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选美冠军陷争议,网友毒舌评论揭露选美黑幕

辽宁选美冠军陷争议,网友毒舌评论揭露选美黑幕

最近全网都在扒一位辽宁选美冠军的生辰八字。

倒不是多关心她祖籍北京、在辽宁折桂的履历,实在是网友们的键盘都快敲出火星子了。

有人说这冠军是拿放大镜选出来的,有人调侃亚军季军的脸是充话费送的。

点开照片,好家伙。

冠军姐姐的生图怼到眼前,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吧,评论区偏要补刀这一笑我手机都吓关机了;

和花花草草比美,网友乐了建议改名叫植物杀手,花见了都自愧不如;

最绝的是三甲同框,有网友神评论冠军赢在公摊面积小——您别说,这脸的得房率,确实比隔壁两位高了几个维度。

但真正让事件出圈的,不是冠军有多美(或者说多特别),是评论区那股子又毒又真实的画风。

有人说这冠军能记一辈子——潜台词是想忘都难;

辽宁选美冠军陷争议,网友毒舌评论揭露选美黑幕

有人猜是掰腕子赢的吧;

更有东北老铁直戳地方痛点看完冠军我对辽宁的办事效率又有了新认知。

要说网友嘴毒,那真是冤枉。

毕竟往届选美黑幕早把大家的滤镜摔碎了:

当年某模特台上脱鞋砸评委怒吼昨晚说让我拿冠军;

华西都市报曝过赞助商指定前三;

泰国选美小姐行贿80万夺冠的新闻还热乎着。辽宁这事儿刚冒头,评论区最高赞直接甩出灵魂拷问这冠军是家里办的赛?评委拿钱办事?

虽无实锤,但拿钱办事这四个字,早成了某些地方的地域标签。

有人说这是高效——明码标价不扯皮;可细想,这哪是高效?分明是给地方经济埋雷。

优质资本怕什么?怕的不是明税高,是暗箱操作没底。

今天办个证塞三万,明天项目审批得加五万,成本像坐过山车,谁敢投?

更别说拿钱办事成风气,招来的全是捞一票就走的投机客,留不住踏实做事的正规军。时间久了,地方成了江湖,谁还愿意来当文明人?

选美圈的黑幕或许只是社会潜规则的冰山一角。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骂的不是某个冠军,是藏在选美台后、渗透的潜规则文化。

公章可以连夜清空,审美却不能一键格式化。

当拿钱办事成了通行证,颜值就成了笑话,规则就成了擦脚布。

最后,恭喜辽宁,成功把选美赛升级成吓美赛。

吓跑了颜值,吓退了公正,只剩下满地碎节操,

和一座金灿灿的“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