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最近刷到一则热搜,很是唏嘘。
在一档知名综艺上,何炅坦言,自己最近“特别痛苦”,精力大不如前。
年轻时,他能记清主持节目的细节,现在连背台词都要反复查看;
以前,他能轻松缝衣服,可现在他穿针都困难,“急得想哭”。

更扎心的是,何炅说自己上年纪后,变得“又近视又老花”。
主持节目时,如果戴隐形眼镜,近距离看台本会模糊;
如果戴老花镜,远处的提词器又看不清。

如果不是本人亲口说出,很多人都想不到,曾经的“不老男神”,也躲不过岁月的摧残。
今年,何炅已经51岁了。
印象里少年感满满的他,正在变老;
而属于我们的时代,也在悄然流逝。
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刮刀,一点点刮掉我们熟悉和留恋的一切。
一如毕淑敏的那句感慨:
岁月的长河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当年龄逐渐变成不愿说出口的扎心数字,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

你是哪一瞬间,发现自己不再年轻的?
网上有不少网友,都对这个话题发表过感受。
有人说:“当周围都是00后,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喊我‘姐’时,我就意识到自己老了”;
有人说:“发腮了,有白头发了,吃饭总觉得不消化”;
有人说:“看电视剧,发现自己比主角都大了,很多年轻明星也不认识了”……
年轻时,总以为“人老了”是长辈才发出的感慨;
从没想过有天角色会反转,我们也会惊觉青春易逝,韶华不在。

电视剧《忘了我记得》里,女主角程乐乐年过四十,依然不适应自己中年人的身份。
可身边种种迹象,都提醒她已经盛年不再:
她的精力变差了,皮肤松弛了,看的字号也越来越大。
有天,程乐乐工作的商店来了一名中年妇女,张口就对程乐乐说:“阿姨,给我一杯热拿铁。”
程乐乐一时愣住,试探性地问了句:“你叫谁?”
直到听对方重复叫了声“阿姨”,她才确定对方指的是自己。
还有一次,程乐乐打车时,习惯性称呼司机为“大哥”。
可对方却不满地嘟囔道:“你确定我比你大?”
程乐乐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肉眼可见地步入中年。
除了生活上的种种变化,身边亲近之人的衰老,也让程乐乐感到戳心。
她的闺蜜们,有的开始老花,要吃保健品了;
有的月经不规律,有绝经先兆了。
就连程乐乐印象中活泼逗趣的爸爸,也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有时翻看旧照片时,程乐乐会感到恍惚:
什么时候,和闺蜜们结伴上学、和爸爸嬉笑打闹的日子,都成了遥远的回忆?

对中年人来说,衰老,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藏在身边的种种细碎的变化里。
或许是梳头时,落在掌心的白发又多了两根;
或许是熬夜后,需要两三天才能缓过来的疲惫。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时间的流逝如同指尖漏沙,任凭你再怎么想要挽留,也无法阻挡它的远去。
就像网上那句流传甚广的话:
曾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却突然发现,年轻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直面衰老的过程,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宿命。

殷悦曾是台媒的当家花旦,年轻时拿过选美冠军,还上过《康熙来了》。
如今,她已经46岁,离过一次婚,带有两个女儿。
在访谈中,殷悦坦言自己和多数中年人一样,手臂变粗、肌肉松弛,皮肤也有了皱纹。
鲁豫问她:“自然老去的过程,会带给你焦虑吗?”
殷悦回答:“会有一点,但40岁的女人就应该要有40岁的样子。
人活得漂亮,不只看外在,还有心态。”

在殷悦看来,年龄见证了自己的荣誉、阅历和成长,这些都是20多岁没有的。
如今的她,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伏,也懂得优先把精力放在热爱的事情上。
她做起了自媒体,也报了各种专业提升课程,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闲暇之余,她还去看话剧、看画展,不断丰盈内心。
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当下,所以她整个人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年龄无关,和内心的热忱有关。
我们无法阻碍时间的必然流逝,但依然可以用内在的热情,为生命长久保温。
更何况,时光虽然偷走了我们的青春,但也馈赠予我们阅历、智慧和沉稳。
这些生命里厚实的积淀,足以让我们余生步履从容,比年轻时过得更清醒、更自在。

