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在当年审理吴石将军案件时,三位主审官都倾向于无期徒刑。为什么蒋介石突然下了狠手,亲自下令枪决呢?我们翻开《蒋介石日记》就会发现,枪决吴石将军的那颗子弹,早在毛人凤的权谋局里装填了三年。

一、蒋介石日记

在1950年1月29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朝课后,修正军事教育制度演讲稿,召见人凤与孟缉后,再修正二十年庐山带兵练兵用兵之道演讲稿。

大队长的军事教育和用兵之道,世人有目共睹,自不必多言。

关键在于:“召见人凤与孟缉”这句话上。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人凤即毛人凤,孟缉就是叶翔之,在《沉默的荣耀》第二集就出现过此二人。

1月29日这天,就是整个案件的关键节点,“台工委”领导人蔡孝乾,在这一天第一次被捕。

毛人凤与叶翔之,在这个时间节点面见蒋介石,绝非偶然。他要用台工委高层的“捷报”,为自己的晋升铺路。

随后,蔡孝乾逃走之后,立刻引来了国民党的全面恐慌和全岛疯狂搜捕。

后来大家在电视剧中都看到了,蔡孝乾在回住所拿衣物时被捕。

谷正文发现了他身上那种写着“吴次长”的钞票,紧接着就是蔡贡献出了“南方陈太太”的线索。

按照时间节点:朱枫在2月26日夜间,吞金自尽。被敌人发现之后,用飞机运回岛上抢救。

事实上,即便是没有朱枫的供词,保密局已经传讯和扣押了聂曦上校,毛人凤就已经开始着手对付吴石将军了。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二、蒋介石定律

在2月27日这天夜里,吴石将军的夫人王碧奎首先被捕。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回忆录:

蒋介石开始训话:“敌人就在你身边,你们却不知道他就是奸匪,像你们这样麻木不仁,怎么会成功,你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奸匪就在你身边……”

前前后后,他一共训了将近一个小时话,没有草稿,而且,除了啜饮开水外,很少停顿。

最后,他替自己的讲话下了一个结论,“你们要知道,丈夫是奸匪,太太不一定会是奸匪;但是,反过来,太太是奸匪,则丈夫就一定是奸匪。”

我私底下称它为蒋介石定律,除了李友邦于民国四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为它而死外,后来,更有许多特工人员任意援用,在毫无具体证据的情况下,制造了许多冤案、错案。

这段回忆录中出自李敖《白色恐怖述奇》,文章中的“我”,正是谷正文。
看似荒唐的“蒋介石定律”,却暗含着蒋家王朝的统治逻辑。白色恐怖时期,该定律成为岛内特务们制造冤案的万能法宝。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按照《朱枫传》的说法,毛人凤还故意多等了一天,到了2月28日晚上,保密局的特务们从家中带走了吴石。

先抓将军的妻子,再抓吴石本人,也是毛人凤的“缓兵之计”,他要逼着这位抗日名将在慌乱中自露破绽。

实际上,毛人凤在一天前就拿到了逮捕令。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在1950年2月27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下午人凤报告吴石通匪有据,殊为寒心,令即逮捕。

然而,据当时负责抓人的“保密局”侦防组长谷正文在1994年发表于《传记文学》的一篇文章,同样证实了《蒋介石日记》中的说法。

“吴先一日已服用多粒安眠药,当时又以左轮枪自戕,乃就捕”。

也就是说:在“保密局”逮捕王碧奎的当晚,吴将军就服用了多粒安眠药,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想必是由于“保密局”已经对吴宅进行监控,他的异常很快被人发现后,立即入室逮捕,意识尚清醒的吴石又拨出左轮枪,对准自己。

然而,将军的努力没有能奏效,手枪被人夺了下来。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谷正文的这篇文章,刊发于该杂志66卷第1期《关于吴石案的一些补充》。如此看来,在恶运降临的紧急关头,吴石这位勇敢的抗日将军,也像朱枫那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死抗争”。

有时候,求死比求生需要更大的勇气。

毛人凤对于朱枫还是优待的,他们对于吞金之后的朱枫“实施紧急救治,始获保全性命,旋即一面予以疗养优待,一面进行政治说服”。

也就是说,保密局企图以“攻心”和“感化”来劝降朱枫,结果朱枫用十行纸写了“一大本回忆录”,讲述了自己的入党经过。

对于敌人想要的情报,只字未提。

三、权利的盛宴

为了扩大受手中的权利,毛人风打算置吴石于死地。

按照资料显示,1949年7月间,蒋介石就亲自出马,召集各特务机关负责人及其嫡系,秘密成立了由蒋经国、唐纵、郑介民、毛人凤、毛森等人为委员的核心组织“政治行动委员会”,统一情报工作。

