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nny S. Li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Variety(2025年9月20日)
继巩俐与叶德娴之后,辛芷蕾成为第三位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沃尔 皮 杯)的 华人演 员,她凭借在影片《 日掛中天 》中 精彩 的表演获得这一殊荣。

《 日掛中天 》(2025)
这部由蔡尚君执导的作品(蔡尚君曾凭借《人山人海》于2011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导演奖)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迎来亚洲首映。
在片中,辛芷蕾饰演曾美云——一个被难以言说的过去与旧情人纠缠的女性,而后者掌握着她的黑暗秘密。对于在中国影坛打拼近二十年、始终怀抱国际舞台梦想的辛芷蕾来说,这次威尼斯电影节的肯定无疑是朝着那个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问:自从你获得沃尔皮杯已经过了几天,心情有什么变化吗?现在感受如何?
辛芷蕾:我的情绪一直起起伏伏——有时觉得自己像在云端飞翔,有时又降回地面。一切都像一场梦。直到现在,我仍然难以相信这是真的。过去几天里,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中国媒体有很多报道,但大多集中在我个人身上。而我现在最强烈的感受其实是一种不安——我希望大家能把注意力转向我们的电影。能拿到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当然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我也真心感谢大家的祝贺。但我更希望焦点能回到电影本身,让这部作品得到应有的关注。

问:第一次阅读剧本时,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影片的筹备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美云这个角色又是什么吸引了你?
辛芷蕾:我们是从去年开始的。导演通过一位共同的朋友联系到我,把剧本发给了我。我在读完的那一刻就知道,我必须演她。虽然这个故事并没有特别大的情节起伏,但它以如此细腻、深刻的方式刻画了人性。这让我觉得与众不同。它的核心其实是关于人性,讲述两个普通人之间的道德困境,以及他们在善与恶之间的挣扎。
这个角色正是我一直在等的那种,一个有血有肉、内心世界极其复杂的女性角色。无论是剧本本身,还是人物塑造,都深深吸引了我。导演多年前已经在威尼斯获得过最佳导演奖,但我并不是抱着得奖的心态才接下这个角色的。真正促使我参与的,是这个故事本身,以及我一直梦寐以求去诠释的这样一个人物。

问:演这个角色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有没有哪一场或几场戏让你印象最深?
辛芷蕾:一开始最大的挑战是理解美云这个人物,因为剧本本身相当特别。我们的编剧非常有才华,他们塑造出了一个在中国电影中几乎从未出现过的女性形象,我们先要学着理解她。
这个角色要求我完全沉浸其中,这本身就很困难。我们拍摄的节奏很快,时间也非常有限——整个拍摄不到五十天。我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进入状态,理解故事,并将剧本中那些更深层的情感和意义表现出来,让观众能够与之共鸣。我必须拼尽全力。

在拍摄过程中,有很多场戏都很难忘,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场戏,那段在长途车站的长镜头其实是花了一整天拍完的。我记得那天行程非常紧凑,我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进入正确的情绪状态——那种情绪必须瞬间到位,这让这场戏格外具有挑战性。那一天我几乎整天都处在情绪崩溃的状态。但这不仅仅是接近崩溃、虚脱的感觉,还夹杂着一种无力感,如何在它们之间找到平衡非常艰难。
那天的拍摄是断断续续进行的,所以我没法在中途吃个午饭或稍微离开一下就轻松回到角色的状态。那一天我们几乎是在和阳光赛跑。我们的电影名是《日掛中天》,导演希望把最后一场戏放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来拍,为此我们必须在下午三点前完成全部拍摄。节奏非常紧张。我们的摄影指导非常出色——尽管时间紧迫,他仍然精准地捕捉到了演员的表演。那一天的一切都让人难以忘怀。

问:你提到进入角色的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你有没有什么方法或技巧,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投入角色?
辛芷蕾:对我来说,进入角色其实只有一种方式:去理解她,并与她共情。我一直认为,如果在表演时你总是不断地在问「为什么」,那也许说明这个角色并不属于你。在拍摄前,我和导演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对角色的内心世界也有了完整的理解。

问:大家都知道你的性格开朗直率,而美云则因为经历过痛苦而显得更为忧郁。你觉得在性格或人生经历上,你和她之间有相似之处吗?
辛芷蕾:我觉得导演挺有趣的,他说在看了《花儿与少年》第五季之后,就觉得我和美云之间有些相似。我当时想了很久,其实无论是在生活经历还是成长历程上,我和她都没有太多重合的地方。
但如果谈到人性,以及她内心更深处的东西——她的思想与情感——美云不仅像我,其实也像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我的意思是,当一个人陷入自己造成的道德困境时,都会产生一种内疚感。我在表演时也借鉴了一些自己的童年经历,比如和父亲有关的事情,那些让我感到愧疚的片段。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美云和我确实有相似的地方。

我也和蔡导讨论过这个问题:人们表面上看起来快乐、生活正常,但在内心深处,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某些人、某些事怀有一种愧疚。我对这种感觉非常能感同身受。美云有一种非常鲜明的特质,而她最像我的地方,正如我们在剧本中写的那样——她始终向前看。无论生活扔给她什么,她都继续前行,努力去活。这大概是我跟她最大的相同点。
问:你在拍摄前和导演关于这个角色的确聊了很多,那他在片场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辛芷蕾:片场的氛围其实非常轻松,因为我们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这让整个拍摄过程非常顺利。由于我们在前期已经进行了大量沟通,在片场反而不需要说太多。

