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三天的时间,终于把迷雾剧场的《命悬一生》看完了。
人的命运有时候真的是由性格决定的。
剧中由黄轩饰演的徐庆利善良也懦弱,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恋爱脑,正是他的这些性格特质,让他从一个乡村教师成为一个逃亡者、杀人犯。
很多人都说,徐庆利最终的结局其实是要怪田宝珍的,要不是田宝珍撺掇他离开村子到市里面闯,就不会有后面的事。
徐庆利的一生也可能就像大多数农村男子所过的那般平淡、安稳——找一个老实本分的人结婚、生子,然后日复一日地老去。
就像后来村主任说的那样,偏偏他喜欢谁不好,偏偏喜欢上了田宝珍。
在村里人看来,田宝珍算不上安分守己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包括田宝珍和徐庆利渐行渐远,田宝珍要和徐庆利分手,徐庆利也说田宝珍变坏了。
可是,田宝珍其实自始至终都没有变。
她是那个年代极其少有的有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觉醒女性。
她很早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想待在村子里,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随便嫁给一个男子,然后像自己的阿妈一样,操持一大家子,最后累死在甘蔗林,然后被冠以“好女人”,又被人快速遗忘。
田宝珍当初16岁即使在村里割猪草的时候,也会找村里唯一的文青徐庆利借古诗词来看,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以及安于现状,她永远在为自己以后走向更好的人生做打算,并积极付诸行动。
而徐庆利呢?
永远的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懦弱又无主见。
田宝珍一句“阿哥,你敢跟我一起去不”,他就被激地放弃所有,和田宝珍私奔。

然后在市里也一度放不下自己的身段,田宝珍已经在积极找工作了,他还窝在出租屋里,拿着李白的诗词在念“千金散去还复来”。
当生活把他逼到交不起房租的时候,他才信了田宝珍那句“钱是底气,凭劳动赚钱不丢人”,于是去田宝珍所在的糖厂的酒精车间上班。
他永远是被动地选择。
好像一直随着命运的推手,按部就班地往前。
但田宝珍不是,她一直积极上进,不安于现状,不被外界的评价体系和主流价值观所束缚。
她更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永远为了自己的目标拼尽全力。

她努力自学,不断变强,从一个小山村的小女孩,到市里糖厂一线打工妹,到办公室职员,再到宣传科,乃至于自学考上大专,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再到后来去海外留学,归国后自己创业,每一步她都比上一步走得更高、更远。
她这样的人,注定是不适合徐庆利的,当然,徐庆利也根本不适合田宝珍。
也许,徐庆利被田宝珍带出来,是一个错误。
但是最后徐庆利每一步的选择,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宝珍对他只有恨铁不成钢,和失望。
他为了和工友打成一片去喝酒、找洗头妹,当宝珍劝他一起考学的时候,他反而说宝珍是浪费时间。

当宝珍提分手要嫁给包德胜的时候,他指责宝珍学坏了,是坏女人,还拿宝珍的母亲来PUA她。
好在宝珍是清醒的,她不受这种PUA,她说“我的母亲只会为我感到高兴,不必过她那样的人生”。
田宝珍靠着惊人的毅力和魄力以及执行力,最终成为了她自己。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她始终保持着善良。
她坚信徐庆利是不会杀人的,当初还冒着危险帮助徐庆利逃跑,最终,徐庆利因为自己的逃避责任和懦弱,成为亡命之徒,再到杀人犯。
这一切其实都和田宝珍没有半点关系。
都是他个人的选择。
他把自己的人生亲手毁灭了。
最终,他被判死刑的时候,田宝珍也去旁听了,听到判决的那一刻,田宝珍扭头扬长而去,眼里写满了失望。
一如她曾经对徐庆利的失望一样。
有些男人注定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最糟糕的是,他还要将自己的失败、无能全都怪在女人的身上。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像田宝珍那样,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全力辗转腾挪,向阳而生,去向更好的人生状态。
而不是,像徐庆利、倪向东那样,一步错步步错,在糟糕的境地里发烂发臭。
更不要像吴细妹那样,将全部的人生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陷入一个又一个悲剧里。
说到底,人啊,要有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