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尚 进
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掀起了收视热潮。剧中人物在隐蔽战线上的生死抉择、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些艺术形象的背后,站立着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国家统一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光耀千秋,永励后人。
艺术镜像与历史真实的热血交融
在《沉默的荣耀》中,陈宝仓、吴石等人在隐蔽战线上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正是因为其源于真实。历史上的陈宝仓将军,早在1948年即于香港加入民革;而吴石将军的信仰选择更早,在抗战胜利后,他便已投身于追求民主进步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组织之一)。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为革命事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沉默的荣耀》的热播,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的历史记忆。它让公众看到,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其前辈不仅在新中国的成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追求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中展现了无比的勇敢与忠诚。艺术的光影,让先辈的形象从史料中走出,变得更可感、可敬,他们的热血与信仰,也因此更加鲜活地流淌进民革党员的心田。
台湾情缘与统一志业
民革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许多民革前辈曾亲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民族屈辱,对台湾光复有着刻骨铭心的期盼。陈宝仓、吴石等先烈在台湾从事隐蔽工作期间,身处龙潭虎穴,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早已忘记个人生死,支撑他们的,是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是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责任担当。
吴石将军在就义前留下的诗句“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是何等的壮怀激烈!这“一掬丹心”,正是他为国为民、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前辈们深知,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他们的奋斗,乃至牺牲,不仅是为了战争的胜利,更是为了涤净民族屈辱,实现山河一统。
这段历史深刻表明,民革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国家统一置于崇高地位。先辈们的热血洒在了宝岛的土地上,他们的英魂也永远与台湾的山河融为一体。陈宝仓、吴石等烈士的牺牲,是民革历史中最悲壮、最辉煌的篇章之一,是民革爱国革命优良传统最生动的诠释。
从历史信仰到时代使命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沉默的荣耀》所引发的广泛共鸣、革命先烈事迹的再次传颂,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一种精神的唤醒。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追求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及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
从《沉默的荣耀》的艺术再现,到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真实事迹,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精神脉络——那就是深植于中华血脉中的家国大义与历史担当。这种情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它也不断激励着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今日之中国,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这一征程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先辈们未竟的事业,由后来者接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