他给演员留出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如果演员想在角色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者尝试一些超出剧本的即兴表演,他都会全力支持。即便他当下可能觉得某个想法未必完全合适,他仍然会鼓励我们去尝试、去探索自己的创意。这一点让我非常感激——他从不限制我的想象力,而是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去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同时我们之间始终相互信任。
问:你加了哪些自己的表达?
辛芷蕾:其实我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想法。比如商场那一场戏——我一边化妆、一边跟葆树(张颂文饰)说话,准备去做直播带货,剧本里本来没这个细节。
在片场时,我觉得如果那场戏只是两个人面对面地说话,可能不够丰富。当美云回忆自己的痛苦、诉说过去时,她的肢体语言往往会先于言语表达。所以我就问导演,能不能让我在准备直播、化妆的过程中说那段台词。导演说:「可以啊,我们试试看。」他给了我很大的空间,整个创作氛围非常好。甚至我在直播时说的那些台词剧本里也没有,他完全让我按照自己对真实直播的想象去演。我之前看过一些带货直播,那些印象也都被我带进了表演中。

问:你是第三位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华人演员。你之前提到,巩俐通过共同的朋友向你表示了祝贺。一路走来,有哪些演员是你所仰慕、希望向她们学习的?
辛芷蕾:太多了。像巩俐、张曼玉这样的中国演员,以及像杨紫琼这样的国际影星,都是我非常敬佩的人物。当我刚进入这个行业时,她们已经是我心中的榜样与偶像。
我在国外遇到过的最有影响力的演员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是2016年,我带着《长江图》去柏林电影节时。她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表演层面的。那一刻,她作为评审团主席登上舞台,全场观众为她起立鼓掌,持续了整整十分钟。我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甚至流下了眼泪。

《长江图》(2016)
那时我心想:「有一天,我也想成为像她那样的演员。」因为她身上那种令人由衷敬重的气度以及因成就带来的从容,令人难以忘怀。她在台上笑得那么自然、那么快乐——那一刻我明白了,我也想成为这样的演员。那次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问:你在微博上曾发布过一张和她拥抱的合照。那一刻与她见面、互动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辛芷蕾:当时我们其实没法真正深入交流,因为我的英语不太好,所以只能用一些简短的句子表达。但她一直在鼓励我,对我说我做得很好,要继续努力。她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长辈,温暖、宽厚,从不吝啬拥抱,对每一个遇见的人都一样真诚。

我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看过《廊桥遗梦》。那时我还不懂什么爱情或感情,更别提那部电影讲的是一段「婚外恋」的故事。可那部电影依然深深打动了我,我哭了很久。
那时我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哭——那些情感虽然我当时还无法完全理解,但它们依然触动了我。随着年纪增长,我渐渐懂得了电影中情感的复杂之处,现在我终于明白,自己当年为什么会流泪。

《廊桥遗梦》(1995)
问:你在《日掛中天》中的表演与以往的作品截然不同。未来,你希望挑战哪种类型的角色或电影?
辛芷蕾:我很难回答某个具体的角色类型。如果是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有人问我想演什么类型的片子,我大概也说不出来。美云只是一个在广州卖服装的普通女人,但这个角色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有挑战性了。对我而言,关键不在于题材或类型,而在于角色本身的深度与复杂性是否足够吸引我,让我愿意走进她的世界。
我其实没有特别去想,以后想演哪种具体的角色,但有一种类型我非常想尝试,就是像杨紫琼那样的动作角色。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演一个女战士,我希望趁着自己还有体力的时候去实现这个愿望。当然,我希望这个角色依然立体且有深度。前段时间我看了网飞的动画剧集《蓝眼武士》,我非常喜欢。如果有一天它被改编成真人版,要是我能演那个女主角一定会特别有趣。

《蓝眼武士》(2023)
问:在你拿了最佳女演员之后,很多人翻出了你2018年的微博,你开玩笑说自己是「国际巨星」。如今你真的成为国际瞩目的演员了,是否为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比如想拿更多奖项,或与更大的导演合作?
辛芷蕾:我在获奖感言中提到「国际巨星」那句话,其实只是回应当年那个调皮的自己。老实说,我离「国际巨星」还差得远——我只是拿到了一个国际奖项而已,所以请大家不要那样称呼我。真正的国际影星,比如巩俐、张曼玉、杨紫琼、章子怡、周迅,她们都有很多让世界观众熟知的作品。而我距离那样的成就,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关于将来,我希望把这次的沃尔皮杯视为一个新的起点。我希望能够塑造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并最终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演员。不仅仅凭一部经典作品,而是能参演多部经典电影。我觉得这次获奖不仅是我个人的成就,更是中国电影令人振奋的时刻。时隔多年,又有一位中国演员获得这个奖项,这向世界证明——中国电影依然充满活力,依然在前进。

问:今年十月,观众不仅会在多本时尚杂志封面上看到你的身影,你参演的新片《刺杀小说家2》也将在10月1日于中国上映。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
辛芷蕾:我和路阳导演的第一次合作是《绣春刀Ⅱ:修罗战场》。那时正是我人生中最低谷的时期,而他在很大压力之下仍然选择让我出演一个重要的配角。他对我充满信任,给了我极大的表演空间,也给了我巨大的支持。

《绣春刀Ⅱ:修罗战场》(2017)
作为一名电影人,路阳导演一直对动画世界和武侠题材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刺杀小说家》系列正是他构建宇宙的一种方式——一个拥有不同超能力、存在于平行维度的世界。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中国版的「漫威宇宙」。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当他第一次跟我提起这个项目时,我就说,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他,一定会参与这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