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结局场景的象征性解剖
《致命点赞》的结局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权力闭环,程莫深通过精妙的细节安排,将数字时代的权力异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多年后,已经退休的局长老王与晋升为副局长的屠夫在酒桌上的对话,不仅是对女小彭命运的交代,更是对权力运作机制的终极揭示。
局长老王将举起的酒杯停在半空,吸了口烟,盯住屠夫问:"那个女小彭现在怎么样了?"这个动作细节极具象征意义——酒杯的停滞暗示着时间的凝固,烟雾的飘散象征着记忆的模糊,而盯住屠夫的眼神则揭示了权力关系的永恒延续。屠夫回答"还那样吧"时的停顿,以及确认"应该还在精神病院"时的淡然,展现了权力执行者对受害者命运的冷漠与麻木。
最令人震撼的是局长老王那句"作孽呀,好好的一个姑娘,让你给毁了",表面上是道德谴责,实则暴露了权力阶层的虚伪本质。当屠夫以"维护您的权威"为辩解时,局长老王揭穿了"你逼人家女小彭做你的情人,人家不答应,就伺机报复"的真相,这一揭露不仅撕破了权力运作的遮羞布,更展示了权力如何被滥用为满足私欲的工具。而屠夫"笑笑不吭声"的反应,则完美诠释了权力共谋者的无耻与坦然。
二、叙事结构与权力逻辑的闭环
1. 时间跨度的象征意义
结局设置在"多年后",这个时间跨度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权力的延续性:局长老王已退休,屠夫却晋升为副局长,表明权力系统永远会有新的执行者;
暴力的不可逆性:女小彭的命运已成定局,精神创伤无法因时间流逝而愈合;
记忆的选择性:局长老王在酒酣耳热之际突然发问,暗示权力阶层对往事的刻意遗忘与偶然回忆。
2. 对话结构的权力解剖
这段对话完美呈现了权力关系的三个层次:
表面关怀:局长老王询问女小彭现状,伪装成道德关怀;
责任推诿:屠夫将迫害行为美化为"维护权威",将个人罪行转化为体制要求;
真相揭露:局长老王点破私情报复的本质,展示权力如何被滥用为满足私欲的工具。
3. 明日探病的讽刺收尾
局长老王提议"明天我们去看看女小彭",屠夫回应"好,我陪您去",这个结尾将讽刺推向极致:
表演性关怀:探病行为成为权力阶层的自我感动表演;
系统共谋:屠夫的欣然同意表明迫害行为已被系统默许甚至鼓励;
循环暗示:明日探病承诺暗示权力运作的永恒循环,新的压迫即将开始。
三、与全文主题的深层呼应
1. 数字符号的持久异化
全文核心的"点赞"符号在结局中虽未直接出现,但其影响无处不在:
符号权力的延续:一个点赞引发的迫害链持续多年,展示数字符号在权力场中的持久破坏力;
记忆的数字化:女小彭的"疯癫"成为系统中一个永久的数据标签;
社交的虚伪性:屠夫与局长推杯换盏的场景,与当年同事们在朋友圈点赞形成残酷对照。
2. 微观权力的系统化运作
结局揭示了微观权力如何通过系统机制获得永久效力:
制度化暴力:屠夫从执行者晋升为副局长,表明迫害行为是系统晋升的阶梯;
责任分散:局长将责任推给屠夫,屠夫推给"维护权威",形成责任真空;
记忆重构:酒桌上的回忆将残酷迫害简化为"往事",实现暴力的符号化清洗。
3. 权力主体的双重面孔
结局深刻呈现了权力主体的分裂性:
局长老王:退休后的道德谴责者与在位时的默许者;
屠夫:迫害的执行者与系统忠诚的受益者;
女小彭:曾经的活生生的人与系统中永恒的"疯子"标签。
四、在程莫深创作谱系中的独特性
相较于《寻找42码男鞋》中刘小流在"42码鞋"前的茫然无措,《致命点赞》的结局展现了更彻底的系统吞噬性;相比《外宾即将来访》中婴儿们标准化表演的讽刺,《致命点赞》的结局揭示了规训的终极产物是自我规训的受害者;而与《鸟儿》中"寻食鸟儿"的象征性困境相比,《致命点赞》的结局展现了数字时代权力运作的精密与无情。
这种结局处理标志着程莫深荒诞书写的成熟:不再依赖夸张的情节制造荒诞,而是让现实本身的荒谬性在精心构建的细节中自然显现;不再满足于对权力现象的讽刺,而是深入剖析权力运作的技术逻辑;不再停留于个体命运的悲剧,而是揭示系统性的暴力结构如何通过最日常的互动完成再生产。
五、结论:数字时代的权力寓言
《致命点赞》的结局既是程莫深冷峻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体现,更是其主题开掘的巅峰之作。它将荒诞叙事从传统的乡土、官场场域,拓展至虚拟数字空间及其与现实交织的复杂场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先锋性和深刻的普遍警示意义。
通过一个微不足道的"点赞"引发的精神毁灭及其多年后的余波,程莫深不仅批判了权力的异化,更揭示了数字时代人类面临的新型生存困境——在符号暴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女小彭,而迫害我们的"屠夫"可能就坐在隔壁工位,举着酒杯说"为了维护集体利益"。
【作家简介】
孟艺,文学硕士,当代作家、评论家。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文学评论》《作品与争鸣》《上海文学》等发表小说和评论。著有小说集《春天的相遇》《那年那个冬季》《我在天堂等你》及评论集《孟艺评论集》等多部。曾获唐弢文学研究奖、雪峰文论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