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国作协、中国历史研究院等部门,围绕传统文化、革命军事、法治安全、人间烟火、改革创新5大方向,联合启动 “剧美中国”精品创作计划。

(一)
显然,这是一次关于文明、历史与当代实践的影像远征。当“剧美中国”精品创作计划的画卷徐徐展开,近30部作品如星辰般罗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的荧屏预告,更是一部用光影书写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与当代中国“全景图”,那些即将跃然于屏幕的故事,正悄然在时代的回音壁上,预演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宏大对话。
中华文脉的深沉回响,首先在历史的纵深处被唤醒。《太平年》的悠远钟声,《苏东坡》的旷达词韵,《家业》的徽墨传奇,《张骞》的行走丝绸之路,《天工之城》的巧思妙技,它们不再是古籍中沉寂的符号,而将被赋予血肉与情感,成为可感、可知、可叹的生命历程。
尤其是电视剧《风禾尽起张居正》,本身便是一个绝妙的隐喻,“风禾”暗合“风雨”,预示改革之艰辛,而“尽起”则昭示着一种于时代洪流中挺身而出的担当。这不仅是个人传记,更是一个“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生动预演。
这些作品让荧屏成为成为连接古今的渡口,让千年的文明与风骨,汩汩流入现代人的心灵。
(二)
长征,是人类精神意志的史诗。革命军事题材的《伟大的长征》《千里江山图》,其名便已气度恢宏,而当赋予了新的时代语境时,革命者的理想与情怀便如画卷般徐徐铺展,壮丽山河与守护这片山河的赤诚信念交相辉映。
还有包括《那年香港雪在烧》《不见英雄花不开》《军旗下的誓言》等作品所要刻画的,不仅是烽火连天的征程,更是那征程之上如“英雄花”般绚烂绽放的信仰之光,为今天行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人们,提供着不竭的精神坐标。
镜头一转,法治安全与人间烟火的篇章,则深刻印证着“国之大者”与“民之小事”的血脉相连。《法官荣誉》《蚂蚁与大象》《刑警时刻I风华正茂》《生命树》《检察官与少年》《大江奔流》《交锋》等作品,聚焦政法国安战线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而《喀什恋歌》《主角》《好好的时代》《冬去春来》《爱与城》等作品,则记录着市井的温情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与奋斗。
二者看似遥远,实则同源共流,法治的根基在于为民,人民的幸福系于法治。当《生命树》在法理与人情间探寻滋养,当《好好的时代》于寻常巷陌中捕捉光点,它们共同诠释了质朴而深刻的真理,一切宏大的叙事,最终都必须落笔于每一个“站C位”的普通人,落笔于他们的“冷暖幸福”与“喜怒哀乐”。
(三)
给人以更多希冀的永远是望向未来的目光。在改革创新方向,《苍穹以北》的航天梦想,《太阳系公民》的星际畅想,乃至《三体2》所构建的宏大宇宙叙事,它们与《大国脊梁》《兵火青春》《流金》的时代记录并肩而立。
这些作品清晰地表明,中国故事既是对厚重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浩瀚未来的勇敢拓荒。改革创新,不仅是经济社会的蝶变,更是民族想象力与科学精神的腾飞,是从“过去”经“现在”向“未来”的全景式进发。
“剧美中国”计划的启动,恰如一种自觉的文化建构,是创作力量的一次集结,是时代精神的一次淬炼。它期待创作者们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最丰沃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最终结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硕果。
这些故事一定会点亮千家万户的屏幕,构建起一种文明的叙事,一种价值的传递,一种力量的凝聚。这是一场以整个文明为剧本、以时代为舞台的盛大演出,而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屏前专注的观众,亦是剧中生动的角色。在光与影的交织中,一个古老而又青春国度的精神史诗,正被娓娓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