表面上,这是情报系统的“大整合”。

实际上,这是老蒋与小蒋,父子间情报系统的分赃和让渡。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毛人凤代表保密局,郑介民代表国防部二厅,张镇代表宪兵特高系统,叶秀峰代表中统,毛森、陶一珊代表警(察)、保(安)、稽(查),彭孟缉代表警备司令部。

这群嗜血的鹰犬,在封闭的岛上,找到了新的狩猎场。

这就是《沉默的荣耀》中,我们通过吴石的视角,看到的岛内权利架构。

蒋经国被任命为“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直接控制情治机构、负责监督机密事务。此时,毛人凤作为“总裁办公室”的要员,位居一人(蒋经国)之下,万人之上。

更让毛人风感觉“如日中天”的是:在岛上,特工系统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乃至与军队、党务并称为蒋介石的三大支柱。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到了3月27日,蒋介石在做完早课之后,在家中召见毛人凤,听取了吴石案的意见。

蒋介石在听完意见之后,到了办公室首先就“先指示批核公事”。随后,蒋介石又听取了“李朋与洪國式二大案破獲之經過”。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在毛人凤的讲述下,蒋光头的后背都有点发凉:他在日记中写道:“更覺匪諜之嚴密精明可畏也”。

独裁者的恐惧,飞快地转化为对于情治系统的进一步放权。当天下午,蒋介石就召开会议,商讨香港情报组,加强跟英国进行情报合作。

这就是大队长的认知闭环,他宁可相信岛上藏着十万匪谍,也不愿承认民心尽失的事实。

四、刑场的令箭

到了1950年6月,蒋介石为了巩固地位,强化“整肃”气氛,突然宣布“吴石案”与“陈仪案”,一起处理。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早在1948年8月,陈仪就联合汤恩伯打算发动“浙江起义”,要求汤恩伯在解放军渡江时调转枪口。

没想到,汤恩伯却拿着陈仪的信,向蒋介石告密。

已经“下野”在浙江溪口养病的蒋介石,立即做出紧急措施,免去陈仪浙江省主席职务,并将其扣押。

光头在西安事变中心理阴影,终于在岛上扩撒成了大片的毒瘤。

在1950年6月3日,蒋介石在日记《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的第9条写道:审判陈仪与吴石案之宣判。

由此可见:恐惧是专制最有效的营养剂,枪毙陈仪和吴石就成了“镇压人心”的催化剂。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蒋鼎文任审判长,韩德勤、刘咏尧,任审判官的“特别军事法庭”开庭了。

整个宣判时间只有十分钟审判长匆匆问过四名“要犯”的姓名、年龄和籍贯后,就匆匆“宣示死刑判决,并称死刑已经最高当局核准,立即执行”。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这只是蒋介石事先安排好了的“法定过场”而已。

实际情况是,蒋介石亲自“核准”的《总统宁高字390084号》杀人密令已于开庭前一日送达“军法局”,蒋鼎文扮演的不过是个“照本宣科”的角色罢了。

毛人风也借助“陈仪案”与“吴石案”的并案,完成了对小蒋献上的投名状。

既能震慑党内异己,更要证明:这条老狗还能继续看家护院。

接踵而来的“整肃失职高级军政官员”的运动:尤其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胡宗南、李延年、李天霞,黄埔系几乎全是“罪臣”。

所以,6月10日的枪声必须响起,既要为“整肃失职将领”祭旗,更要掩盖军事溃败的真相。

《沉默的荣耀》:吴石被害的幕后真相,都藏在《蒋介石日记》里

白羽点评:电视剧《沉默的荣光》引发了两岸的激烈讨论,我们突然发现:毛人凤、谷正文们当年制造的“白色恐怖,最终成两岸了和平统一的“启示录”。

当年,吴石、聂曦、朱枫的鲜血渗进台北马场町的土壤,它浇灌的不只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归途,更在警示后人:任何用暴力封堵两岸统一的企图,终将被时代的洪流冲垮成历史的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