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渴望》这部电视剧,许多年轻人可能都不太熟悉。
可如果听过毛阿敏的那首《悠悠岁月》,或许大家还有点印象。
这是一首众所周知,且流传多年的神曲。

而这部剧也变成了国人心中经典中的经典,至今难以超越。
尤其是其中的3位老戏骨,更是叫人记忆犹新。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部剧选择的故事背景,也算是比较大胆的。
故事选在文革前后的时间段,主要围绕女主刘慧芳收养弃婴,
而遇到种种家庭工作上的阻碍为主线,传达的是她的善良和奉献精神。
不过这里的人物角色安排很有意思。

刘慧芳的丈夫是知识分子,但却没什么太大的本事,空有一身傲骨。
对于妻子收养弃婴的事,他是死活都不答应的。
当下的很多剧里,知识分子一般跟儒雅风趣,端庄知礼,温和大气等气质联系在一起。

但在那时候,知识分子的情怀,很可能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变成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但是刘慧芳很坚持,为了收养孩子,受了许多苦。
哪怕家里人不理解,她也坚持这样做。

好在工友宋大成十分理解她,不仅时常在暗地里帮她,还不计任何回报。
两人越走越近,难免就惹出闲话来,
不久之后,丈夫果然怒气冲冲,对妻子产生了怀疑。

矛盾上升,孩子的事倒在其后了。
该剧播出的时候,还是一院子里的人围在一起守着一台电视的年代。
可这部剧却收揽了当时98%的收视率。
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这部剧带火了很多人,尤其是在那样媒体新闻还不算太发达的年代,
一张熟悉的面孔,总是能让人记很久很久。
主演张凯丽和李雪健,也就是剧中的刘慧芳和宋大成,是那时候人们最钟爱的角色。

尤其是《悠悠岁月》这首歌的爆火,给两人在剧中的故事线,添了不少彩。
据说当时还有句很流行的话。

两个朴实善良的形象,完全印刻在了人们的心里。
除此之外,还有3位演员,也是叫人铭记许久。
第一个便是剧里的男二,罗冈。

他也是个知识分子,有才华有学识,还是个高材生,
可在感情里,他却总是犹犹豫豫,有时候也过于自我。
明明可以当面说清楚的话,他愣是叫未婚妻误会,以为他不想要孩子,最终只能分手。

演员本命叫郑乾龙,也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新生代演员。

除了那时比较具有现代意义的舞台剧外,他因从小戏曲文化的熏陶,成功饰演林如海一角。
就是《红柳梦》里林妹妹的亲爹。

不过他身有病痛,才六十多岁的光景就去世了。
第二位便是剧中的另一个工人阶级代表,国强。
作为配角,演员在剧中的戏份很少。
但因为工人身份的光环以及演员本身的塑造性,这个名叫郭连文的年轻人,渐渐被人们熟知。

也是从这部剧开始,郭连文终于从群演变成了特约演员。
巧妙的是,从此以后,他的角色,几乎只有一个名字——刘少奇。

没错,他就是许多抗战剧中频频露面的少奇同志。
既然是这种重量级人物的特约演员,郭连文从不敢懈怠。
从语言动作到周身的气度,从每一个表情到每一步体态,他都要细细打磨,生怕还原不了伟人的光彩。

但如今,他也早已逝世,只留下无数影片供后世观摩。
第三位,也是整部剧里最让人意难平的角色,王子涛。
他是女主刘慧芳的公公,也是个很难得的儒雅学者。

他为人温和,对子女更是包容。
家里的矛盾频频发生,可他却总能泰然处之。

并非不关心,而是偶尔在主角遇到矛盾时,最需要的时候才提点几句。
这在那个年代的剧目里,这种儒雅的长辈风格,叫人眼前一亮,倍感温情。
所谓意难平,是因为他作为动荡年代中走过来的人。

身上背负着十分沉痛的记忆,他因为突然被捕而失踪多年,导致与妻子天人永隔,最终病死。
以至于到故事末尾,他一直都是一个人。
他平静温和的形象背后,却深藏着痛苦的回忆,实在很难不叫人惋惜。

蓝天野也曾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
满头白发,面容苍老,却一脸的神采奕奕,一身的仙风道骨形象,叫网友称赞到了今日。
一部剧或一首歌,之所以被网友们铭记多年。

是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只是故事本身,而是人们对于自身的记忆。
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就会想到身边苍老的老人,
想到小小的电视桌,想到窗外临近深秋的被树叶铺满的街道。
因为这些光影里的故事,时光好像也有了缝隙。
甚至因为与特地的人物相关,让回忆也有个归去的地方。

如今两位主演仍旧活跃在荧幕上。
一个在《人民的名义》里饰演忍气吞声却又充满智慧的原配夫人,
一个则在《少帅》里演活了军阀张作霖蛮横霸道又心怀大义的双重特色。

因为他的演绎,一个混迹于各种政权之间的军阀,似乎也有了人的温度。
面对日本人时,他痞里痞气,为了不还钱,可以把一个城市的名字都改过来。
而面对身后的故土,他想护却也无能为力。

但身为军阀,主要在乎的还是势力的强弱,并不十分讲求民主,
这也是他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他之所以处处霸道,又处处关照人情世故的原因。
李雪健能走到如今这一步,当然也是当初那些角色的加成。
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
换句话说,没有宋大成,或许就不会有如今的角色张作霖。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