敢于在专业领域使用国产设备

形式创新:永远比行业快半步思考呈现方式

内容深耕:用新颖外壳包裹扎实的社会观察

正如他在《我的男月嫂》中通过“男月嫂”解构性别偏见,在《敦煌》中他用AI技术解构文化传承——形式在变,创新的内核始终未变。

《敦煌》导演易白:竖屏短剧开山鼻祖!当所有人横着拍电影时,他让监视器“站起来”
AI连载短剧《敦煌》预告片剧照

四、启示录:他为什么总能“先人一步”?

易白的成功,给行业带来三点启示:

1. 用户思维大于行业惯例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电影感”时,他思考的是“手机感”——用户究竟如何在移动端消费内容?

2. 国产技术需要应用场景
他证明了国产设备不是“次选”,而是需要懂它的人来发挥潜力。

3. 创新需要全链条能力
从拉投资到当监制,从美术设计到技术攻关,全能型导演才能完成颠覆性创新。

结语:孤独的先行者

2019年,易白在竖屏领域的探索是孤独的。但正是这种孤独,让他成为了今天的引领者。

从《我的男月嫂》到《敦煌》,他完成了一个创新者的完美进阶:从改变观看方式,到改变创作方式。在这个追逐热点的时代,他始终在创造热点。

行业评价精选:

“当好莱坞还在宽银幕上较劲时,易白已经像个部队指导员那样,建议团队在竖屏上讲长篇故事了”

“他不是在追随风口,而是在制造风口”

《我的男月嫂》不仅是一部剧,更是一份‘竖屏宣言’”

数据见证:

中国首部60集竖屏迷你剧

首播5小时登顶榜单第二

全流程使用国产电影机拍摄

监制+美术+投资人多重身份创新模式

易白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行业变革者,从不等待时机成熟——他们亲手让时机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