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台湾歌手郑智化发文批评深圳机场一事登上微博热搜。
当天,他在深圳乘机时,因航班停靠远机位需使用升降车登机。但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高度差,导致双腿瘫痪的他被迫“连滚带爬”进入机舱。在此过程中,升降车司机拒绝调整高度,“冷眼旁观”,让他感觉深圳机场对残疾人“最没人性”。
事后,深圳机场虽然迅速道歉并整改,但公众的共情和批评,仍然令深圳机场乃至深圳这座城市的形象被“扣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深圳的城市风评在短短数天内出现巨大转变,就像这几天骤然下降的深圳气温一样。前几天,深圳还因“卷尺哥”和“听劝市政”而受到全网盛赞,郑智化的吐槽,仿佛一下子掀开了光彩的华服,露出一块刺眼的疮疤。
公平地说,从网上流出的视频及事件全貌来看,郑智化的吐槽稍有些许夸大,深圳机场的应对也算及时妥当。但机场设施和服务存在不足,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有人认为,批评这样一件偶然发生的个例有点小题大做,但也不能否认,它是城市建设、管理上不折不扣的瑕疵。
城市以人为本,善待每个市民和到来的客人,尤其是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方显其包容伟大。深圳有句著名的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其中就包含这一价值取向。但若一个城市连残障人士都不能悉心以待,谁还愿意来呢?
其实,深圳不仅经济发达,也是一座公认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多年以来,自觉排队的乘车秩序、遍布全城的400万“红马夹”(注册志愿者),都是深圳连续七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好注脚。但这次刚被表扬转眼就被批评的尴尬,提醒深圳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永远不可自满。
这不由让笔者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一般用于人,其实对于城市也同理。
作为“改革创新之城”,深圳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俨然国内城市里的“优等生”。这自然为深圳带来了大量赞誉——网上善意地调侃这种赞誉为“深吹”,意即吹捧深圳;同时也让深圳在各种评比中奖杯、称号拿到手软。
但无论“深吹”言论还是奖杯称号,都只代表某个阶段、某个维度的成绩而已,并不等于已经完美无暇,并且未来也不会后退。很多时候,魔鬼藏在细节里,就像这次作为“文明城市七连冠”的深圳,依然不经意地被远道而来的郑智化“打脸”。
这又让笔者想起一个“梗”。在广东,人们称呼陌生年轻男子一般叫“靓仔”,亦即“帅哥”。由于广东人使用这个称呼太普遍,与称呼对象是否真长得“帅”完全无关,因此网上流传一句“梗”:来到广东,在一声声“靓仔”中迷失了自我。言下之意是即使本身并不帅,也自以为很帅了。
这个“梗”用于告诫深圳似乎很合适:切莫在一座座奖杯、一声声“深吹”中迷失自我,从而淡忘了坚持改革创新的初心,松懈了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斗志。
细节里的“魔鬼”虽然不是主流,却可能带来一票否决的效果。郑智化吐槽事件,想必让深圳官员和市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近年来,针对城市的各种评比数不胜数,评价角度从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到生态环境,不一而足。这类评比当然有其积极意义,拿到奖杯也是值得自豪的事。但看得见的奖杯在手上,看不见的奖杯在百姓心里。只有永远把人民之需摆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赢得最重的那座奖杯。
从这个角度而言,郑智化的吐槽值得每个城市听见。需要检视的,当然远不止无障碍设施等硬件建设,而是应包括城市治理、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
(作者系第一财经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