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儿 拆剧
当历史古迹被镀上一层温情故事的外壳,无声的古迹与公众之间的情感链接,正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反应……
10月20日,上线了一部穿越情感题材短剧,名为《奈何奈何不逢君》,为重庆恒熠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大足石刻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与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共同指导下完成,是一次「微短剧+非遗+文旅」的深度融合呈现。

该剧共57集,于8月7日在重庆大足石刻开拍,一经上线后,仅5天抖音话题量更是破亿,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重庆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时所凿,明清继续开凿的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代表了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此番通过一部短剧呈现大足石刻瑰丽的石窟文化,令观众们领略大足石刻的魅力。
《奈何奈何不逢君》以一部穿越八百多年的爱情故事展开,拍摄质感细腻,故事娓娓道来。
女主陈砚知在八百多年前为名门世家的大小姐,跟文家雕刻师文昭明相恋多年,就在成亲那天,陈砚知收到一封退婚书,二人未成亲,而抱憾而终的陈砚知也因此带着记忆心结轮回八百多年,直到来到现代,仍带着前世的记忆,难过情关。
时间镜头摇到21世纪,从事大足石刻修复工作的陈砚知正在石刻修复工作中,踩上梯子险些摔倒时,曾在大婚之日弃婚的文昭明竟然出现了……再续前缘的二人,将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展开一段缘分,其中展现的非遗文化和文旅地标特色将与观众拉进。
重庆大足石刻以微短剧语言表达自己的历史文明,珍贵的历史古迹被更多人关注后,让其中的精神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而微短剧的内容价值再次受到行业管理部门和公众的认可。
跨越八百年的“情愫”
《奈何奈何不逢君》是一部穿越八百年的爱情故事,陈砚知与文昭明之间的爱情故事,一直与石刻紧密相连。
文昭明是一位石刻雕刻师,颇有天赋。八百多年前,文昭明与陈砚知是一对恋人。就在成亲当天,陈砚知盖着红盖头时,收到了一封退婚书,那时的陈砚知以为这封信来自于文昭明,过去八百年,陈砚知仍记得那场羞辱,数次轮回。

对于那场挥之不去的记忆,陈砚知也很苦恼,“为什么要让我带着记忆一遍遍的轮回,八百年,老天爷,你让我记住这滔天恨意,到底是要我报仇,还是……”
这段没有被抹去的记忆,并非是让陈砚知去复仇,而是在这辈子与文昭明的重逢中揭开误会和心结,二人最终懂得放手才是对对方最大的保护。期间,也揭开了一段关于石刻的故事。
《奈何奈何不逢君》将感情故事与石刻紧密相连。除了男主身份的设定,整体关联是立体周全的。像是男主跟女主若干年后的初次重逢发生在大足石刻圆觉洞内。文昭明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一件石刻,摔碎了,他的血可以修复石刻,便用刀割破自己的手,以修复石刻。这处剧情很快点明主题,展现这是个关于石刻的故事,而修复,恰是一种爱护。
每个人表达爱意的方式不同,有的爱是拥有,有的爱是放手。陈砚知和女配顾小甜都是带着前世记忆的轮回者。而后者对文昭明的爱是自私的。在陈砚知和文昭明成亲那天,就是她背着文昭明给陈砚知送去退婚书,导致一对恋人长达八百年的错过。
在这一世,顾小甜为了一己私利,做了不少伤害他人的事情。她竟然私自抽取文昭明的血去修复石刻,将修复完璧无瑕的石刻装作是自己的功劳。
另一位暗恋陈砚知的人叫伏明澈,他是石刻店老板,对石刻颇有见地。四人间情感纠葛,牵扯出前世的恩怨,而石刻在其中做了一场见证。在一次无意间,陈砚知得知跟文昭明之间是一场误会,顾小甜就是那个始作俑者,悔恨不已。顾小甜和陈砚知成了情敌,也被顾小甜陷害其对石刻的修复手法与他们工作室高度相似,工作遭遇到危急时刻。文昭明此时站出来,证明其中的修复成分并非顾小甜工作室的专利,而陈砚知也并非是剽窃。

剧情将石刻修复师的能力和品质与人物关系紧密结合,当遭遇顾小甜的陷害,陈砚知与文昭明之间的感情也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人一起去8K影院看了一部关于大足石刻的电影,看完电影的文昭明感叹“鬼斧神工、叹为观止”,这里其实是八百年前后两个时代的对话,暗含时代进步,但我们需要珍惜古迹,珍爱历史文明的隐喻。
他们后来一起去大足石刻参观,看到千手观音、六道轮回、西方三圣惟妙惟肖的石刻窟景,作为穿越者的文昭明感叹,“鬼斧神工,当真是鬼斧神工,世人竟能有此等伟力,将佛国净土刻于山石之间,这守护之心穿梭千年也未曾改变。砚知,你们真的很了不起。”
“科技是工具,但守护他们的心和你们古人是一样的。”陈砚知说。

