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震耳欲聋:如果不是李淇三次心口不一对峙,永不知背后隐喻

檀健次的《震耳欲聋》,真是被震撼到了,如果不是李淇三次心口不一的现场对峙,永不知其中隐喻竟如此震撼。

看《震耳欲聋》前,就听说好看,可没想到如此震撼。

李淇出生在聋人社区,他拼命逃离原生家庭。

可是,就算他千军万马考上律师,依然只能在地摊律所,因为没背景。

于是,他铤而走险,接受金融诈骗集团的封口费。

他只是想要改变生活,有错么?

改变自己没错,错就错在他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来处。

《震耳欲聋》把李洱的个人选择和金融诈骗案放在一起,让我们身临其境,振聋发聩。

尤其是李洱的三次现场对峙,充满隐喻,无比震撼。

檀健次震耳欲聋:如果不是李淇三次心口不一对峙,永不知背后隐喻

1 对峙一:李淇小汤电梯对峙,谈法律心虚

李淇和小汤是新律所合伙人,好搭档在电梯门口对峙。。

原因竟是李淇帮聋人女孩哥哥打官司,是接受封口费,想让女孩闭嘴。

合伙人小汤发现真相,当面对峙决意不再合作。

这也是电影里第一个名场面。、

一个长镜头。

李淇站在暗处,我不想回到地下室,像蚂蚁一样没人听见。只想日子过得好一点,我有错吗?

小汤在明处,你可以改变生活,可你不能踩着聋人往上爬,我相信法律公平正义。

两人一明一暗,好像黑白拉扯,最后一个坐电梯上32楼,另一个则回到地下室。

这里仿佛是李淇的内心隐喻,出卖灵魂去名利场,而不是回到蝼蚁地下室。

此刻,他选择出卖灵魂。心口不一,有点发慌。

我们在人生路上也常面临这样问题,有个一步登天的机会,需要放下底线,到底该不该去做?

檀健次震耳欲聋:如果不是李淇三次心口不一对峙,永不知背后隐喻

2 对峙二,李淇和吴阿姨对峙,想救人晚了

李淇和吴阿姨窗口对峙,是想帮聋人邻居讨回公道。

吴阿姨被很多邻居拉上诈骗船,她内心愧疚想自尽。

李淇赶来,劝她放弃这个念头。

他答应帮他们所有人打官司,自己心里也没谱。

这次的心口不一,是李淇的善意。

只是,他已收过封口费,也不知诈骗集团会怎样对付他们。

吴阿姨,听他承诺仿佛安心了,没想到煤气还是炸了,悲剧发生。

李淇愣在那里,吴阿姨曾用手镯恳求他打官司,他没回应。

一次没答应的官司,竟会这样。

世上没有后悔药,当你一次次做违背本心的事,一定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事,有可能就是一场悲剧。

檀健次震耳欲聋:如果不是李淇三次心口不一对峙,永不知背后隐喻

3 对峙三:李淇和金总的庭审对峙,心口不一全为正义

心口不一,似乎不是什么好词。

可还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当他在法庭上,为被害的聋人邻居们,重拾初心,公平和义。

这一次他的心口不一,面对的是诈骗嫌疑人。

他口中说真话,暴露自己曾收过封口费。

手语也说真话,却和口中不同。

他用手语直播告诉受骗邻居,如果他们不发声,就没人会为他们发声。

此时的心口不一,全是真话,只为正义。

他身着正装,眼神坚定,背负千斤重却挺起腰杆做人。

哪怕从此结束律师生涯,也在所不惜。

李淇作为一个律师,不按常理出牌。

曾经他帮诈骗集团安抚聋人,心口不一让人厌恶。

后来他安慰吴阿姨,想帮她挽回生命,心口不一有善意。

如今,当他在庭审现场,心口不一为大多数人的正义。甘愿牺牲自己的前途。

这样的他从黑暗重回到阳光下。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种种考验,诱惑和威胁,每一次都勇敢发声,真的能做到吗?

檀健次震耳欲聋:如果不是李淇三次心口不一对峙,永不知背后隐喻

写在后面

沉默是金,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信奉这句老话。

殊不知,沉默的代价,可能是永远没机会为自己发声。

这部剧最精彩的恐怕是李淇从不择手段到不惜牺牲自己,从沉默到发声,他还鼓舞更多聋人发声。

有人沉默,真的什么也不说,有人沉默,却震耳欲聋地发声。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侵删。

@怡小城,探秘生命,写作双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