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由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国广电联合会、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出品,河南卫视具体执行制作的河南省重点文艺项目——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大禹治水》开机仪式,在河南信阳举行。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在开机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河南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为文化创作提供不竭源泉,大禹治水故事更是中原大地承载先民坚韧与英雄担当的精神史诗。多年来,河南广电始终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此次开机的《大禹治水》,是构建文化品牌矩阵、深化纪录片创作的新突破,期待这部作品能成为兼具多重价值的文化精品。

作为河南省委宣传部重点立项扶持的文艺项目,《大禹治水》以全景式、多维度,通过挖掘世界多个国家的洪水与后世文明关系,来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其跨文明叙事内核,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考的创作理念,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电联合会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

开机仪式上,中国广电联合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会长赵捷从专业角度对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强调要坚守历史真实、挖掘精神内核、创新表达形式,同时立足国际视野实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期待作品成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格局的精品。

中国广电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炜表示,中国广电联合会将全力支持项目创作,做好统筹协调、资源保障、学术支撑等工作,并联动全国播出平台推广传播,肯定河南台在历史人文纪录片创作领域的标杆地位。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肯定了河南台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认可其在传统文化创新呈现上的显著成果,希望河南台继续守正创新,加强文化资源挖掘与新技术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将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该片创新采用“神话溯源、史记考证、遗迹探寻”三位一体的内容架构,立足全人类历史文化宏观视野,带领受众回溯洪水尘封的古代文明、聆听千年治水传说、梳理治水工程铺就的文明脉络;同时,拟制作中、英、阿拉伯语三个语言版本,实现海内外同步传播,助力河南文化名片走向国际,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中国广电联合会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范卫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电联合会副会长孟冬,以及河南省广播电视局、河南广播电视台、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文心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大禹治水》摄制组等50余人齐聚现场,大家共同期待,以创新笔触解锁治水文化深层密码,借影像之力彰显地域历史厚度,激活河南文化IP活力,力争让该片成为承载中华文明、联通世界的文化桥梁,铸就兼具思想深度、艺术温度与国际传播力的精品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