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胖虎
陆春吾最近没太休息好。
《命悬一生》已经播完了,她还是会整晚看评论,甜蜜混着焦虑。
田宝珍得到大众的喜爱,是她没想到的。那些她以为非常私人,不确定是否会被认同的表达,原来真的会被听见,传来回响。

吴细妹和田宝珍,两个从她记忆里拧出来的女孩,从文字到镜头一遍遍长出血肉。她曾是吴细妹,在漫长时间里听过无数次“忍下去”;她也是田宝珍,不甘褪色的生活,奋力向上游。
世界上还有无数吴细妹,无数田宝珍,陆春吾想,“我就要一直写下去。”
她清楚记得,2023年3月6日的下午,正午阳光影视改编的意向传来,命运齿轮转动的声音,滴答作响。

那些与白发一起生长的角色
陆春吾曾经和朋友提起过正午阳光。
当时她们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上头,朋友说:“要是有一天你的书能卖给这家公司,你就牛了”。
陆春吾只当是玩笑:“你在说梦话?人家是谁啊,我算什么?”
她并不算一个自信的人,豆瓣阅读编辑对她最常说的话就是:“陆老师,拜托你自信一点”。

▲作家、编剧陆春吾
所以当豆瓣传达正午阳光的影视改编意向时,陆春吾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真的吗?不是搞错了吧?”
比起狂喜,她只是觉得不可思议。
当正午阳光进一步表达希望陆春吾来做编剧时,她又打退堂鼓了。
如果说写小说要严谨,那做编剧就是“苛刻”。大到槟榔妹在海南是否有实例,小到混混所骑摩托车的价位,每句话都要雕琢。她还记得有人问她,倪向东做混混时靠什么营生挣钱?这是她写小说时不需要多想的地方,却是支撑一个社会派悬疑剧的现实基础。

小说写完了,陆春吾一般不会回头看。但剧本需要反复咀嚼,根据市场和大众反馈做调整,她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在自己的书上贴满便利贴,那一年陆春吾长出了不少白头发,“做编剧真的太难了”,她又一次感叹。
好在豆瓣阅读和正午阳光一直在鼓励她,最初是鼓励她试写两集,再陪着她一起捋逻辑线,调bug,走访各行各业。孙墨龙、史成业两位导演也非常平易近人,尊重每个人的意见,给了她许多帮助。
第一次主创讨论会,大家研究了哪些内容能保留,哪些需要规避,每个人分享了原小说中最打动自己的部分,把那些闪光点保留下来,成为陆春吾当时的首要目标。
相比于原著团灭的结局,剧版结局需要更明亮,孩子曹天保象征着希望活下来,徐庆利虽走向黑化,心中仍保留一丝最原始的善意,原著中牺牲的警察孟朝也不负众望活了下来。
剧本前后写了一年多,留下文档近200万字。陆春吾将人物前史与当下案情穿插,每集一个主题和与之对应的主人物,由倪向东向外扩散,像网一样编织出曹小军、吴细妹、徐庆利之间的恩怨纠葛。倪向东杀人,嫁祸给徐庆利,徐庆利用倪向东的名字逃亡,再遇杀死倪向东的曹小军、吴细妹。
陆春吾将拍剧视为一场接力赛,剧本交了之后,属于她的这一棒就算完成了。后续她并没有跟组,包括选角这些进程她也很少打听,好多信息还是在网上和网友们同步吃瓜。
这种洒脱源于她对合作伙伴们全然的信任。拍剧是团队作业,每个人的意见都有价值,她竭尽所能写完剧本,开拍后就交给剧组这个主场了。
即使有很高期望,第一次看成片时,陆春吾还是被场景的还原和演员的贴合度惊呆了,“好像故事里的人物活过来了”“像在看电影一样,画面好美”。

陆春吾一早就知道黄轩演技好,但“没想到他演得这么好!”
剧中徐庆历被抓之前跑去拥抱懵懂的曹天保,说“一定要好好治病,好好读书,好好活着”,这样细致、落地,属于真实人性光辉的反应,是黄轩的现挂。得知自己被信赖的好兄弟做局,徐庆历百感交集,对大海呐喊,对空气挥拳。威海零下五度的海水,黄轩一个猛子就扎了进去,也是临场发挥。
黄轩演出了徐庆历的复杂性。这个被命运逼到绝路的老实人,有纯善、有私欲,一生都在挣扎着求生。陆春吾听说黄轩每天拍完戏都会复盘,一场戏能给七种哭法。和曹小军打斗的那场勒脖子戏,为了追求效果真实,他要求尽量真勒,镜头里可以清晰看到黄轩青筋暴起,脸憋通红。
说到这陆春吾语气突然变轻:“我有时候真觉得对不起演员老师们,感觉谁来这部戏都要挨揍”。有个画面拍到李庚希身上有块伤疤,她还夸剧组妆效做得细,后来听说那是李庚希拍戏时不小心受伤留下的真实疤痕,更觉得不好意思了。
李庚希是个让她惊喜的演员。之前她就看过《漫长的季节》里的沈墨,当时她感受到的是复仇者的隐忍。到了《命悬一生》,李庚希不仅演出了困境中绝望蹉跎的母亲,也在回忆中演活了一个少女从含苞待放到枯萎。
年轻的吴细妹像是一株在热带缓慢生长的植物,炙烤煎熬中依然绽放。虽然大众的讨论多在吴细妹的一生有多悲惨,但陆春吾很感谢李庚希演好了吴细妹生命中为数不多幸福的时光,那种属于少女的青涩、鲜活和情欲流动,让人知道“她真的被人爱过,而不是一个工具人”。