这处短短的对话,将这对恋人之间的情感升华到新高度。他们间并非肤浅的儿女情长,而是共同对传统历史文化、对石雕技艺的坚守,正是这份朴实与珍惜,成为二人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情感链接。
《奈何奈何不逢君》非遗+文旅微短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没有单纯的莺莺燕燕,年轻人之间对精神品质的坚守,促成一段佳话,而历史古迹的文明也随之被更多人看到、读懂。
情感故事让大足石刻更有温度
《奈何奈何不逢君》作为一部非遗+文旅微短剧,在保持短剧精彩程度时,对古迹保持绝对的尊重。
剧中每个角色的人物处理,都保证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像是女主陈砚知,她本意性格开朗坚强,面对前世与文昭明的情感纠葛,即便自己当时受到“伤害”,但并未想反击,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忘记这段痛苦的记忆。当发现自己带着前世记忆不断轮回时,这于她而言是一种煎熬。
后来,陈砚知发现自己摆脱不了这段记忆,便决意“报复”文昭明。想着让对方爱上自己,再甩了他,还安排别人绑架自己,试探文昭明,用簪子刺向对方。在做这一切时,陈砚知也并非很开心,她只是气不过。
一次无意间得知那封退婚书并非文昭明所写时,陈砚知心里很是内疚。
这还没完。这对情感跨越数百年的痴男怨女并没有顺利在一起。文昭明手腕上有血线,如果继续思念陈砚知,沉浸在情感中,血线延长到一定程度,文昭明就会消失。
陈砚知和文昭明对对方的爱,是成全。
二人在大足石刻内有过几场戏份。例如他们用精美的石刻作为他们情感的见证。二人和好后一起去大足宝顶山石刻,站在佛像面前,文昭明对陈砚知说,“古时匠人以石为纸,以凿为笔,刻下的是信仰,更是心血,每一道线条都承载的对永恒的期许,就如同我对你的心意。”

这番话实则暗含寓意。文昭明来自八百年前,作为一位资深有才华的雕刻师,他对石刻的鉴赏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很高,面对自己深爱多年的女孩,他用自己最珍爱的石刻以比喻他跟爱人之间的情感,许以永恒的注脚,令二人之间的情感故事更有格局,这场情感戏在严肃的大足石刻内发生,没有任何违和,反而使这座文化悠久的石刻景点更有温度。
在古迹中拍摄情感类题材,很考验主创团队对内容把控的张弛力,从这处来看,主创团队是做到了。
继续来看,这对恋人最后诀别的那场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为了让文昭明活下去,陈砚知决定让他离开。二人身着结婚喜服走进圆觉洞中拜堂,完成一场中式婚礼。此时,陈砚知清楚,这是他们最后一面。就在二人即将喝下交杯酒“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时,陈砚知立刻将那块可以返回古代的玉佩按在文昭明胸口,在遗憾没能跟爱人喝下交杯酒之际,陈砚知说:“今日之约,天地为鉴,石刻为媒,我陈砚知生生世世都只认文昭明一人为夫,我们早就在一起了。”

这场戏中,两位年轻人对对方的爱是放手,是成全。不求朝日相伴,他们将这份爱融入到石刻中,成为了永恒,再次以小我的情感与石刻融合,为大足石刻赋予温度时,让情感故事得以顺畅延续。
在非遗文旅微短剧中,《奈何奈何不逢君》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在情感故事与严肃历史文化的交织下,一切都处理得很平衡稳重。
观剧评分:95分
新腕儿经观剧后,结合综合情况评分95分。

具体来看这部剧的情况。从演员演技来讲,男主和女主均适时表达出浓厚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女主陈砚知从一开始抱着误会与文昭明邂逅时,态度比较冷漠,到后来发现误会时瞬间的后悔。
直到最后送爱人离开时,虽然不舍,但仍要忍痛成就对方的情感流动,都很生动。
剧情故事设计方面,这部非遗+文旅短剧属于情感题材,在严肃的世界级景区中,对剧本剧情的故事设计,提出不小的难度。如果过于严肃,容易做成文旅宣传片,如果着重剧情色彩,则可能造成对珍贵历史古迹的亵渎,如何平衡,对主创团队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还好这部剧最终的成绩圆满。
我们在上述对剧情进行了详细的鉴赏,目前来讲,整部剧的剧情设计把控都在水位线上。
服化道方面,都凸显出角色本身的性格,例如女主作为都市女性,工作努力,为人善良,服装以大方得体的款式为主,而女二属于反派,服装倾向于夺目个性型,彰显性格。
题材创新来讲,这部都市情感题材巧妙的与大足石刻文化相结合,以剧情故事带观众们领略大足石刻古迹的文化底蕴,是非遗文旅短剧又一次新颖的表达。
最后是无风险。
《奈何奈何不逢君》在一众非遗文旅短剧中,是部较成功的作品,其上线后仅5天,抖音话题量便破亿。虐恋剧最容易戳动观众的心,将虐恋题材与非遗文旅微短剧的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具备更强的长尾效应。观看这部剧后,观众们对大足石刻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看石刻要去重庆大足,也成为了观众之间更微妙的默契。(转载自新腕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