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提到《亮剑》里最让人热血沸腾又忍不住落泪的场景,骑兵连进攻绝对能排进前三。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当“骑兵连,进攻!”的呐喊响彻战场,马刀寒光与战士热血交织的画面,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抗战剧经典。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同样是这个名场面,2005年老版《亮剑》和2011年新版《亮剑》的呈现效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一个让人看得攥紧拳头热泪盈眶,一个却让不少观众直呼“出戏”,两者放在一起对比下差距简直太大了。

“老版《亮剑》骑兵连进攻”

老版《亮剑》的骑兵连进攻戏,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精致的服化道,却凭着“真实”二字直击人心。

这段戏的背景是独立团骑兵连在反扫荡中遭遇日军精锐骑兵联队,全连被围后拒不投降,从完整建制打到只剩连长孙德胜一人,仍坚持冲锋的悲壮历程。

而导演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把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血性拍得入木三分。

不仅如此,老版场景营造的真实感很逼真,战场选在荒草丛生的黄土坡,地面布满沟壑和碎石,骑兵冲锋时马蹄扬起的黄土扑面而来,连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硝烟和尘土的味道。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日军骑兵的装备透着实战的磨损,马刀上有使用痕迹,头盔上甚至沾着泥点。

而我方骑兵连的军装早已洗得发白,不少战士的衣服有破洞,但每个人的战马都打理得干净精神,马刀出鞘时的寒光格外刺眼。

这种“粗粝的精致”,让观众一眼就相信这是真实的战场,而非刻意搭建的布景。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除此之外,演员江水饰演的孙德胜更是把这个角色演活了,作为从西北军出来的老兵,孙德胜身上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江湖气,又有着军人的铁骨铮铮。

战斗刚开始时他骑马立于阵前,眼神锐利如鹰,喊出“骑兵连,准备战斗”时,声音洪亮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着第一轮冲锋连队伤亡过半,他的左臂被日军马刀砍中后,孙德胜依旧单枪匹马喊出“骑兵连,进攻”时,声音里多了几分沙哑,却更添悲壮。

而最经典的莫过于最后独臂冲锋的片段,此时全连只剩孙德胜一人,战马也受了伤,步伐踉跄。

对此导演给了他一个近景特写,孙德胜脸上沾满血污和尘土,左眼因伤口肿胀几乎眯起,嘴角却带着一丝决绝的冷笑。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虽然在一瞬间确实有对死亡的恐惧,但很快便调整好了状态,用尽全身力气举起马刀,朝着前方的日军冲杀过去。

这段戏的配乐也堪称点睛之笔,没有激昂的交响乐,只有简单的二胡旋律,悲怆中带着不屈。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看到孙德胜倒地时观众的情绪跟着剧情起伏,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很多观众表示,老版的骑兵连戏真是看一次哭一次,因为它拍出了“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的精神内核。

“新版《亮剑》骑兵连进攻”

虽然新版《亮剑》对骑兵连进攻戏进行了“升级”,服化道更精致,拍摄设备更先进,画面也更清晰,但偏偏丢了老版最珍贵的“魂”。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新版的剧情框架和老版一致,却在细节呈现上处处透着“刻意”,把一场悲壮的牺牲戏,拍成了一场略显浮夸的“表演秀”。

场景和服化道的“过度精致”是重要问题,新版的战场选在植被整齐的草坪,地面平整得像公园的绿地,骑兵冲锋时马蹄踩在上面几乎没有扬尘,更像是在进行马术表演而非战场厮杀。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而日军骑兵的装备崭新得发亮,马刀没有一丝磨损,头盔光洁如新,仿佛刚从仓库里取出来。

除此之外,我方骑兵连的军装面料不仅颜色均匀,就连破洞都剪得整整齐齐,像是刻意设计的“战损装”。

而演员的表演显得用力过猛缺乏灵魂,新版孙德胜的饰演者虽然外形硬朗,却没能抓住角色的精髓。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战斗开始时,他喊“准备战斗”的声音虽然大,却透着一股刻意的洪亮,眼神里没有老版的锐利,反而多了几分表演的痕迹。

最让人出戏的还是最后独臂冲锋的片段,新版用了大量中远景拍摄,很少有演员的面部特写,观众根本看不清孙德胜的表情变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冲锋。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妆容精致得像舞台妆,完全没有战场的沧桑感,他喊“骑兵连,进攻”时,声音洪亮却没有层次感,既没有战前的沉稳,也没有战中的悲壮,更像是在背诵台词。

还有就是新版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给马刀加了不必要的寒光特效,冲锋时还穿插了大量慢动作镜头,试图展现“唯美”的战斗画面。

这样的行为简直太离谱,要知道战争从来不是唯美的,这种刻意的“美化”,反而消解了骑兵连牺牲的悲壮感。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当新版孙德胜倒地时,虽然配乐突然变得激昂,但却和画面非常脱节,不仅没能调动情绪,反而让观众觉得突兀。

对比两版骑兵连进攻戏,其实差距远不止演技和拍摄手法,更在于创作理念的不同。

老版的创作核心是“还原精神”,导演和演员都明白这段戏的重点不是展现“冲锋”这个动作,而是传递“亮剑精神”。

同样是骑兵连进攻,新老版《亮剑》却是天差地别,网友:自取其辱

而新版的创作核心更偏向“复刻形式”,制作方只看到了老版的经典之处,却没能理解经典背后的精神内核,于是试图用更精致的包装来复制这个场景,却忽略了抗战剧最需要的真实感和厚重感。

而新老版《亮剑》的这一名场面,也给演艺圈很多导演提了个醒,一部好的抗战剧,从来不是靠精致的服化道和炫酷的特效,而是靠对历史的敬畏,靠真实的细节和饱满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