看到网友说“尹昉是天选黄毛”,陆春吾大赞。她爱写人性复杂,坏人常有可怜之处,但倪向东属于纯粹的反派。当尹昉版倪向东出现时,陆春吾说她“能理解为什么那两个人会那么死心塌地爱他”,尹昉演出了草莽时代的狂狷不羁,让人觉得他真的只是一个走上歧途的浪子。

饰演曹小军的白宇帆,虽然台词少,却演出了暗恋的苦涩和为爱牺牲的心酸。以及饰演田宝珍的姜珮瑶,“黄轩演的徐庆利很容易让人心疼,幸好她接住了黄轩的戏,田宝珍才能被观众喜欢,不然就会单纯变成拜金女斩意中人。”

剧中警察线比原著丰富了许多,陆春吾加入了少量幽默元素。她并不想将孟朝塑造成常规深沉的警察,而是“让警察也变成普通人,他也有喜怒哀乐”。张哲华很好地消化了这个年轻又老练的警察形象,也为整体紧张悲伤的剧情增添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每每看着剧,陆春吾总在心里感叹自己太幸运。这么一群优秀的人在帮自己圆满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这么精彩,不是我写出来的,而是所有主创们共同促成的”。
从《命悬一生》开始,不太自信的陆春吾,逐渐一点点积累起自信。她感谢豆瓣阅读和正午阳光,不仅仅因为他们合作了一部剧,而是这部剧“给了我人生一剂强心剂”。

是编剧,也是女性
陆春吾这个笔名,来自她的外婆。
“我的本名非常大众”,陆春吾最常听到的话是:“我还认识一个和你同名的人……”
她是青岛人,最多的时候,家族三代近40口人聚在一起,她是最小的那个。在成长过程中,她鲜少听到赞美和肯定,外婆是为数不多给了她偏爱的人,如今她也通过写作来纪念外婆。
陆春吾用“家族的乱臣贼子”来形容自己。读完文学硕士后,她没有按照家人的期待考公,已经算是读书读坏脑子了。后来进入青岛广电工作还算体面,只是部门营收并不好,一度难以为继,家人又希望她去当小学老师,她根本管不住小孩,这条路也不通。
她曾经想过,如果《一生悬命》没有成功,她可能也会继续找一份所谓踏踏实实的工作,像吴细妹一样忍过这一生。

在她的生命里,吴细妹要多过田宝珍。她遇到过一些女性,“比我更聪明,比我更善良,比我更有能力。因为缺少一个机遇,只能亲手把自己的光熄灭,回归人海中,然后对自己说,这就是我的命”。
命,陆春吾讨厌这个字眼。从小总有长辈对她说,你是个女孩子,你没得选,这就是我们的命。她不理解,什么是命?谁规定的?
田宝珍在剧中对徐庆利说的那番话,也是她想对自己说的话。为什么女人一定要顾家,一定要乖顺,最后一辈子困在一个“好”字里,怨不得,恨不得。