前段时间,我拜访了自己的小学老师。
在印象中,老师青春靓丽,喜欢扎着高马尾,学生们都叫她“小冯姐”。
可再次见到老师,我却发现她眼角有了皱纹,鬓角多了白发,学生对她的昵称,也从“小冯姐”变成了“老冯”。
看到老师的变化,我一时唏嘘,说不出话来。
可老师却笑着对我说:
别难过,虽然我变化大了些,但我过得很好。
年轻时,老师没什么积蓄,既要拉扯年幼的孩子,又要在学校附近租房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加上课业任务重,她经常熬夜写教案,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但现在,老师经过多年打拼,成为了市里的骨干教师,也买了套大平层。
她的孩子也很有出息,毕业后进了市里一家不错的单位,经常买礼物回来看望她。
老师说,自己虽然步入中年,不再年轻了,但是事业小成,家庭美满,她很喜欢当下的生活。
如今她还利用闲暇时间,学起了插花和茶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人生的幸福,是多维度的。
年轻时青春靓丽固然是种资本,可年岁渐长后,有钱有爱、生活安稳,何尝不是种圆满?
生命这趟旅途,一站有一站的风景。
就像董卿说的:
时间拿走了你的一部分的时候,它一定也给了你更多。
不必因为年龄的自然增长而感伤,因为无论青春热烈还是步入晚年,都是人生仅有一次的体验。
珍惜生活,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你才能在岁月的必然流转里,握住稳稳的幸福。

看到过一个“银发青年”的概念。
说的是,随着现代人平均寿命的增长,现在即便六十多岁,依然是青年一代。
更别说四五十岁的群体,如果按照平均寿命来划分,完全处于人生中的盛年。
所以,不必因为年岁的增长,而觉得自己“老了”。
就像《玫瑰的故事》里,那句很经典的台词:
我从来不承认自己不行,反正我才刚四十,搞不好我能活到九十岁,那我就离死还有五十年时间呢。
年龄从不是枷锁,只要心气不灭,依然可以把生活过得精彩纷呈。

身为普通人,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度过余生的岁月?
给大家提供3点建议:
1.心态上,坦然接纳衰老
45岁的脱口秀演员王小利,坦言自己步入中年后,一度有容貌焦虑。
为此,她咨询过医美,想让自己变得“更年轻”。
可医生给她定制好方案后,她突然后悔了。
在她看来,自己脸上的纹路,是笑了很多次才形成的;
肌肉的下垂,也是几十年的地心引力造就的。
她好不容易被时光打磨成现在的样子,又何必要强凹出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样态?
意识到这点后,王小利坦然接受了自己不再年轻的事实。
她甚至发觉,自己如今的样子,也别有一番魅力。
她说过一句很有力量的话:
我并不是发现自己美,而是我学会定义美了。
是啊,谁说人年纪大了,就会变得黯淡无光呢?
对一个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来说,比年轻感更吸引人的,是年龄感。
人都会有老去一天,与其一味和时间对抗,不如坦然接纳身上的岁月痕迹。
学会与年龄和解,你便会发现身上时光沉淀出的独特风韵,活得更自洽舒展。

2.物质上,提前储备底气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曾说:
当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成为一个富有之人。 并不是因为我爱钱,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 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他人意志左右。
不可否认,自由随心的生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的。
尤其随着年岁增长,身体机能会变化,生活开销也会增加。
兜里有钱,你才有对抗疾病和风险的能力,也有娱乐和消费的权利。
从现在开始,好好赚钱,定期存款,谨慎投资。
合理规划每一笔收支,稳步积攒未来的主动权。
手头的积蓄够了,底气就足了,你也能更好地为晚年的自由生活铺路。

3.行动上,尽情释放生命力
很多时候,衰老并不是容颜的改变,而是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忱和冲劲。
有些人三四十岁,就活得暮气沉沉;
也有人七八十岁,依然给人感觉活力四射。
差别就在于,各自的生命热情上。
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很多梦可以追。
即便老去,也不意味着丧失生活的主动权。
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远方看心心念念的风景;
可以培养几项兴趣爱好,让日常多一些小欢喜;
也可以学习新技能,给生活增添更多可能……
人生越往后,越是卸下工作、家庭的重担,可以放开手享受生活的时候。
不必因为年龄而自我设限,也不必因为旁人的目光而停下脚步。
当你尽兴而活,把握每个当下,才能欢喜且无憾地度过此生。

很喜欢作家刘娜说的一句话:
不要过分在意时间,要一再关注自己。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年龄只是数字,心态决定状态。
年岁增长,固然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命历程。
但比这更重要的,永远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自我的珍重,和对世界无止境的探索欲。
变老并不意味着迟暮,只要皱纹不长进心里,你就永远风华正茂。
当你聚焦内心的热爱,认真活好当下每一刻,余生的每一天,都能活得富足且欢喜。
点个,愿我们都不辜负岁月,把生命的每个阶段,活成自己的黄金时代。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云湾,暖心宝哥,每晚用声音伴你入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2026年,十点读书×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上万本好书中精选出365本好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清单。
诺奖作品、经典名著、影视原著…各类型全覆盖;
雨果、莎士比亚、加缪、老舍、萧红…一次读过瘾。
扫码即听,省去一切挑书、选书麻烦。

而且每本日历都可以绑定3个手机号,全家都能听。
自带的小夜灯,轻轻一触、即可照明,照亮每一位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现在下单,直接“拍1发9”不要错过~
「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