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作为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主题电视剧,该剧人物基本都是真人真名。这一基于真实历史的剧目,让更多人了解到,70多年前当国人拥抱新中国时,在中国台湾岛内、福建、浙江舟山等地仍有大批隐蔽战线的斗士,为祖国统一慷慨赴死。

该剧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国家安全部国安影视中心、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等联合摄制。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潜伏事迹首次进入公共视野:1949年8月原本准备迎接解放的吴石,突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参谋次长,毅然前往台湾,继续向中共华东局提供重要情报。赴台前,他将298箱绝密档案留给了解放军。他们虽九死而犹未悔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原本打算从香港回上海的中共红色女特工朱枫,得知吴石的交通员牺牲后,以探亲名义赴台,作为吴石的联络员,与吴石、陈宝仓、聂曦等人组成“东海小组”,为祖国大陆传递出《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多份绝密军事情报,对中共具有极大的价值。

然而,一张危险的通行证,一个写在钞票上的电话号码,一个“唯一走完长征的台湾人”却成了被捕后变节的叛徒——蔡孝乾,让中共在台湾的隐蔽战线全线崩溃……

蔡孝乾的叛变让我想到在中共党史上另一个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这个先为中共核心人物、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高级特工,后在武汉被捕叛变,成为中共历史上最具有杀伤力的叛徒,对中共白区工作造成了极大危害。国共几十年的恩怨十分鲜明地体现在他身上。

顾顺章叛变时,幸亏有“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潜伏在国民党中统,及时传递情报挽救了部分组织。而蔡孝乾叛变时,已无人能力挽狂澜。这两起叛变事件也凸显了隐蔽战线的关键隐患:过于依赖坚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而忽视制度监督,无异于自毁长城

吴石有句名言“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但他原本是可以有去有回的。核心人员的变节,往往成为整个网络的致命弱点。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在《沉默的荣耀》最后一集中,吴石与朱枫在法庭上见面,吴石告诉朱枫:舟山解放了。

朱枫由衷地笑了。这份沉默的荣耀,珍贵无比。

舟山解放,东海情报小组功不可没。

老郑(蔡孝乾)被捕后,吴石让朱枫赶紧离开台湾。给她安排了通行证和离岛的军机。朱枫顺利抵达舟山,但天气恶劣,国军管控甚严,没有船敢出海。好不容易找到船,就看到船老大被捕……

舟山的解放可谓一言难尽。1949年5月6日,蒋介石悄然登上停泊在复兴岛上的江静号轮船。5月7日凌晨6点,天将亮未亮时,江静号拔锚离岸,驶往浙江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是蒋介石与大上海的生离死别。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国民党军残部约6万人陆续退守东南门户舟山群岛。蒋介石企图利用舟山群岛、金门、台湾互为犄角的地理优势先稳住阵脚,伺机反扑。此时的舟山,是他梦想反攻跳板和前沿阵地。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舟山战役从1949年8月开始到1950年7月,历时近一年。其间围绕舟山的明战暗战从未停息。登步岛之战,我军付出伤亡1400余人的代价,也让我军开始重新评估解放舟山本岛的难度。

当时舟山的国军兵力一时高达12万,这也是吴石必须搞到舟山布防情报的原因所在。1950年4月,粟裕进一步研究了定海作战方案,他打算把舟山战役作为解放台湾的预演。1950年5月中旬,蒋介石权衡再三,弃守舟山,撤往台湾。

毛主席在电贺舟山解放的电文中指出:这个胜利,打破了台湾残匪利用舟山群岛为根据地对华东进行封锁轰炸骚扰的计划,进一步创造了解放台湾的条件。

1955年2月13日,浙江台州的大陈岛解放,作为国民党残部盘亘的地盘,大陈岛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个被解放的地方,东南沿海国民党军全部溃败。

1950年3月1日晚,吴石在家中被捕。在狱中,他遭受种种酷刑,左眼被以极其残暴的方式弄失明。

蒋介石曾派遣毛人凤劝降,说主动认罪就可以请求特赦,但始终未果。毛人凤无奈叹息:“吴石的意志比钢铁还硬。”

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30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执行枪决。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 吴石烈士、朱枫烈士、陈宝仓烈士、聂曦烈士就义前画面

1950年,吴石将军英勇就义的消息很快传到大陆。1950年6月12日新华社上海分社发行的《参考材料》以《伪高级官员数名遭杀害》为题刊登了有关电讯:

【台湾电台十一日广播】

台北讯:前参谋次长吴石、前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前陆军上校聂曦及

“匪政工干部”“

女匪干

”朱

谌之等已触犯惩治叛变条例,经高等军法会审讯终结,依法判处死刑

,亦

经最高当局核准,已于

10日下午四时将四犯

提讯

宣判,随即绑赴刑场执行枪决。

考虑到秘密工作的特殊性,中央有关方面指定何康将噩耗面告了吴石将军在大陆的儿子吴韶成,并告之公开纪念是不相宜的。

吴石将军在大陆的儿女吴韶成、吴兰成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并分别于1965年、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父亲所向往、所引导的未竟之路。