有观众私信她,说从田宝珍身上获得了勇气,这是最令她开心的事情。
而田宝珍的对照组,年幼时就被“卖”给郭阿弟并长期遭受婚内暴力的吴细妹,她的经历是否过于触目惊心,这样的剧情有其必要吗?
“呈现和噱头是两个概念”,陆春吾说。剧中有一场强暴戏,按照传统,画面可能会拍女性的挣扎,但在《命悬一生》中,镜头对准了施暴者,让观众聚焦施暴者的失德扭曲和受害者的痛苦。“伤口,把它暴露出来,才有痊愈的可能。如果所人都遮掩,最终我们会变成一个孤岛。先看见对方,才能看见自己。女性的苦难需要被看见,只要不要把它做成一种猎奇。”
在陆春吾这里,女性的失权、牺牲从来没结束,她自己就目睹过真实的例子,甚至有些受害者并不具备在网络发声的能力。“时代发展太快了,总有人会掉进时代的缝隙里,不能因为看不到,就当她不存在。”她希望吴细妹们能意识到,自己是“被损毁,被伤害的,不要再苛责自己,去过自己的人生。”
最初陆春吾写小说,会有意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不想听到“女性写不了悬疑”的说法。
后来《一生悬命》登上2022年豆瓣阅读“悬疑幻想”小说年榜TOP1,影视版权一本接一本卖出。从《下神》开始,女性逐渐成为她作品中绝对的主角,女警察、女大家长、女医生……
她期待自己能成为一个小火苗,告诉女性,尤其是年纪小的女孩们:“命运就像一个魔咒,当你念出它的名字后,你会发现有时候它并没有办法完全掌控你,你还是有的选的。”
陆春吾选择做田宝珍,即使“改命要剥去一层皮”,她也不想在人生中提前交卷,因为“看过光之后,没办法再回去骗自己忍过这辈子了。”
“都说山东女人不能上桌”,陆春吾语带调侃地提起这个有些黑色的段子,“无论向上爬的姿态多狼狈,我绝不下桌。”

是作家,也是读者
从作者到作家,陆春吾也走了一段很奇妙的路。
当时在青岛广电工作,因为部门营收不佳,团队选择接商单自救,她做为策划和编剧,负责给洗脚城、洁厕灵等甲方写十几秒的广告脚本。
陆春吾是学中文出身,和那些殿堂里高深的文字比起来,甲方的需求非常明确,要让人看进去。
“文字优不优美,主旨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现在回想起来,陆春吾笑着跟你细数,“老板们很实在的,只要你打对点”。
一个月,陆春吾写了70多篇洁厕灵、洗衣液、空气清新剂的广告,也被甲方骂过几轮后,学院派终于理解了何为“市场”。她的文字开始变得落地,不再悬浮,现在回想,过往种种没有一步是白走的。
写作近十年,陆春吾面对的多是漫长无回声的日子。她在豆瓣写的第一本书,《欧阳钢柱想不通》,一本以孩童视角结构残酷成人世界的半自传体小说,被拒签过两次,最初在豆瓣只有37个读者,其中有一半还是自家亲戚。
陆春吾的自尊被完全打碎,就像是“黑夜中骑着匹瘸腿的瞎马”,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会去哪,但就是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站起又跌倒。

▲低谷时期,陆春吾在海边待了半宿,决定再试一次。“无论要熬五年还是十年,只希望有朝一日,‘文坛’上能有我的名字。”
她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天赋,没有吃这碗饭的命。但她需要稿费,如果每个月每本书有200块稿费,写10本,她就能多2000块收入,这就够了。至于卖版权、影视化这些,她没有考虑过。
陆春吾开始研究网络小说,扫文、看帖子。悬疑、言情、历史、无限流……什么火她研究什么。把吸收的营养都融合到自己的写作中,经典的、当下的、严肃的、脑洞的,形成一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效果。
朋友说她变了,迎合市场,失去了文学的纯洁性。但当一个月工资只有1300,还不一定能发出来的时候,陆春吾和自己和解了,就像吴细妹说的,“里子面子,只能选一个先活下去”。

她很喜欢郭德纲说“观众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这句话。对她来说也一样,网络小说有服务性质,要娱乐读者,读者爱看什么,她就研究什么,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她会尽量去靠近大众的审美。
她现在依旧会看大量的书,什么类型都看,还会有意看悬疑品类之外的书。有时可能上午还在看《悉达多》《大师与玛格丽特》,下午就去看《十日终焉》《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晚上看中医养生。最近她还在看俄罗斯剧《叶卡捷琳娜大帝》,一部延续4季,围绕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大女主传记片。
看陆春吾的小说,悬疑是一部分,信息量又是另一层趣味。
无论是以海南为背景的《一生悬命》,以闽南民俗为基础的《下神》,融入南方帮派文化的《迷人的金子》,她穿插运用了大量方言和民俗,比如“脑白(傻)”“三钱鸡仔看透筋”。每次都用得恰到好处,经常让读者产生错觉,作者是南方人吗?肯定在沿海生活过。
实际上直到写《命悬一生》剧本之前,她都没怎么离开过山东省,更别说去南方了。
她做功课的方法是,去体验角色的经历。
写《一生悬命》时,看大量纪录片,买书自学海南方言,写台词前先想象海南人是怎么说话的。要写工人背景,就跑去家附近的工地蹲着观察工人,和他们一起吃盒饭,喝散装的劣质白酒。《下神》的背景是闽南游神,她专门买了纸灯笼和木偶在家研究,每天点着香熏到自己咳嗽。

▲《迷人的金子》里的茶园原型
每写一个地方的故事,那段时间她就重点吃当地的菜。海南椰子鸡、潮汕菜、临沂炒鸡,一本书写完,她会专门去吃个散伙饭,和角色说再见。
她有意为自己打造一个沉浸世界,深入故事中与角色共振,才能体会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全息乌托邦》的科幻背景,《一生悬命》是社会派悬疑,《迷人的金子》走喜剧路线,《下神》是民俗主题,再到《山归来》有言情气质。陆春吾的每一本书都风格不一,地域变换,很难预测她的下一本书会写什么、发生在哪里。
她不喜欢将自己困在框子里,在同品类里打转,故事只会越写越相似。尤其是某个类型火了,大家会一窝蜂都去写,所谓的“风口”也会让读者感到疲倦。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读者,是她感知市场的关键。

隐入红尘,“活久一点”
虽然已经不用为生计头痛,陆春吾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她还是一件衣服穿很久,喜欢吃路边摊和煎饼果子,爱看喜剧综艺。变化只是原来要等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现在不用看日子了。
反而是给猫花钱,她一点不手软。最多的时候,她收养了7只猫,她救助过的一只濒死的小奶猫,如今已经长到快30斤,每天踩她的头发,不知惧怕为何物。

▲陆春吾的猫咪陪她熬夜码字
她还喜欢做手帐,尽管她嘲笑自己审美很差,但小时候没机会玩,现在她给自己买很多水彩笔、贴画、小玩具,算是重新养自己一遍,
陆春吾很幽默,也是位5G冲浪选手,采访时,“瓦塔西就是个小垃圾”“传统的五子棋”这些梗说来就来。她的豆瓣作者简介里有个“野生脱口秀选手”的标签。
很难想象一个妙语连珠的乐子人,走的却是“致郁”路线,作品总是对准底层人物荒诞无奈的命运,写出“没有任何人经得住掰开揉碎了,被细细观察。”

“因为我就是纯草根”,陆春吾说。她出身于青岛西镇,这里如今被贴上“市井烟火气”的标签,在她的童年里,那里小商贩环绕,人们奔波于生计,她从小在大杂院中目睹悲欢离合。“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闪光,也有暗点,没有纯粹的好人或恶人。”

▲陆春吾家乡儿时老街,也是《欧阳钢柱想不通》的起始地
这样的敏感,让她在人群中会本能地找到并靠近身处边缘的人。学生时期她就被调侃“你总是跟那些混得差的人玩的好”,上了班她也不会与领导、标杆搞关系,而是精准找到小倒霉蛋。
这个时代歌颂成功者,赞美光鲜,喜欢逆袭爽文,“但也有人可能拼尽全力,也只能过普通甚至平庸的人生,难道那样的人生就不值得讲述吗?”

▲陆春吾去鲁迅博物馆参观时看到的一句话,也是她写作的座右铭
有一天她去吃鳗鱼饭,毫不设防被一根小小的鱼刺卡住,吐不出也咽不下去,只能紧急去医院拔刺,原本排满的工作因为一根刺全部打乱、取消。
很难说这样一件小事会触动每个成年人,但那一刻陆春吾想,她要写一个被命运困住的故事。
那种被鱼刺卡住、不上不下的绝望,就像是突然站在命运分岔口的人,猝不及防,无计可施,这和她当时的心境很像,于是她写了《一生悬命》。
从徐庆利到吴细妹、曹小军,都是无奈的小人物,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生活推着站在了十字路口,直至难以扭转的毁灭。“对某些人来说,命运可能是一根巨大的毒箭,一耽误就是一辈子。我希望我故事里的人,哪怕再小也是有名有姓的,他来人间走一趟,有人会记得他。”
陆春吾是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活上粗心大条,许多事不放在心上,却又极度内耗,经常因为差评整夜睡不着觉。她不想写苦难,最爱写幸福温馨的桥段,但她的笔触又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到弱者身上。作为女作者,她有熊熊燃烧的斗志,又总有一种被生活鞭打过后的透彻,经常用“怂”来形容自己。
但无论如何,陆春吾这个名字给了她勇气。每次作为陆春吾出现,就好像是一次跳入平行时空的穿越,脱离了普通的名字和不被期待的人生,成为一名幸存者。
此刻她决定调整自己的作息,好好休息一阵,然后开启她的下一本小说。她还在构思,最近她想看网飞的《回魂计》,对无限流比较感兴趣。
“现在我35岁,我觉得我的人生刚刚开始。”她的愿望是“活久一点,这辈子能写满108本。”
视觉| 蛋蛋
运营 | 晓满、杜杜
转载
请联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爱豆 · 看剧 · 聊电影 · 吃瓜
↓关注【AKA桃叨叨】视频号,收获更多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