吴石将军夫人王碧奎女士在将军就义一个多月后走出国民党保密局的大牢,并带出丈夫的遗书。狱中九个多月的恶劣环境让她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从此终生未能治愈。

吴石在遗书中写道:“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厉。然余心地温厚,待碧奎亦克尽夫道。碧奎既能忍受余之愤怒无怨色,待余亦亲切。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缧绁,余诚有负渠矣。”

王碧奎死刑案的转机是时任台湾省主席陈诚的手下留情。陈诚和吴石是保定军校的同窗,亦是北伐战争时一起面对枪林弹雨的生死战友,私交甚笃。尽管政治立场对立,那份生死兄弟情始终深藏。陈诚在王碧奎的案卷上写了“暂缓”。蒋介石最终默许。

陈诚的青田故居和朱枫的镇海故居我前几年都去过,感受以后再书。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1949年10月25日,朱枫赴台前一个月从香港寄回的照片

最早替吴石将军收尸的是他的在台族人吴荫先。

面对残酷的白色恐怖,许多亲属都不敢认领尸体,热心好义的吴荫先不顾受牵连的危险,携吴石将军的在台子女到台“军法局”领取遗骨。在居无定所的情况下,吴荫先暂时将遗骨安放在台北郊外的寺庙中。这一放,就是30多年。直至1990年,吴石烈士的骨灰盒才由在台湾的亲属从台湾千里迢迢带回祖国大陆,交到留在大陆的吴家长子吴韶成手中。

大陆最早见诸对吴石将军的文字缅怀,出自鲁迅先生的好友、日本红色记者鹿地亘之口,离吴石就义不到12天的记载。

“北京解放后不久,当时还是蒋伪政府国防部局长的吴石曾到过东京,并来看我了!我们一道喝了酒,谈了不少话。我问道

‘你对国民政府的看法如何?’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一句,‘毫无希望。’我又问了一句:‘你以为失败的原因何在?’他回答说:‘他们太不认识人民了。’”

紧接着取回骨灰的是陈宝仓的家人。

陈宝仓就义后,当时陈宝仓在香港的家人悲痛欲绝。其遗体的寻找和火化是艰巨的工程,陈妻师文通通过在台湾的基督教教友根据陈将军的衣服和旧伤的特征终于找到遗体并加以火化。陈宝仓女儿在台湾上学时的同窗好友殷晓霞毅然承担转运骨灰的拜托。

1950年7月,殷晓霞乘船直奔香港,因为没有弄到入港证,而港方又查验甚严,情急之下她扔掉所有行李,只将骨灰盒包好牢牢绑在身上,乘着夜色跳入茫茫大海,冒险偷渡登岸。当师文通拿到丈夫的骨灰时,里面还是潮的。

1951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以书面证明:陈宝仓系到台湾从事祖国统一事业而牺牲。国家主席毛泽东授予陈宝仓革命烈士称号。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陈宝仓将军英勇就义

1950年,是台湾隐蔽战线红色特工最黑暗的岁月,共有1100多人被台湾当局公审杀害于马场町。

其中1915年出生于台湾屏东的中共基隆市工委书记钟浩东在日据时代从事反抗日本的运动,抗战时转赴大陆参与国民党的对日抗战,后因对国民党失望加入共产党。1946年回到光复不久的台湾从事地下工作。

被捕后,“台湾当局”顾虑他岳父蒋渭水在台湾民间的声望,只轻判钟浩东“感训”三年,但他的手下多人已被国民党杀害,他不屑于独活,不愿接受“感训”,曾以绝食的方式拒绝接受思想改造,最终从容就义。

马场町是一九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时期枪决政治犯的刑场。位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万华区。原址是日据时期的马场町,那一带有台北练兵场兼台北南机场。

1998年台北启动设立白色恐怖纪念公园计划,2000年8月落成并由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定名。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马场町纪念公园核心标志为刑场遗留的土丘,由历年处决积血掩埋形成。还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

20世纪50年代

为追求社会正义及政治改革之热血志士,在戒严时期被逮捕,并

马场町土丘一带枪决死亡。

现为追思死者并纪念这历史事件,特为保存马场町土丘,追悼千万个台湾牺牲的英魂,并供后来者

瞻仰并凭吊

2011年秋,台北市政府重修马场町纪念公园。他们也试图在历史解释权的争夺中占据一席之地,重塑历史话语权。

《沉默的荣耀》让人意难平

在马场町的烈士们,既有中共地下党员,也有为本土权益而勇敢抗争的本地反抗者。他们的革命初心,从日据时期未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就已开始。他们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

淼淼海峡,浩浩长天,1994年,吴石将军的遗骨终于安放在北京——他为之献出生命的新中国的心脏。

No.6594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何菲

简介:专栏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作协会员,上海市知联会会员,上海市网络代表人士服务团成员,国家二级音乐编辑等。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